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娃群宗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贝叶经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
《观自在(菩萨)赞》梵文写本收录在《文殊五字成就法》写本影印件中,后者印存于《西藏所藏贝叶经影印大全》第33册[1]中,原件收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罗炤所撰《罗布林卡所藏贝叶经目录》(以下简称《罗炤目录》)中,将《文殊五字成就法》命名为“《精勤成就论》(rabhacana(1)此处是藏文的梵文转写,应写作arapacana。sāDhana,藏文为)”,编号5.5。此写本包含于一部共计141叶的梵箧之中,藏编19,现号0396,其中共有6种著作,分别是《太子苏达拏经》(SuDhanakum-āravānamekatriāma藏文为)、《迦罗巴经》(Kalāpasūtra,藏文为)、《大班智达无畏光所作证悟月光疏五次第真义释》(MahāpaābhayāākramakaumuDīnāmapacakramatatpar-yapajika,藏文为)、《真实成就论》(TattvasiDDhināmaprakarana,藏文为)、《精勤成就论》(rabhacanasāDhana,藏文为)、《瑜伽女行论》(Yoganīsacara,藏文为)。《罗炤目录》认为《精勤成就论》同《真实成就论》属于同一类的论典,讲述了如何努力从密宗修炼、成佛证果的义理[2];《桑德目录》中的记述同《罗炤目录》一致,只是《精勤成就论》编号有所不同,为41.5[3]。
《观自在(菩萨)赞》有藏译本,尚无根据梵文本给出的汉译本。根据《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本)》(藏文,第三十七卷)[2],《观自在(菩萨)赞》有3个藏译本,编号分别为1639、1646、1651。
表1:对勘表[6]432 密续(1566)
表2:对勘表[6]461 密续(1573)
表3:对勘表[6]502 密续(1578)
根据上述的藏译本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在《观自在(菩萨)赞》3个藏译本中,出现了两个著者名称,分别是第一个、第三个藏文本中出现的著者比丘尼吉祥和第二个藏文本中出现的著者妙月,关于其是否为同一人,接下来作分析并进行简要介绍。
(一) 比丘尼吉祥
据目前掌握的信息,《观自在(菩萨)赞》之前有一个梵本,其校勘本收录于1994年贾纳丹·夏斯特里·潘迪亚(JanarDan Shastri PanDeya)在德里编辑的《佛赞集》(BauDDhastotrasagraha)中,列为第十三号[8]。但同此次发现的梵本相比,贾纳丹·夏斯特里·潘迪亚的梵本不全,缺少七句,有些用词也不同。
现以西藏所藏的《观自在(菩萨)赞》写本为底本,就梵文进行天城体、拉丁、藏文转写,并且选取《中华大藏经甘珠尔(对勘本)》(藏文,第三十七卷)中的3个藏译本(2)藏译本之间不同的用词,笔者将用脚注的方式进行比较。(下文依次用①②③表示)进行两种文字对照,同时,根据梵文本给出笔者的汉译。此次新发现的梵本同贾纳丹·夏斯特里·潘迪亚(JanarDan Shastri PanDeya)校勘本(以下简称“贾本”)的不同处,笔者将进行简要比较。
第一个藏译本有38句,第二个藏译本有41句,第三个藏译本有43句,此次发现的梵本有43句,3个藏译本同梵本都存在内容和顺序不一致的地方,可能是因为不同的传本。
符号
○表示穿绳孔
{}多余而应删除的字
||namo lokanāthāya||
汉(今译):顶礼世间怙主!
bhuvanatraya[6b3]vanDitalokagurum |
汉(今译):三界所礼世间之上师,
amarāDhipati○stutibrahmavara|
(贾本中stuti为stuta,均译作赞颂。)
汉(今译):不死主与最胜梵所赞者,
汉(今译):成就赞颂最胜牟尼王,
汉(今译):最胜菩萨怙主我顶礼。
汉(今译):持善逝子形像曼妙色,
③无
汉(今译):最胜身形众多庄严饰,
汉(今译):顶戴无量光佛如来像,
汉(今译):左手饰以金色之莲花。
(Dhūmmra为混合梵文的一种写法,应写作Dhūmra。贾本中为Dhūmra,译为烟。)
汉(今译):发辫弯曲无垢青如烟,
汉(今译):面容圆满姣好如明月,
汉(今译):最胜莲眼迷人而修长,
汉(今译):腮颊洁白犹如冰雪粒。
(贾本中无此句。)
③无
(贾本中无此句。)
②无
汉(今译):光彩迷人犹如旭日升,
(贾本中无此句。)
②无
③无
汉(今译):嘴唇红润如莲花(11)这一句梵语也很费解。,
(贾本中无此句。)
③无
汉(今译):音声犹如秋云之雷鸣。
②无
汉(今译):双臂诸多珠宝而严饰,
汉(今译):手掌如青草叶般细嫩,
汉(今译):身体左侧挂以兽皮,
②无
汉(今译):佩戴迷人耳珰娇且媚。
汉(今译):肚脐柔嫩如无垢莲心(15)此句梵文也有一些问题。,
汉(今译):摩尼腰带饰以最胜身,
汉(今译):髋部系有诸种妙色裳,
汉(今译):胜者智慧抵大海彼岸。
汉(今译):积众多福获得最胜者,
caturDhyānasamāhitanetrakara|
(贾本中无此句。)
藏:①无
汉(今译):造作四禅等引之眼眸,
③无
汉(今译):摧伏疫病生出殊胜乐,
梵:
bahusaukhya[7b2]karaāntikaratribh-uvāntakara|sacarakhacarastutiDehavara|viviDhākulanirjitamārabalaāramitāparamār-thakara|(20)此文对《观自在(菩萨)赞》的每一句按梵文进行了逐个汉译及查找对应的藏译,但这四句由于藏译是连在一起的,故写在了一起。
〔贾本中bhuvānta为bhavāsya,bhuvānta译为界边,bhavāsya为bhava的阳性单数属格,译为界的,缺anta(边)一词;贾本中vara为Dharam,vara译为最胜,Dharam译为持有,根据藏译①③中的,这里应写作vara。〕
汉(今译):造诸多乐净妙之寂静、达三界边善行空性赞,具最胜身,胜种种惑乱,伏魔军众达十度胜义,
[7b3]caturbrahmavihāravivekara|
藏:①无
汉(今译):以四梵处而做远离行,
藏:①无
③无
汉(今译):悟真如性无二之智慧。
汉(今译):双足缀有摩尼宝脚镯,
汉(今译):缓步如象亦如鹅步伐,
[7b4]paripūramahā|
②无
汉(今译):圆满极大甘露坚固获,
(贾本中uDaka为uDa,均译为水。)
藏:①无
③无
汉(今译):恒常行于大海水之乳。
③无
汉(今译):乐住吉祥普陀洛伽山,
藏:①无
③无
汉(今译):坚定众多相最胜身,
藏:①无
③无
汉(今译):自性悲悯无垢且迷人,
(贾本中无此句。)
藏:①无
③无
汉(今译):持诸如意宝如劫波树。
汉(今译):如上,比丘尼妙月(candrakānti)撰写的世尊圣观自在菩萨赞颂已完结。
(本文撰写期间受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萨尔吉副教授的帮助,特此致以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