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琪
[摘 要] 校本课程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课程资源,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由学校自主独立开发的课程。20世纪60年代,在相关教育人士的推动下,校本课程开发发展成为一场国际性的课程改革运动。但是后期的实践表明,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倡导的、学校贯彻执行的课程改革,无法使学校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学习内容发生显著的变化。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去中性化”民主思潮的影响,学校开始探索自主的行政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在20世纪下半叶再次发展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结合地方特色及学情完善了国家课程内容及目标,有效地完善了国家课程框架。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促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的独立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综合而言,校本课程开发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成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相互促进的主体,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及德性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课程资源;课程开发;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144-02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构建的研究
国内学者就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构建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体系。在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的研究中,吴刚平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建设一种新的学校课程文化,促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李秀伟基于学生本位的基本视角,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进行了研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要重视开发的具体过程,而非校本课程本身,即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习者的适应性,体现学习者的实际价值。在校本课程开发要素的研究中,吕立杰、袁秋红就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环节——课程组织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简单堆砌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效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重点处理好课程内容要素的组织问题,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组织”主体作用,教师的课程意识直接决定其对课程的组织力与关注度。其次,校本课程开发要不断地校正课程目标,调整课程要素结构,在多元化的组织中科学权衡。么加利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里相谐、道器相统、理趣相和等基本思想,对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程开发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立场,促进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及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研究中,曾文婕从主体维度出发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方向,提出要不断地拓展校本課程开发的主体,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鲁海波在校本课程开发学生角色研究中以上海市X中学的经典诵读为例,结合复杂性理论及后现代化课程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计、实际目标、具体实施及评价维度等进行了分析,就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角色的定位进行了探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扮演着多重角色:其是课程规划的决策者,课程实施的具体参与者、自我管理者及课程评价的信息反馈者。
综合而言,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构建研究中,多数学者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与价值,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对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及相关要素,为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奠定理论基础,这为教育界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指导。
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当前国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丰硕。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从2001年开始,国内学者就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展开了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以科学背景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即结合小学课程中设置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内容,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完善。(2)结合区域特色对国家课程内容进行改编,这种模式多见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由于课程开发经验不足,多数学校不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以保守的操作及理论研究为主。(3)以诵读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即学校通过选择优秀的中外名著,提高学生文化涵养及阅读水平。相关研究集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时期,与补充形式的校本课程相关研究相比,此类型研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4)以地方性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通过将部分地方的文化元素及特色融入校本课程,将地方文化编进教材,作为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相关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在研究与实践上的全面突破,标志着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研究逐渐进入成熟阶段,预示着校本课程开发逐步步入个性化与创新发展的道路。马志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乡土文化为基础,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研究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文化选择的主要因素:文化选择主体的文化选择行为及意识、对文化选择结果及内容的认识、民族区域自身的文化特征及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本身的特征等。提出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民族区域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文化选择要彰显文化的发展价值,重视小学生的发展,同时为校本课程自身发展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指导,同时关注一定的社会发展价值及民族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价值。就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而言,前两类课程主要是对本来就存在的教材及课程进行改变,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属于非原创性的课程开发。第三类课程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属于结合一手资料的原创性课程开发。最后一类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工具,被学校及研究者关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相关要素的结合,形成新的研究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相关教育元素的整合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引入新的方向,随着各种教育元素的融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熟化,校本课程开发逐渐从一般向个性化转变,不同的区域结合其文化特殊性促进课程开发,同时各学校结合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及教育理念,整合课程资源。在整合并肯定上述相关课程及研究成果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思路与主题等具有“聚焦化”的特征,使得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研究过于偏狭,忽视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属性,其中主要以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传承性为主。
三、对文化传承的研究
校本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分析,本文所指的文化传承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切优秀文化的传承,包括对各种乡土文化及非乡土文化的传承。就现有研究而言,国内关于文化传承的研究主要以宏观研究及微观研究为主。在文化传承的宏观研究中,自1992年以来,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献共有266篇,文化传承的整体研究基本与乡土文化研究同步。在文献检索中发现,对文化传承的研究主要与地域、民族、教育等相关概念同步,这说明文化传承研究具有文化传承的基本作用和属性特征,分析了文化传承是什么及文化传承为什么的基本问题。如井祥贵对纳西族民族学校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研究,程彩霞对南京历史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分析,孟中华对山东胶州秧歌在小学的传承进行了研究。在微观层面的文化传承研究中,学者主要对文化传承的本体进行了理论分析。综合而言,对文化传承的个案研究具有相同的目标,但是实际的手段存在差异。文化传承相关研究属于方法论的研究,集中探究了如何解决传承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具有促进作用,传承手段可以多元化,但是相关研究没有深入探究这一问题。
四、对学校教育传承传统文化路径的研究
当前国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传承传统文化路径的研究成果较少,现有研究主要以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李卫英对学校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进行了分析,以贵州省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依据,提出学校教育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通过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培养与挖掘,促进学校教育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张昌盛以菏泽乡土文化在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传承路径为例,提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明确课程目标与性质,明确课程内容的选择,完善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方案与评价体系,在促进菏泽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为菏泽乡土文化传承提供保障。不可否认,学校教育是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但是对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实际作用及地位研究较为模糊。部分学者提出要充分发挥民族学校对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中小学要将优秀的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少数民族课程资源建设中要纳入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整合民族文化。这些看法及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排他性想法使得学校教育以传递主流文化为主。
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把握,本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人来完成,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目的性及计划性,因此其应自觉地发挥文化传承主体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体系下,学校教育是最有效的,可以培养出众多文化传承人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想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递,必须借助学校教育的代际传承作用,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活跃。因此,学校教育要通过开发并完善校本课程,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主流作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其具有系统开展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67-69.
[2]李秀伟.中小学校本课程開发的异变问题与改进[J].教育研究,2014(5):107-112.
[3]吕立杰,袁秋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逻辑[J].教育研究,2014(9):96-103.
[4]么加利.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哲学省思[J].教育研究,2012(9):53-57.
[5]曾文婕.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四个生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8):86-91.
[6]鲁海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角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1-64.
[7]马志颖.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8]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9]程彩霞.南京历史文化之品格及其传承机制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6(6):139-143.
[10]孟中华.胶州秧歌在小学的传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