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信的制度才有力量

2020-03-23 09:35李昌森
中华魂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频词南通老百姓

李昌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如是说。“人民”是四中全会公报的高频词。“高频词”是靠温度锻造的,少了温度就成不了“热词”。习总书记说得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一时做得好,不如始终如一做得好;一两件事做得好,不如“各个环节”都做得好。“人民”不是一把伞,不能用得着的时候当个宝,用完之后墙边倒。制度自信建立在他信之上,制度不是浮萍草,只有扎在民众之中,才能根深叶茂。

要涵养“一切为人民”的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铭刻着共产党人的深挚情怀,有感情,才有位置。南通海门常乐镇的干部每人都有一顶草编凉帽,无论戴在头上,还是放在家里,都是一种提醒:常到百姓中走走,其乐融融。他们长期坚持进村联访制度,去年以来共走访12000多户次,帮助群众排扰解难456件。这种到群众中去就感到快乐的情怀,正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的写照。一位拆迁户说:“他们10多次上门做工作,处处为我们着想,看到他们那么辛苦、那么真心,我们都不好意思讲价钱了。”少往上跑,多往下跑,少往自家跑,多往农家跑,少作秀多做事,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苦为苦,以百姓乐为乐,以诚换诚,以心换心,有了这种情怀,还愁干不成事?利民为本,不但要嘴上说得好、文件上写得好、标语口号喊得好,更要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老百姓办事靠的是热心、真心、诚心,不能靠忽悠。

要坚定“一切依靠人民”的立场。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这几年南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经验。一是依靠群众集思广议出主意。每年的第四季度,全市都要廣泛征集来年为民办实事建议,民之所求成为政之所趋,诸如建长江大桥、南通大学等决策都来自民间。二是依靠群众攻坚克难办大事。长江沿线生态修复是件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为了实施《沿江生态带发展规划》,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对沿江前沿区域进行全面整治,累计关停、退出化工企业188家,缩减化工园面积7.7平方公里, 新增公园绿地600公顷,五山地区沿江岸线全部还江于民、还江于绿。三是依靠群众凝心聚力创新业。为了紧紧牵住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市开展了招商引资、招优引优竞赛潮。一条条掷地有声的举措,一个个抓铁有痕的硬招,激荡起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浪潮。三年多来,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00多个,进入省重点的就有46个,创历史之最。依靠群众就没有难事,依靠群众就能办成大事,这就是制度的优势、人民的力量。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这个“本”就是以民为本,这个“道”就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之道。

要落实“成果人民共享”的承诺。发展为了人民,既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工作的落脚点,为了老百姓美好幸福,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日人民网首屏专门报道了港闸区“民生多用力、织密幸福感”的事迹。这个区不断完善富民增收机制,每年新增就业人数上万,建成超900万平米的安置房,10万农民90%以上进了社保,全区人均年收入4万多元。从居民人均收入几十元到4万元,人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78岁,文盲率从80%下降到4%,人均储蓄在全省领先……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记录了江海大地追赶超越的沧桑巨变,一项项成就,道出了千家万户追逐圆梦的喜悦,也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下生动而温暖的注脚。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制度自信深深扎根在民众之中、民心之中,老百姓信的制度才有力量。遇到好制度是老百姓的福气,制度优势发挥越充分,老百姓的获得感就越强。

猜你喜欢
高频词南通老百姓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老百姓的话
展览纪录
防火迟到
老百姓的“骂”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