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车细纱机锭子传动系统研究

2020-03-23 07:16田克勤
纺织器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细纱机主轴传动

田克勤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1)

0 引言

目前,纺纱厂常规配台为多台细纱机匹配1台络筒机,纱管和满管纱通过人工运输到对方机台完成循环。细络联是1台细纱机匹配1台络筒机,纱管和满管纱通过凸盘完成自动输送,纱线在运输环节无人为损伤,是生产高品质纱线的必备配置,随着纺织工业的升级换代,细络联可能会成为纺织企业发展的一种标准模式。但络筒机价格昂贵,头数越少价格越贵,制约了其推广。面对市场需求,络筒机制造商努力降低单头成本,细纱机制造商发明了超长车,以增加细络联时络筒机头数,降低投资成本。

1 细纱机超长车的概念

按长度分,细纱机可分为短车、长车和超长车。一般来讲,单台细纱机锭数不大于624锭的为短车,624锭~1200锭的为长车,超过1200锭的则为超长车。超长细纱机一般设计达1824锭,生产个别品种时可扩展到2016锭。细纱机是非常复杂的机械产品,在狭小的空间内要实现粗纱准备、牵伸加捻、升降卷绕、自动落纱等一系列动作,且多锭重复,其一致性必须要好。短车到长车、长车到超长车不是简单的锭数复制增加,而是革命性的变化。

2 超长细纱机锭子传动

2.1 优选锭子传动方式

以1824锭超长细纱机为例,以常规锭距70 mm计算,在全车中段长度近65 m、总长约为70 m内,1824套锭子的步调必须一致。目前,细纱机锭子传动方式主要有2种,即龙带式和锭带式。龙带式是所有锭子使用1根龙带带动,龙带由多个电机驱动,一般96锭配1台功率为7.5 kW的电机,而龙带设计有张紧机构,每2套锭子配备1个龙带压辊,锭子沿龙带切向传动。锭带式则设计有1根从车尾到车头的主轴,主轴上安装有滚盘和张力机构,每个滚盘通过1根锭带传动4套锭子。

龙带式整机为1根龙带,长度为150 m,一旦损坏需全机停车,损失大,更换工作量也非常大,且龙带价格较高;龙带由多个小电机驱动,但小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比大电机低,故传动能效较低;龙带与锭子沿切向传动,包裹面很小,故需要的侧压力很大,不利于节能,且对锭子损伤大,对电机轴的压力大,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1]。此外,龙带式为多电机接力传动,若单个电机失效难以发现,会造成龙带的急剧磨损;张力辊数量多(2锭1个,全车至少为954个,且电机转向处张力辊转速高、侧压大、寿命短),损坏后更换工作量相当大。

锭带式是1根锭带传动4套锭子,若锭带损坏只停对应的4套锭子,且更换方便无需停车,产量损失极少,锭带价格低廉;细纱机一般采用1台大功率主电机驱动,能效高、节能;锭带与锭子包角达90°,锭带张力低(仅为5 N),锭子寿命长、能耗低;采用主轴支撑,每36锭1个主轴轴承,全机仅有51个,4锭1个张力辊共456个,即总数量为507个,负载轻,在确保加脂条件下,使用寿命很长。因此,细纱机锭子传动优选锭带式。

2.2 主电机功率设计

超长车最大的特点是长、负载大,故所需主电机功率大。分析工况发现,需重点设计和解决6个问题:① 主电机功率;② 主电机到主轴的传动、主轴与尾轴的联接;③尾轴的结构;④主轴的结构;⑤ 校核承载力和解决热伸长;⑥ 主电机的散热。

随着纺织器材专件质量的提升、人工成本的增加,用户对细纱机高速的追求越来越高,平均锭速从10年前的14 kr/min到现在的18 kr/min,高速用户可达20 kr/min~21 kr/min;10年后的目标平均锭速可能为20 kr/min,高速用户可达22 kr/min~24 kr/min。因此,超长车细纱机的设计必须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当前1200锭细纱机高速时需55 kW主电机,用类比法计算,则1824锭细纱机需功率为83.6 kW,考虑未来22 kr/min~24 kr/min的锭速目标,18锭盘时对应电机最高转速为1.8 kr/min,故主电机功率需按90 kW设计,对应的主电机机座号为280。细纱机主电机设置在车尾,由于两侧锭子中心距为700 mm,受集体落纱装置限制车尾宽度不能超过600 mm,高度也有限,故普通电机无法安装,所以必须设计高功率密度电机,即把90 kW的电机做到250机座号内。经专业电机厂技术攻关,该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电机的布置问题得到落实。

3 主电机到主轴传动分析

尼龙片基高强度传动带(即平皮带),因其大张力张紧,起动、刹车时允许少量打滑,安装要求较低,传递功率大,故在细纱机长车上普遍采用。细纱机的另一种传动方式为直联,如双张力盘机型,主轴和电机同轴,通过轮胎式弹性联轴器直联;该结构两轴弹性联接,安装要求低,缺点是主轴低,电机不好布置,仅能用于双张力盘机型,无法用于国内大量使用的单张力盘传动。第三种方式为同步带传动,普通同步带传递功率不足无法使用,需选用高强度同步带;同步带方式对安装要求较高,使用时必须解决安装对正问题。此外,其他传动方式如液压耦合器、链条等受结构、成本等限制未在细纱机上使用。

根据上述功率需求,计算平皮带传动结果如下:

