>>>毕帼英 刘 娟
(本文责编:白志刚)
在2019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我2020年的愿望是完成那些计划在2019年完成的、写在2018年愿望清单里的、那些2017年没有完成的事。”
当减肥计划遇到美食诱惑,当单词打卡遇到微博更新,当早起读书遇到温暖被窝,当你订立的生涯目标遇到手机、游戏、动漫……这些外界丰富、新异的刺激时刻抢占着你的注意力和时间。
你可能会感叹,自己总是将时间花在了许多不必要的事情上,影响了目标的达成,可恨的是明明知道不应该这么做,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目标的实现?
这就要从我们常说的自控力谈起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将自控力定义为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指能够完全自觉地、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行为的能力。他指出一个人的自控力对他的学业成就、事业发展、健康水平和人际关系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前,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生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涯探索,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对于自控力仍在发展当中的高中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先看一个有趣的实验:2007年,40名来自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马克思·普朗克研究院的学生,与19只来自同样名声显赫的莱比锡沃尔夫冈·科勒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黑猩猩,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比赛。
参赛者的目标是:暂时忍住不吃零食,以此赢得更多的零食。
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让所有的参赛者选择2份或6份自己最喜欢的零食作为奖励。这个选择很简单,因为人和黑猩猩都知道6比2好。
比赛的第二个环节,每个参赛者都被告知有机会立刻吃掉2份零食,或者等待2分钟后,可以吃到6份零食。
黑猩猩和人类,你认为是谁更能忍耐?
结果你一定想不到,竟然有72%的黑猩猩选择通过等待获取更多的奖励,而仅有19%的人类被试者愿意等待。
也许你不愿意相信,但从实验结果看,面对近在眼前的诱惑,人类被试者所表现出来的自控力并没有比猩猩强大多少。这是因为人的自控行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焊条电弧焊焊接设备为ZX7-500型直流电源;气体保护焊焊接设备为KR500型直流电源,均为反极性接法。
在行为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它是指介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受有限理性的影响,人们在做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满意方案”,而非“最优方案”。在这场自控力的公开赛里,人类觉得6份零食比2份零食更有价值,这是理性的判断。然而,当研究人员将2份零食放在桌上,问:“你是现在就想要,还是想等等?”81%的人类被试者改变了主意。他们并不是数学不好,只是当诱惑真实存在时,“有限理性”使人们认为眼前的2份零食就是一个即刻可得并令人满意的奖励,为确保我们不会错过任何奖励,大部分被试者便选择了“即刻满足+2份零食”的“满意方案”,而放弃了“等待+6份零食”的“最优方案”。
“延迟折扣”是指,对于决策者来说等待会降低奖励在我们心中的价值。在实验中,我们看到在大多数人类被试者心目中用2分钟的延迟换来的6份零食,并比不上2份能马上获得的零食。可见,即使很小的延迟也能大幅降低决策者对于奖励价值的感知。随着获取零食的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远,每份零食的价值都缩水了。“延时折扣”不仅解释了实验中出现的“古怪”现象,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明知想要实现自己规划好的生涯发展目标,必须通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但却沉溺于当下的轻松而迟迟不肯行动,因为通过等待才能到达的目标使成功的幸福感缩水了。因此,我们宁可享受即刻的快乐,比如迟迟不去复习,只为享受今天的轻松。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在考前担惊受怕,或是到考后后悔。长此以往,我们设定的生涯发展目标将无法实现。
为什么“未来奖励”没有“即时奖励”那样诱人呢?这就要从大脑处理这两种信息的方式说起了。通常,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更早出现、更原始的奖励系统更容易被“即时奖励”所激活,从而产生多巴胺,令人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一过程几乎是本能的反应。令人遗憾的是,“未来奖励”则涉及更多的更复杂的认知行为,较难以激活这一系统。“未来奖励”想要战胜“即时奖励”,则需要前额叶皮质调用之前的相关经验和记忆信息,对当下的情况和未来的可能进行分析、思考、判断,这一过程却并非易事。
无论我们是从经济学、心理学还是从神经科学领域寻找解释,最终这些有关诱惑和拖延的问题都会归结到一个人类特有的问题上—我们如何看待未来。
