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然
【摘要】元话语名词概念2016年由姜峰再次提出后,其双重修辞的功能在学术语篇领域日趋引起重视,元话语名词的理论框架原型源于Hyland对元话语的界定与划分,与元话语功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元话语名词的提出与此前相关名词的研究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同时也有着突破性创新。
【关键词】元话语名词;元话语;双重修辞功能
近20年来,学术语篇中的人际互动研究逐渐成为应用语言学的热点(Hyland & Guinda,2012;徐昉,2013),对人际资源的研究多集中在副词、形容词以及动词上,而对名词所蕴含的立场表达及人际互动意义研究不够全面。正是这种对名词结构所赋有的认知评价潜能的忽略,如Holmes所言,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没有习得这种立场资源的运用。基于此,姜峰于2016年提出元话语名词(metadiscourse nouns)的概念,并提出其“引导”和“互动”的双重修辞功能,拓展了Winter、Francis(1986)、Schmid(2000)以及Flowerdew(2003)对此类名词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名词对语篇衔接和人际互动的研究。
一、元话语名词相关概念回顾
元话语名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抽象名词,已有大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做出相关研究,并取用不同的术语(卫乃兴,张毓,2016)[1]。对元话语名词的研究活动主要产生了以下术语:Halliday & Hasan提出的概指名词(general nouns)(1976,2001),Winter提出的第三类词汇(Vocabulary 3)、不定名词(unspecific nouns)以及“元语言名词”(metalanguage nouns),Akimoto提出的(deverbal nouns),Ivanic提出的载体名词(carrier nouns),Francis提出的标签词(label nouns),Schmid提出的外壳名词(shell nouns),Flowerdew提出的标示名词(signalling nouns)以及姜峰提出的立场名词(stance nouns)[2]。
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Vendler(1967—1968)是第一个从哲学角度对此类名词做出相关研究的学者,在与Austin争论“事实”和“事件”之间的区别时,他提出“容器名词”的概念。Vendler(1968)认为,容器名词具有“系动词与名词组合”的独特特征,如“事实”或“想法”,这类词可以在that从句或者其他名词性从句句法中起到类似容器的作用。例如,在句子“That he died is a fact”(Vendler,1968)中,fact就是容器名词。简而言之,Vendler对容器名词句法模式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容器名词等同于名词化”(姜峰,2017)[3]。毫无疑问,从一定程度上来讲,Vendler对此类抽象名词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容器名词在语篇衔接或者人际互动方面的意义。
1976年,Halliday和Hasan从语义连贯的角度提出“概指名词”,指出其为“名词类别中一组具有概括意义的词”,这个术语被广泛认可接受,并被认为是这类名词的第一个定义。正如Halliday和Hasan(1976)指出,它们在意义上是非特定的,如“地名词”“事实名词”,它们的具体或确切含义只能在特定语篇中才能得以理解。且概指名詞通过和具体的限定词(如this,the)一起才能实现语篇衔接。但是与元话语名词的功能相比还存在一些差异。首先,“the+概指名词”的结构主要关注“回指照应”,这样便限制了此类名词既可回指也可以预指的双重功能。其次,Halliday和Hasan主要关注此类名词的语篇衔接作用而忽略了其人际互动方面的资源。Winter提出第三类词汇(Vocabulary 3)是一组具有概括意义的词汇不定名词,其中包括动词名词和副词,接着Winter(1977)进一步发展了词汇3的概念并提出“不定名词”(unspecific nouns)以及“元语言名词”(metalanguage nouns)(1992)[4],这三个术语在本质上是相同的,Winter的系列研究主要从小句层面出发,集中在语法、语义层面,着眼于其在小句关系中的信息发展作用,而且它们并不关注回指和预指照应的关系,而是关注其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对语篇衔接的组织作用(卫乃兴,张毓,2016)。Francis则先后提出了“回指名词”(anaphoric nouns)(1986)和“标签名词”(labels)(1989)的概念。相比于前人的研究,Francis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特征,且对此类名词在人际互动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但Francis对此类名词的分类局限于元语言方面,讨论范围仅为当前语篇,所以更全面的分类仍然有必要。Ivanic(1991)从语义角度提出了“载体名词”(carrier nouns)这一术语,指的是除了词典意义之外,在其语境中具有特定含义的一组名词。除此之外,Ivanic注意这些名词可以用作外指,但是没有更全面地考虑外指所带来的功能和效果。
二、外壳名词
