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文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点。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特点发展的基础阶段,而课外阅读活动具有很好的教学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课外阅读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课外阅读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能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课外知识,开阔眼界,锻炼思维能力等,为学生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极大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鉴于此,本文重点讲述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培養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年纪较小,学习期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要想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考虑,改变教学观念,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例如,让学生阅读课文《钢铁是这样练成的》时,学生会不断思考、不断提出问题,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适时引入话题,让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自行确定写作技巧和写作方向。学生有疑问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文章写作完成后,让学生互换文章批改,提出修改意见,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文章点评,并选取写得好的文章读给学生听,边读边讲解哪里写得好,给学生以启发。这样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还能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
2.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明确写作方向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知识储备量有很大的联系。很多小学生在作文时出现写了上句忘了下句的问题,找不到可参考的材料,这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少有很大关系。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读物,最好能与课文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能了解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不仅如此,课外阅读还能够明确学生的写作方向,帮助学生进行方向性的写作。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雨》时,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联想自己对秋雨的认识,让学生不断加强对事物的认知。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关于雨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展开对雨的写作,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扩展写作方向。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提高学生综合写作能力
我国教育不断进行改革,素质教育以及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是教学重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如《昆虫记》《100个中国孩子的梦》《科学启蒙》等书籍让学生阅读,然后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写观后感,也可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记录,便于日后将其摘抄到自己的文章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课外阅读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丰富情感表达,树立正确的三观。例如,阅读《我要做好孩子》后,教师可以安排写作任务,让学生写身边的好人好事,总结一下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外阅读中实施“作文写作知识竞赛”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结语: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其对小学生阅读兴趣、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课外阅读还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保证小学作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