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性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20-03-22 19:44黄志芳
教师·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家园合作

黄志芳

摘 要:幼儿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培育的社会化进程。当前存在的幼儿性侵案件,暴露出了幼儿性教育理念落后、方法单一以及家园未能充分有效合作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性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幼儿性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性教育;育人实效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9-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105-02

一、家園合作背景下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性和问题审视

家园合作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生态理论,包括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家长等多个层面的合力育人价值体系。幼儿最主要的生活与学习场所是家庭和幼儿园,要想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各自最大的教育功能,就必须使二者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和融合。相关研究表明,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这一时期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幼儿认同自我性别、树立性别角色行为和选择性目标等。当前,幼儿遭受性侵犯、性虐待、性别角色混乱等事件时有发生,幼儿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有效的性教育是其重要的原因。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幼儿性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实效与结果。如何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促成家园合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实效,真正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至关重要。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获得知识最多、最全面、持续时间最长的场所,二者在幼儿性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二者通力合作,真正融合,形成幼儿性教育的合力,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共同促成幼儿的健康成长。但受种种因素影响,目前幼儿性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重传统观念,教育理念落后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造就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人文精神。对个人隐私,尤其是关于“性”,极少在公众场所提及,甚至大多数人谈性色变。很多家长认为进行性教育为时尚早,等孩子长大,自然就明白;也有成人认为在幼儿阶段进行性教育,会诱发性早熟,所以避之不及。教师在这方面也并不重视,认为这是家长的责任。甚至有的家长和教师错误地将幼儿性教育等同为性爱教育而不予理睬、听之任之。

(二)脱离学情,教育内容格式化

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性教育学习,对幼儿性教育知识一知半解,了解得不全面也不科学,同时大部分幼儿园还未构建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系统的性教育课程,所以教师、家长只是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片面知识对幼儿进行性教育,选择的内容片面、刻板、格式化,与幼儿的生活不贴切,脱离学情,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传统守旧,教育方法落后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最为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社会场所,当幼儿意识到性别差异,有“性好奇”与“性探索”行为而提出性疑问时,需要有适宜的性教育方式帮助幼儿解答疑惑,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从家长问卷调查的数据中发现,成人对幼儿的性教育大多采用说教、讲解、谈话等方式,传统守旧、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难以实现较好的性教育效果。

(四)家园相离,未形成育人合力

幼儿性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想取得成效,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关注。从家长问卷调查中发现,有14%的妈妈、30%的爸爸和6%的教师在幼儿性教育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主体责任,而是把性教育的责任推给对方,合作边界模糊,未能形成育人合力,家园相离势必会造成幼儿性教育的缺失和低效。

二、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儿性教育实施的策略

在新时代幼儿性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幼儿园和家庭两大育人主体的作用,促成育人合力,汲取成功经验,转变教育理念,多维度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升幼儿性教育的实效性。

(一)汲取成功经验,转变幼儿性教育理念

西方的许多国家在幼儿时期就重视开展性教育,并且以家庭为主导力量,注重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在性教育方式上,不压制不阻吓,采用电影、广播、报刊、网络、绘本等多种媒介传递性教育信息,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学习性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福建省漳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汲取国外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以专家为指引,以理论为支撑,让教师、家长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转变幼儿性教育理念,在幼儿性教育态度、知识上消除盲区,树立正确的幼儿性教育观,解答其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性教育遇到的困惑。

(二)多维度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幼儿性教育内容

课程资源是形成幼儿性教育课程的来源和必要条件,因此要多维度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幼儿性教育内容,拓宽幼儿的学习广度,激发幼儿对性教育知识的兴趣。我园通过创设温馨、快乐的环境,挖掘家长资源,利用绘本、游戏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多维度开发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为丰富幼儿性教育的内容,我园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4.6%的家长认为应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91.49%的家长认为应进行卫生护理教育,98.94%的家长认为应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86.17%的家长认为应进行生命教育和爱的教育。根据调查结果,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以主题活动方式设计了以下教育内容:“我是谁”之“男孩女孩”“我当爸爸我当妈妈”,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我的身体”之“可爱的身体”“我爱身体”“我会保护我自己”,让幼儿认识身体,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爱的教育”之“生命教育”“我爱爸爸妈妈”“好棒的自己”“我是乐于助人的好娃娃”,让幼儿学会珍惜生命,学会爱自己、爱家人,乐于服务他人。

(三)打破传统束缚,采取多元教学方法

在进行幼儿性教育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束缚,采取多元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提高幼儿性教育的成效。

1.借助绘本阅读融入幼儿性教育活动

绘本是幼儿园里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它图文精美,且隐含着丰富而又有趣的信息,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与需要,更容易被幼儿喜欢与接受。例如,在“生命起源”活动中,绘本《小威向前冲》把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比作游泳比赛,浅显易懂地帮助幼儿理解精子与卵子这两种生命之源,了解生命的形成。亲子绘本阅读的方式也是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儿性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既可以避免成人的尴尬,又可以让幼儿在温馨的氛围中逐渐形成科学的性观念,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2.借助童谣对幼儿开展性教育

童谣的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朴素逼真,在幼儿性教育活动中采用童谣的方式,可以使枯燥、说教式的性教育增加几分趣味性,朗朗上口的童谣更便于幼儿理解、认知。例如,在“我会保护自己”活动中,教师可以以童谣《好宝宝》让幼儿知道哪些地方是隐私部位等,幼儿在朗诵、表演的过程中从倾听时的知识输入,到表达时的输出,对性教育知识进行认知内化和表达,激发学习兴趣,这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3.借助多元游戏对幼儿开展性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幼儿生长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以游戏作为性教育的方式,将性教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例如,竞争性的辩论赛。在“男孩女孩”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以“男孩好还是女孩好?”为主题开展辩论赛,幼儿通过按铃的方式进行抢答,使得活动带有一定的竞争性,幼儿的兴趣浓厚,积极地在辩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如,体验性的情景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性别角色行为容易受父母的影响,从而进行模仿。在“我当爸爸,我当妈妈”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与家长进行性别角色互换扮演,幼儿扮演爸爸或是妈妈,在情景剧表演中,了解爸爸妈妈的性别角色特点,体验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感受爸爸妈妈的辛苦。再如,趣味性的棋盘赛。为了增加性教育知识的趣味性,把“身体器官名称”“亲密名单”“隐私部位”“生命的孕育”内容,设计成游戏棋,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递相关的性教育知识。

4.借助海报宣传对幼儿开展性教育

为了让更多的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家长、教师与幼儿可以共同设计安全自护海报,向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宣讲身体防护的小妙招。同时幼儿可以自行设计宣传单,走进社区宣传,让更多人保护自然、爱护动植物,从而在活动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四)推进家园合作,铸牢家园合作育人新模式

幼儿性教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及家长都是幼儿性教育共同的引导者、实施者,因此需要家园携手合作。为推进家园合作,我园通过开设幼儿性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幼儿性教育书籍漂流活动、设立“秘密信箱”、办“园报”等方式,为教师和家长答疑解惑;同时充分利用家教沙龙、家长开放日、微信群、家长会等各种交流互动平台,及时反馈、分享在幼儿性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经验、小妙招以及相关的视频、书籍等,铸牢家园合作育人新模式,实现家园之间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共同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性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花.幼儿性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2]刘晓颖.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调查——以大连可儿幼儿园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3]歐晓燕.幼儿园性教育活动实施的行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白 兰.幼儿性教育家园合作现状与需求研究——基于幼儿园教师视角[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家园合作
试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的意义及其途径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