Schmid为此类名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他提出的术语“外壳名词”(shell nouns)(2000)[5]具有较高的引用频率。一方面,Schmid以更全面的方式阐述了外壳名词的分类,涵盖了比以往研究更广泛的这些名词;另一方面,他提出的四种词汇语法模式对于在语料库中搜索这些名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也大大简化了搜索工作,为能在语料库中广泛地研究此类名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Schmid对事实类名词的划分忽略了该类名词的评价资源,根据姜峰研究,Schmid的词汇语法模式里遗漏了“N+of-prepositional clause”“there be + N clause”两种重要结构。总之,外壳名词的研究不仅为元话语名词种类的进一步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五种语法结构的进一步精确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外壳名词对此类名词在学术语篇中的人际意义资源的探讨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三、立场名词与元话语名词
以上研究都对元话语名词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首先,此类名词的分类以及定义仍有争议,不同的学者在这类名词的定义上也有所不同;其次,对此类名词的研究亟需一个理论框架来支撑其探索;再次,更重要的是,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此类名词的语篇衔接功能上,而忽略了这些名词在语篇中所赋予的双重修辞功能,这些空白都为元话语名词的提出和研究提供了空间。在元话语名词提出前,姜峰(2015)对“立场名词”(stance nouns)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6],研究了此类名词在学术语篇中的立场构建作用,立场名词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元话语名词双重修辞功能中的“互动维度”的延伸,因此立场名词的研究为元话语名词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但比之于元话语名词,立场名词则缺少更全面的理论框架。Jiang & Hyland于2016年再次提出“元话语名词”(metadiscursive nouns)这一术语,弥补了以上所提空缺。“元话语名词”首次出现是在Francis(1986)的作品《回指名词》中,与术语“回指名词”交替使用,2014年Tahara也曾使用“元话语名词”这一术语讨论二语习得中此类名词的语篇衔接作用,二者虽然使用了该术语,但是并没有对其互动引导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也并没有充分挖掘此类名词所蕴含的类似元话语资源的功能,即忽略了元话语名词所具有的双重维度功能以及元话语此功能背后的理论框架支持。与“立场名词”一词相比,以Hyland(2005)元话语理论为基础,Jiang & Hyland为此类名词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的理论框架,强调这些名词的具有类似于元话语的双重功能(2016),认为元话语名词一方面具有交际功能,另一方面蕴含互动功能。其中交际功能主要是指文章的衔接方面,包括前指和后指衔接,此类衔接可帮助文章形成语义连贯,其中五种蕴含元话语名词的不同的语法结构中前指和后指功能的分配也不一致。互动功能是指元话语名词的立场表达和读者介入功能。其中立场表达又可详细分为本质、特征、关系类。读者介入功能需要读者和作者有想通的背景知识,在学术语篇中占比较少。此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名词功能的理解,并为我们研究该类名词提供人际关系意义研究的新视角。
四、结语
总体来讲,元话语名词所研究的内容与之前相关的此类名词所研究的内容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具有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其创新性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其根植于元话语的渊源为元话语名词提供了合理可依的理论框架。
第二,元话语名词的理论框架同时体現了其独特的双重修辞功能(姜峰,2019)[7],尤其是互动维度的探讨在此类名词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三,姜峰进一步对元话语名词的立场表达分类进行界定,对元话语名词的种类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同时为语料库中此类名词的检索和分类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今后元话语名词的双重修辞功能的概念及理论框架或将在学术语篇中发挥更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卫乃兴,张毓.概指名词研究:概念框架、分析路径与技术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5):1-11.
姜峰.中美学生论说文的立场名词表达——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05):8-14.
Jiang,Feng.Metadiscursive nouns in disciplinary writing[D].Hong Kong:HKU Theses Online(HKUTO),2017.
Winter,Eugene O.The notion of unspecific versus specific as one way of analysing the information of a fund-raising letter[M].Discourse description: Diverse linguistic analyses of a fund-raising text,1992:131-170.
Schmidt,Hans-J?rg.English Abstract Nouns as Conceptual Shells[M].From Corpus to Cognition,Berlin,2000:44.
姜峰.外壳名词的立场建构与人际功能[J].现代外语,2016(04):470-482.
姜峰.元话语名词:学术语篇人际互动研究的新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02):63-7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