电机功率P为90 kW,转速n为1.8 kr/min(变频运行到60 Hz)。

设计功率Pd=K0×P=2.0×90 kW=180 kW(交流电机驱动,24 h工作,使用系数K0取2.0)。

参看哈伯西(Habasit)传动皮带选用手册,小带轮直径为355 mm,空间结构不允许,故该方案不可行。

根据转速和设计功率,依据HTD同步带选用手册,确定选用14M型同步带。根据设计功率,参照14M型同步带带轮选用手册,确定小带轮齿数为42齿,采用1∶1传动,从动带轮也选42齿,带宽为85 mm,带轮结构和宽度可满足空间设计需要。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弊,超长车细纱机优选高强度同步带传动。

4 尾轴结构设计

尾轴指与电机直联或通过皮带传动,且与中间主轴同轴直联布置在车尾的一根轴,需由此传递电机功率,故而尾轴受力大、转速高,属于故障多发点。经过反复分析对比,优选设计出一种尾轴结构,采用整体式轴承座,即尾轴头、尾两端的支撑在同一个轴承座上,靠加工保证2处支撑的同轴;设计组合式轴承支撑,在皮带盘侧设计用滚子轴承承受皮带的径向力,配合球轴承实现轴向定位,内圈过盈配合热装配、外圈轴向压紧彻底避免跑外圈问题发生;轴的另一侧受力小,设计为小型的滚子轴承,轴向游动、内外圈分离,易于装配。此外,该处设计为油浴润滑,润滑良好、热量易于导出[2]。经试验证明,该尾轴结构使用效果非常好,如图1所示。

图1 尾轴结构

5 主轴结构设计

5.1 主轴扭转切向应力计算

主轴要满足扭矩要求,初选主轴直径为45 mm。一般情况下,高速时功耗最大,取锭速为24 kr/min,电机转速为1.8 kr/min时,电机功率为90 kW。

查阅机械设计手册,45钢的许用扭转切应力为25 MPa~45 MPa,计算得26.2 MPa,满足使用要求。

5.2 主轴热伸长计算

安装时环境温度为20 ℃,运行时车间温度为30 ℃,此时主轴温度约为35 ℃,轴承处约为45 ℃,取平均值为38 ℃,温升为8 ℃,查机械设计手册的45钢材料线膨胀系数αl=11×10-6mm/℃,故热伸长为5.72 mm。

通过计算可看出,主轴热伸长达6 mm,必须解决此问题。将超长车主轴分成2段,中间设计游动联接,使主轴能释放伸长量,头、尾两端也布置成可游动结构。这样1根65 m长的主轴分成32.5 m长的2根,把主轴的轴向约束点设计在每根主轴中间,当受热时主轴从中间向两侧热伸长,此时每段的伸长量为3 mm,轴承座设计满足3 mm游动即可。经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5.3 主轴与尾轴联接

主轴尾段需承担的热伸长为3 mm,故该段不能固定死,主轴尾段安装在中墙板上,尾轴安装在车尾框架中,二者的同轴对接难度很大,在集落时车尾受气架升降和里外摆反作用力的作用,约有2 mm的晃动,即主轴尾段与尾轴间轴向有2 mm晃动。综合以上因素,此处须采用弹性联接,给主轴热伸长空间,弥补同轴不足,应对集落时的晃动。

6 电机散热

一般纺纱环境温度为33 ℃,部分高温地区企业在无空调情况下运行,车间温度可高达45 ℃;主电机布置在车尾,空间狭小、皮带传动、发热量大。电机散热方法有:① 电机自带风扇散热,采用纺织专用风扇罩避免纤维堵塞,同比普通电机加大风扇流量;② 利用吸棉风机吹电机和皮带,强化散热;③ 利用集聚纺风机吹电机、皮带,再次强化散热;④ 确保地排排风量,把热空气即时排走;⑤ 宜选用水冷电机,强制热循环。

7 结语

7.1细纱机锭带式传动是1根锭带传动4套锭子,更换方便无需停车,产量损失少,价格低廉,能效高,使用寿命长,因此,细纱机锭子传动优选锭带式。

7.2细纱机主电机设置在车尾,受车尾宽度和高度的限制,普通电机无法安装,故必须设计高功率密度电机;综合考虑平皮带、直联和高强度同步带各方面的利弊,超长车细纱机应优选高强度同步带传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主轴热伸长达6 mm,将超长车主轴分成2段,中间设计游动联接,使主轴能释放伸长量,头、尾两端也布置成可游动结构,且把主轴的轴向约束点设计在每根主轴中间,可很好解决热伸长问题;主轴与尾轴的联接处须采用弹性联接,给主轴热伸长空间,弥补同心不足,应对集落时晃动问题。

7.3深入研究超长细纱机的锭子传动系统,可帮助研发人员和使用维护人员认识好、使用好超长细纱机,为广大同仁提供理论支持,为细络联时代提供更好的配置,对中国纺机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细纱机主轴传动
细纱机主电机节能改造
RY5型集落细纱机集聚纺改造实践
基于仿真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细纱机性能退化的可靠性评估模型*
混流式水轮机主轴自激弓状回旋机理探讨
面向细纱机多元性能退化过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把握新时代 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
舍弗勒新型离合器从动盘进一步丰富了传动系减振方案
基于FANUC0i系统的多主轴控制研究
传动系液力缓速器系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