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丹,郭 贺,杨嘉盛
河南工业大学 粮油食品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水飞蓟又名水飞雉、乳蓟,为1~2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具有保肝、降脂、抗炎、抗癌等功能及保健作用[1]。水飞蓟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现在世界各国均有种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南、华东、华北等地区。水飞蓟籽中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天然活性物质,水飞蓟油已被国家卫生部门列入新资源食品名录(2014年第6号),其中75%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且比例均衡,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油料资源。
目前,国内外对水飞蓟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水飞蓟素的提取[2]、纯化[3-4]及药理作用[5-6]研究,而对水飞蓟油的开发和利用较少。有学者研究发现,水飞蓟油无明显亚慢性毒性,无致突变和致畸作用,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7]。我国水飞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地的水飞蓟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尹兆明等[8]分析了新疆产水飞蓟油的脂肪酸组成,朱淑云等[9]对水飞蓟蛋白组分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王海娜等[10]研究了水飞蓟油的氧化稳定性,有关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作者以5个主要产地的水飞蓟籽为材料,对其主要成分及水飞蓟籽油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丰富水飞蓟籽油的数据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水飞蓟籽油提供参考。
水飞蓟籽:河北(华北)、黑龙江(东北)、陕西(西北)、广西(西南)、安徽(华东)。
脂肪酸甲酯标样:美国Sigma-Aldrich公司;正己烷、四氢呋喃为色谱纯;猪胰脂酶为实验室自制;氢氧化钠、甲醇、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无水硫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氯化钙、胆酸钠、盐酸、氢氧化钾、硫代硫酸钠、乙醚、异丙醇、冰乙酸、三氯甲烷、邻苯二甲酸氢钾、碘化钾等均为分析纯。
GC-6890 N型气相色谱分析仪:美国Agilent公司;Water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公司;RE-52A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AY120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F Xi 880/F全自动色度测定仪:南通沃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K9840自动凯氏定氮仪: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
1.3.1 水飞蓟籽基本成分测定
水分含量参照GB/T 5009.3—2016测定;灰分含量参照GB/T 5009.4—2016测定;粗脂肪含量参照GB/T 5009.6—2016测定;粗蛋白质含量参照GB/T 5009.5—2016测定。
1.3.2 水飞蓟籽油的提取
将水飞蓟籽干燥后粉碎,称取一定质量的水飞蓟籽粉末置于浸提器中,以石油醚为浸提溶剂,料液比1∶3(g/mL),常温下浸泡12 h,用旋转蒸发仪回收溶剂得到水飞蓟籽油,经吹干后放入-4 ℃冰箱中保存,备用。
1.3.3 水飞蓟籽油理化指标测定
酸值测定参照GB/T 5009.229—2016;过氧化值测定参照GB/T 5009.227—2016;皂化值测定参照GB/T 5534—2008;色泽测定参照GB/T 22460—2008;折光系数测定参照GB/T 5527—2010;相对密度测定参照GB/T 5526—1985。
1.3.4 水飞蓟籽油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组成测定
气相色谱条件:BPX-70毛细管柱 (30.0 m×250 μm×0.50 μm);FID检测器温度300 ℃;进样口温度250 ℃;分流比30∶1;氢气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400 mL/min;氮气流速1.0 mL/min;进样量1 μL。
脂肪酸组成分析:油样先甲酯化,参照GB/T 17363—2008,然后按GB/T 17377—2008测定。
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11]:油样通过猪胰脂酶水解后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得到甘一酯组分经甲酯化处理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1.3.5 生育酚含量测定
参照GB/T 26635—2011及文献[12]。准确称取1.0 g油样于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解后定容至10 mL,过膜,待HPLC分析。HPLC条件:Sun Fire色谱柱(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3.85%四氢呋喃的正己烷;流速0.8 mL/min;柱温30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90 nm,发射波长330 nm。
1.3.6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6.0和Origin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测定5个不同产地水飞蓟籽的基本组成成分,并进行差异分析和显著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水飞蓟籽除壳皮外,主要成分为粗脂肪和粗蛋白质,5个产地水飞蓟籽的粗脂肪、粗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17.33%(黑龙江)~25.54%(陕西)、14.50%(陕西)~19.42%(广西),平均值为23.29%和17.21%,变异系数分别为0.15和0.11,含量最高的比最低的分别高出47.4%、34.0%,各产地间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这可能与不同地区土壤、气候、收获时间以及储藏条件等有关;5个产地水飞蓟籽的水分含量为5.25%(安徽)~7.59%(黑龙江),平均值6.65%,变异系数0.14,其中广西与河北、黑龙江与陕西的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之下,5个产地水飞蓟籽灰分含量差异性更小,最大值5.39%(安徽),最小值4.20%(黑龙江),这与宋宝生等[13]测得水飞蓟籽的灰分含量(4.18%)基本相同。由此可见,产地对水飞蓟籽基本组分有一定的影响,其差异程度依次为粗脂肪>水分>粗蛋白质>灰分。
表1 不同产地水飞蓟籽的基本组成Table 1 The basic components in the Silybum marianum se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表2、表3、表4同。
