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赛
摘要:在儿童国画教学的过程中,“趣味化”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国画技法,还要辅助其摆脱因“学不好”而导致的挫败感阴影,更要设法以适当的方式方法鼓励其树立艺术学习、艺术创作的信心,激发其参与国画学习的兴趣,使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参与的乐趣和学有所得的成就感,从而进入爱画国画、能画国画直至善画国画的良性循环,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兴趣基础、信心基础以及必要的知识、意识和技法基础。
关键词:儿童 艺术教育 国画教学 兴趣 游戏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2-0119-03
学生开始接触国画学习,就意味着其正从简笔画迈向国画的“综合艺术素养长进过程”的新开始。在国画学习中,会涉及到一些较大的“改变”——画笔会由蜡笔改换为毛笔,还会有墨和颜料等的加入。面对这些改变,学生往往会有明显的不适应感。在个人练习时,还常常会将颜料和墨弄乱。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国画学习兴趣和信心的降低。这就需要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绘画技法的过程中,要对其如何摆脱因“不适”“不顺”甚至“一时失败”所至的心理挫败感予以足够关注,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其树立艺术学习、艺术创作的信心,助力其实现“起步稳”“落步实”,顺利完成由简笔画向国画的“跨越”,进入艺术学习的良性轨道。
一、传统儿童国画教学的知识传授模式对创新能力发展的桎梏
在以往的兒童国画教学中,教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往往关注不够,更多时候是在以成人化的模式实施教学活动。这种“笼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常常会削弱儿童学习国画艺术的兴趣,妨碍儿童思维的开发和艺术创作力的发展。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教师传授经典艺术的动力不足,对其中蕴含的儿童艺术教育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必备的基础性美术专业理论和较高的美术技法修养。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国画作品中饱含着历史文化精髓和艺术前辈的智慧,但又片面地认为这些太过复杂、高深,并不适合儿童。还有一些教师原本就不具备较高的美术专业素养和绘画技巧,不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对儿童实施国画教学,继而以简单化的美术课程内容替代国画教学。
二是刻板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国画教学的高效进行。这表现为,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往往以长期的临摹教学为主要项目,过分强调儿童在临摹方面的发展。这种过度的专业化训练,很可能会使学生体验到明显的挫败感和自卑感,长此以往,对国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必然会降低。因此,在“现代新型美术教学”的开展中,教师一定要构建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采用与儿童心理认知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因势利导和因人而异,要以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兴趣为核心展开教学。
三是国画艺术学习、创作所涉及的专门工具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参与相关教学的积极性。国画作画过程会涉及到文房四宝的运用和对作画空间、设施的要求。然而,当下完全具备基本的国画绘制工具和专项实体学习空间的小学幼儿园并不是很多,这就导致了学习过程不易顺畅、到位。必备的硬件条件是高效化、趣味化教学的前提——要想保证战斗的成功,就需要有完备的“武器”。
二、儿童国画教学趣味化实现的策略和路径
(一)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儿童学习国画的兴趣
艺术和游戏是想象力和创作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创作力和想象力的最好方式。在游戏和艺术当中,不强调逻辑和任何形式的必然性,没有固定的标准或唯一的答案。有专业人士认为:游戏和艺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儿童的那种带有模拟性质的游戏,实际上就是儿童自发的艺术活动,在理论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种儿童游戏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划分开。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这个事实:并非所有儿童都天生喜欢数学,但是几乎每一个儿童都天生喜欢艺术。他们天生就喜欢涂抹颜色,喜欢模仿,热爱音乐舞蹈。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觉得幸福愉快。儿童对艺术的爱好不是出于任何世俗目的,不是为了接受某种道德教化或是意识形态,不是为了虚荣心的满足,更不是为了商业目的。因此,对儿童采用游戏式的方法进行艺术教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的轻松、活泼常常会使儿童更多、更容易地在学习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兴趣是热情的支撑者,它的存在会使内心的乐趣持续高涨。在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为学生讲解美术知识、作画技法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初次接触文房四宝而感到新奇和陌生。如果采用通常的刻板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一味被动地临摹教师提供的作品,就可能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厌倦。长此以往,儿童参与国画教学的兴趣就会降低,在国画学习、创作方面的发展就不容易取得理想成效。相反,此时如果在宣纸上点画上一笔,引导学生自主联想,确定主要内容(如向日葵花、月亮、小草)等,并给予适当点拨,并鼓励其大胆进行试笔,效果就会大有不同了。
再如,京剧中不同经典人物的脸谱,也可拿来作为学生进行国画绘制的参考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中选取最感兴趣的脸谱作为创作素材,这既能调动其艺术创作的热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画作完成后的美感。
又如,以鱼儿为参考素材,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鱼儿的基本样貌,然后再进行点拨性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用笔的技巧,继而鼓励学生说出有关于鱼儿的词汇或表述以鱼儿为主要内容的趣味性故事(如鲤鱼跳龙门、沉鱼落雁等),甚至为学生播放相关短视频,促进学生对不同的鱼儿有更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在观看中进行试笔……如此趣味化的教学过程,一定能够很好地浓化和趣味化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发挥了自身潜能,不仅在绘画能力方面有所提升,更会在艺术创作的兴趣上和继续参与美术教学的信心上有所长进。在习作中,学生的大胆联想和思维的充分拓展,会帮助其更深切地感受到我国传统国画的独特魅力。
(二)引入生活内容,扩展学生表现的对象和范围
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传统的做法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被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不外乎常规的花鸟、山水等,并通常以传统的单墨进行。
在选择儿童国画的教学内容时,扩展学生画作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贴近其生活的内容和题材,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也更容易产生兴趣,因为如此作画就会像是在描绘自己的生活一样。同时,这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和创作思维的训练都有益处。这时候,教师如果能结合绘画过程讲解用笔、用墨、用色和水份掌控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一定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学生绘画的综合能力。
(三)重视过程性辅导,助力儿童兴趣的增强和自信的树立
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儿童的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点拨性的示范,鼓励学生进行试笔、拓展思维等,并为学生的画作进行装裱和展示,使其学习兴趣得到持久保持。
学生在进行国画练习时,教师应对其练习给予全过程的观察和指导,在此期间不能随心所欲地观察,也不可进行过多的指导,以免影响其创作思路的拓展和艺术情感的提升。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点拨。倘若有学生表现出信心不足、无从下笔的状态,教师就要施以十足的耐心、细节化的指导。然后教师再对其作品的延展做出合理地点拨,甚至进行亲自执笔的点拨也未尝不可。这些,对儿童创作思路的丰富、艺术性的改进都会大有裨益。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張最好的作品进行装裱,以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艺术创作能力的长进,提升其继续参与国画教学的信心。如果能够将学生的习作保留,过一个阶段,前后比照着展示和反思,一定会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而这种满满的成就感、获得感一定会激励学生坚定地继续学下去。
三、结语
尽管儿童的国画画作较为稚拙,也不能体现出多少的专业性,但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兴趣、专注力及艺术思维的锻炼和发展,对其未来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站在这样的角度、高度关照儿童国画教学,教师的认识或许会更新一些,更深一些,从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会更多几分自觉——会在对儿童兴趣的培养、自信的建立、艺术思维的训练、审美品位的提升和国画艺术素养的积累方面看得更重一些、落得更实一些,而不是通常的技法的传授。而这些正是在儿童未来发展中更具底蕴、底气、底座价值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关鑫.浅谈新时代儿童国画的创意教学[J].数码世界,2018,(01).
[2]王慧芬.中国画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