明天会更好,所以把不想做、难做的事留给明天。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在一项活动中表现出了拖延和不佳的行动力时,若让他们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预测未来在该项活动中的表现,人们更倾向于高估自己在未来的行动次数,认为明天会比今天有更多时间用来完成这项既定活动。然而,事实是他们在之后的实际表现却普遍的低于预估。似乎这种盲目乐观的预估可以弥补之前的糟糕表现,从而取得内心的平衡。于是,我们便更容易贪图眼前的享乐,而将努力和奋斗安排在未曾到来的一个又一个明天,久而久之便离既定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大脑更容易受到诱惑。为什么压力会产生这样的作用呢?因为大脑为了保护人不受伤害,而产生了趋利避害的本能。它不仅仅会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也想维持人的心情舒畅。压力会带来焦虑、愤怒、悲伤、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大脑感受到了有害的刺激威胁,从而激活了寻找奖赏的功能。因此,当感受到压力时,大脑就会指引你,去做它认为能使你快乐起来的事情。这时,大脑会倾向于使我们回到固有的行为习惯。如果通常情况下,我们应对压力的方式是回避困难和沉迷享乐的话,那情况就不太妙了,因为那时,相比通过努力可能获得的美好未来,当下唾手可得的游戏、娱乐、美食等享受便显得更吸引人。
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研究也揭示了自控力的神经机制:高延迟满足者在完成意志控制任务时前额叶皮质兴奋度更高,而低延迟满足者奖赏回路(与成瘾有关的区域)兴奋度更高。2020年1月7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称,他们发现了调控大脑高级功能的重要环路。在这项研究中,他们研究了727名年龄介于8至23岁的儿童与青少年各脑区之间的解剖学、功能性连接的耦合度后发现,前额叶区域之间的耦合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而前额叶的一些脑区之间的耦合度与自控力、执行功能呈正相关关系。这也意味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前额叶脑区之间的耦合度不高,也许与他们的自控力和执行能力没有成年人强有直接关系。
但研究表明大脑具有可塑性,自控力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而增强,前额叶是人脑中最晚演化出的部分,也因此最少受基因控制,更多地通过训练可被塑造,前额叶皮质的灰质增多,自控力即明显增强。
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是兴盛于美国的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它强调对此时此刻经验的一种积极而非评判性的容纳,即拥抱痛苦,接受“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促进认知解离,再通过关注当下,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意味着隔离、分开,或者与我们的想法保持距离:退后一步,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除了文字和图画,什么也没有。具体言之,就是为诱惑和自己之间创造物理(视觉)或时间上的距离。
一是通过创造空间距离来减少诱惑。例如,某研究发现,糖果罐摆放在不直接看到的位置(比如抽屉里),会使办公室人员吃糖的数量减少1/3。虽然打开抽屉取出糖果并没有比直接从桌面上取糖果麻烦多少,然而却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们吃糖的欲望。
二是通过创造时间距离来减少诱惑。在人类与猩猩的比赛中我们看到,仅仅2分钟的等待就会降低未来奖励在人心目中的价值。我们何不利用“延迟折扣”来抵御诱惑呢?当你被眼前的游戏、微博、抖音吸引,准备停下手头的作业开始娱乐时,不如试着创造一个时间间隔,设定自己10分钟以后才可以玩,10分钟虽不长,但却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即时满足”的强烈冲动,弱化奖励系统的活跃程度,让你更专注于眼前的学习任务。
在你的头脑中设想一下未来自己的模样,创造一个关于未来的设定,想象自己从事什么样的事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令你满意的。这个过程可以详细一些,你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预先对未来的自己做出承诺,为了能够在未来成为那样的自己,做好在前行路上拒绝各种诱惑的准备,让行为偏离预定目标变得更加困难,同时用奖励或者威胁来激励自己向既定目标努力。
见过未来的自己后,你是否被美好的憧憬激荡地心潮澎湃?可看看自己当下的处境,又觉得目标太遥远、太不切实际,于是灰心和失望便会涌上心头,重新陷入压力—享乐的循环。
请深呼吸,冷静下来。
想想王健林的那句话,先定一个小目标。相比于看似高不可攀的远景目标,分阶段制订通过切实努力能够达到的小目标,在攻克小目标的过程中,逐渐靠近远景目标更容易让人产生成就感,提高自我效能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向、积极的行为会逐渐替代消极、错误的行为,自控力也会逐渐被塑造起来。
心理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自控力像肌肉的力量一样是有限的,任何有意识的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消耗自我控制力,这种消耗会反映在血糖、心率、呼吸等的变化上。当承受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时,我们的自制力会受到抑制,更容易做错事。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情绪低落并不意味着我们会马上会无节制地饮食、浪费时间或消费。换言之,如果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习惯,就能在疲惫或愤怒时不会错得太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