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及课程目标,强调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政治课堂改革的重点。为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探究实践。文章以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为例,探讨议题式教学中的几个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议题设计要能将课程内容与时代精神结合;议题设计要有优化的议题情境;遵循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课程内容;时代性;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03-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及课程目标,强调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强调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政治课堂改革的重点。本文以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为例,探讨议题式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议题设计要能将课程内容与时代精神结合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设计既要包含学科课程内容,又要能展示时代精神;既要体现教学重难点,又要具有实践性、引领性。
(一)议题设计要体现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教师教学时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时的主要对象。议题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来设计议题,所设计的议题应该与学生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联系在一起,或隐含课程内容所需要的要素,或是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拓展,以最终实現立德树人这一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这部分主要阐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②大力发展生产力。这部分主要介绍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途径。所以,笔者在本框题设计了一个总议题: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议题既隐含了学生要理解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又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为成为国家建设人才而努力。
(二)议题设计要体现时代性
教师承担着实施双向交互的咨询者、双向交互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信息咨询顾问的角色,这一角色要求政治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性质和课程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要求,在培养具有时代视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方面有独特作用的学科。我们要随时了解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方针,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生态、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大事件,并将这些时代事件融入议题的设计之中。例如,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时间紧任务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围绕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为取得全面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世界反贫困工作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所以,在进行“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的议题设计时,笔者把相关的时事材料作为情境融入议题中,使议题设计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性。
二、议题设计要有优化的议题情境
思维和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优化的议题情境通过引用材料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强烈的代入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矛盾,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情境体验来接受教育,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参与和体验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以教学议题为引领,并且将教学置于高度情景化的真实场景中,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生成各种教学议题,或者把各种议题融入各种具体情境中去分析,使课程内容情景化,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第一,产业扶贫。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抓手,走农业产业扶贫道路,以产业带动生产,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主动参与脱贫致富工作,可以更快地创造财富、分享财富,让更多的贫困户端上就业的“饭碗”。第二,消费扶贫,是指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爱心行为、慈善行为与经济行为、消费行为有机结合,形成“万企帮万村”“以购代捐”“以销助贫”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消费扶贫”让消费更高尚,让贫困群众获得新的“幸福点”。
问: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为什么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消费扶贫”为什么能让贫困群众获得新的“幸福点”?
对此,我们有何启示?
笔者认为,在整个议题情境设置时,结构清晰、层层推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符合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
议题情境来源于真实世界,显示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力求可操作、可把握,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中。要理解学到什么,就要看在活动情境中是如何学习的。情境创设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挑战性
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能够持续激起兴趣,并在可能克服的范围之内。保留适度挑战的情景设计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议题情境中,又应消除学生的恐惧畏缩心理,让学习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同学的协助、教师的指导战胜困难。
(三)科学性
尊重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要认清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中生的年龄大多为16~19岁,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快速发展,理性思维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体验和把握个体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复杂关系。议题设计应该有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应该努力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三、遵循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来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民主和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进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是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辨析式学習过程的价值引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思想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因而学习者面对的是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世界。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情景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讨论,在讨论中促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探讨解决冲突的方法和途径。在认识、探讨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个体在认知上会产生矛盾或不平衡。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个体会逐渐提高认知,进而产生一种新的平衡状态,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知识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的思维能对它进行活化,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思维贯穿其中的知识就是一潭死水。思维能力是在思维活动中把知识和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是知识的生产力。正是有了思维能力,人类才能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人类的知识才会增长。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方式是指导学生采用辨析式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方式的民主性、开放性
在宽松自由的时空中,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也更为突出。高中生在观念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即相信自我,追求平等,热衷于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对积极参与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是在与他人和世界互动的辩证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和行动是不可分的,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有意的反思和思想活动。教师应该应用开放的、民主的、互动的教学方式,在情境中设置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讨论、情境模拟、角色表演等各种活动,增强自主体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积极参与实践的自我教育学习过程。教育即对话,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即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者”转为“平等中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走下“神坛”,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讨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总之,议题式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积极的作用。一线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深入研究、积极实践,探究、总结议题式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德兵.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8(88):146-147.
[2]沈春雪.议题式教学的四种“议”境——以“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公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科教学,2018(7):13-16.
[3]费金娟.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初探——以“走进哲学问辩人生”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4):17-18.
[4]叶 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