表2为5个产地水飞蓟籽油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由表2可知,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色泽、折光指数(1.463 9~1.467 7)无明显差异,与大豆油等常见植物油差别不大;而相对密度为0.903~0.908,略低于大豆油的相对密度0.919~0.925。5个产地水飞蓟籽油酸值有极显著差异(P<0.01),为3.56(陕西)~ 13.18 mg/g(黑龙江),均大于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3 mg/g),这可能与水飞蓟籽油的水分含量、存储条件等有关;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过氧化值为0.75(陕西)~3.51 mmol/kg(河北),各产地间也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河北水飞蓟籽油的过氧化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陕西水飞蓟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最小,说明该产地水飞蓟籽油品质较好;皂化值与油脂中脂肪酸分子量有密切关系,皂化值越大,油脂的脂肪酸分子量越小,对人体消化吸收越有利,而常见食用植物油皂化值为200 mg/g左右[14], 5个地区水飞蓟籽油皂化值均在此范围内,且平均值为189.69 mg/g,其中皂化值最高的为河北(199.25 mg/g),广西水飞蓟籽油的皂化值最低(184.31 mg/g),根据测得数据推出水飞蓟油脂肪酸主要为十八碳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与所测得的脂肪酸组成数据相符(表3)。5个产地水飞蓟籽油理化特性差异程度依次为过氧化值>酸值>皂化值>色泽、折光指数、相对密度。
对5个产地水飞蓟籽油的全样和Sn-2位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和表4。
由表3可知,5个地区水飞蓟籽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以亚油酸(44.74%~56.93%)、油酸(21.36%~32.75%)、棕榈酸(8.36%~9.60%)和硬脂酸(4.81%~6.23%)为主,这与文献[15]测得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基本一致。水飞蓟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占77%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44.86%~57.16%,其中亚油酸、油酸含量最多,且不同产地的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陕西的亚油酸含量最高,河北的油酸含量最高,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0.12%~0.23%),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9.68%~21.01%,除常见的棕榈酸、硬脂酸外,还含有花生酸、山嵛酸以及木焦油酸3种长链脂肪酸,且含量较低;5种水飞蓟籽油的脂肪酸含量差异程度为油酸>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山嵛酸>棕榈酸。
表2 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的理化指标Table 2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 from different regions
注:比色槽规格25.4 mm×20 mm×40 mm。
表3 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Table 3 Composition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fatty acids in 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 from different regions %
进一步对水飞蓟籽油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水飞蓟籽油Sn-2位上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25.52%~42.07%)和亚油酸(57.93%~74.47%),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广西水飞蓟籽油还含有少量硬脂酸(1.38%);与全样脂肪酸(表3)相比,水飞蓟籽油Sn-2位上未检测出棕榈酸、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等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平均值从20.26%降低至1.38%,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平均值从51.46%增加到64.67%;经统计分析,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Sn-2位的油酸和亚油酸也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
表4 水飞蓟籽油Sn-2位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Table 4 Composition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Sn-2 position fatty acids in the 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 %
注:“─”表示未检测出。
通过HPLC对水飞蓟籽油中生育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5个产地水飞蓟籽油中均检测出α-生育酚,而β-、γ-、δ-生育酚均未检出,不同产地的α-生育酚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α-生育酚含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河北>广西>安徽>陕西>黑龙江,最大值为563.43 mg/kg,仅低于葵花籽油中α-生育酚的含量[16],王海娜等[10]也对水飞蓟籽油中生育酚组成进行了分析,但由于水飞蓟品种、产地以及油脂提取方式等不同,其生育酚组成与本试验结果有一些差别。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图1 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α-生育酚含量Fig.1 α-tocopherol contents in 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 from different regions
对5个主要产地水飞蓟籽基本成分含量,制得油脂的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及生育酚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产地水飞蓟籽的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粗脂肪含量为17.33%~25.54%;水飞蓟籽油的理化指标中,过氧化值和酸值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如皂化值、色泽、折光指数等差异较小;水飞蓟籽油中共检出8种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为主,而Sn-2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不同产地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5个地区水飞蓟籽油中α-生育酚含量为466.89~563.43 mg/kg,含量最高的产地为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