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莉莉
(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重庆 400037)
重庆市自2018年开始实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以来,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打通了升学的主渠道,圆了广大中职学子的大学梦。虽然高职分类考试的难度比普通高考要低得多,但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仍有不小难度。而且由于专业课和教学实习的挤占,数学课的课时得不到保障,学生们在一、二年级不能完成考试说明要求的考试范围内容的学习。因此,为使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更有效率,最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潜力,必须做好复习备考策略选择。下面通过以下具体策略举例进行阐述。
根据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文化素质考试数学考试说明,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20%,容易题约70%。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基础题型的练习。
比如,近三年的高职分类数学考试中,第一个选择题都是考查集合的运算这个知识点,属于必考题目,而且题目非常简单,学生只要分清了运算符号,结合运算方法就不会出错。
例如:(2019年第1题)设集合A={-1,0},B={0,1},则A∩B=( )
A、∅ B、{-1} C、{0} D、{1}
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对于集合的运算这种基础知识就要求学生多看多练此类题型,达到人人都熟悉的程度,保证每个人都不失分。
运算能力是指会根据法则和公式进行正确运算.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这一能力在本科目所要考查的能力(包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中属于基础能力,学生得分是比较容易的。
比如在近三年的试卷中,直接考察运算能力的题型均有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例如:(2018年第4题)不等式|1-2x|的解集为( )
A、[-2,1] B、[-1,2]
C、(-∞,-2]∪[1,+∞) D、(-∞,-1]∪[2,+ )
针对这类题目首先一定要讲清楚去掉绝对值符号的理论依据,让学生充分领会原理,才能真正学会解决问题。其次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各个步骤进行分析讲解。
另外如指数运算、对数运算、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计算在分类高考中常常组合在一道混合计算题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要指导学生弄清楚计算原理,各个突破。
高职分类数学考试中基础题目多,很多都是直接代公式就能解决。但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身比较薄弱,对于一些较复杂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能很好地理解,导致记忆公式定理比较困难。因此一定要多想办法采用口诀、图像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公式定理。
比如在记忆余弦两角和差公式时,该公式因为形式比较复杂很容易记错,可以采用口诀的方法用谐音帮助学生记忆公式。
cos( α ∓ β) = cosαcos β∓sin αsinβ可以记作:烤烤晒晒符号反。这个口诀朗朗上口,很多学生一接触就能背下来。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口诀来还原公式。因此老师在教学生背口诀的同时要演示口诀还原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记住公式。
在记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年级从组班到考试只有短短七个月时间,中间还包括国庆和寒假放假时间。再加上一二年级的课时无法上完所有的考试内容,所以这七个月的时间不仅要进行复习还要补充新知识,所以说时间相对紧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比如复习函数的定义域时,教师在指出定义域其实质就是使解析式各部分都有意义之外,结合考点将求定义域的方法集中为四个方面:1、分式函数2、偶次根式函数3、对数函数4、求实际问题的函数定义域。这样学生在做题时,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策略,提高效率。
在复习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这部分内容其实学生之前没有学过,为了快速让学生掌握椭圆标准方程,教师一定要注意总结椭圆标准方程中的哪个变量对应的分母大,焦点和长轴就在什么轴上,较大的分母就是a2,较小的分母就是b2。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确定长轴、短轴、焦距、离心率、焦点坐标和顶点坐标。
历年的分类高考真题是命题专家根据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精心设计的,所以反复练习历年真题可以找到出题的共性,哪些知识点是必考的、易考的、常考的都可以总结出来。而且还可以根据出题规律预测下一年的题目。学生有的放矢的练习这些题目,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分类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做很多的模拟试卷,如果教师在进行试卷分析时从头讲到尾,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烦,降低复习的效率。所以在上课前要让学生按章节做好试题整理,上课时教师先梳理章节知识体系,再用本章节的知识点套用在相应的试题上。同时深度挖掘试题,分析用到的数学方法,归纳数学思想不断加强学生对解题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数学的实质,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想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复习效率,老师们就要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多下功夫,努力夯实学生的基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在高职分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