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2020-03-22 02:51况建军
党史文苑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规矩纪律体制

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生活状况和所处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以正确的政治价值塑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

1.塑造良好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可以涵养政治生态,对政治生态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要坚定政治理想。我们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打牢理想信仰之基、把稳精神思想之舵,坚定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二是要坚守政治价值。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倡导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使党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大力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人生观。三是要锤炼政治品格。我们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传统,营造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良好政治氛围,提高自我教育、锻炼和改造的能力。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否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直接影响到政治生态的优劣。一是要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我們要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方式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使之对党员、干部真正起到“除尘”“杀毒”的作用。二是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我们要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认真解决民主不够和集中不够的问题,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三是要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同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不良现象作斗争,弘扬正气、抵御歪风。

3.严明政治纪律规矩。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就是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一是要确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红线。我们要注重实体性和保障性规定的结合与配套,划出红线,明确界限,便于操作,形成以党章为核心内容的党内政治法规制度体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执行。我们要严格按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办事,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搞下不为例,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三是要做到违纪违规必究。我们要坚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不受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约束的特殊党员,坚决纠正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拒绝说情风、关系网、利益链,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严格追究,对违纪违规问题及时发现、查处,使党员和党组织形成敬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

二、以规范的政治行为锻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

1.驰而不息整治作风。作风既是政治生态的重要构成要素,又反映政治生态的状况,因而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一是要经常抓。针对作风存在问题具有反复性的特点,我们要确立一刻都不放松抓作风的理念,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力戒时紧时松、浅尝辄止,使抓作风成为一种常态。二是要持久抓。针对作风存在问题具有顽固性的特点,我们要确立打“持久战”的思想,着眼长远,逐步建立起管长远、固根本的方式方法,力戒一蹴而就、半途而废,从而养成优良习惯和自觉行为。三是要用力抓。我们要将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发扬“钉钉子”精神,由点到面逐项督促、落实;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时时传导压力,通过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确保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2.旗帜鲜明反对腐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对公权异化的腐败行为零容忍。一要规范权力运行。我们要对权力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科学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建立和推进权力清单制度,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形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要强化权力监督。我们要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全过程的权力监督体系,努力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有效监督就到哪里。通过创新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方法,保障监督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特别是要探索在法治轨道上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途径方式,畅通人民群众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批评监督的渠道。三要严惩腐败行为。我们要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严惩不贷;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行为坚决查处;反对特权思想,对特权等“亚腐败”行为决不放过;加强巡视巡察、网上举报等制度创新,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3.严格规范用人导向。选人用人导向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用人导向不正确从源头上直接危害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一是要严格选任标准。我们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选人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二是要严格选拔任用。我们要严把干部选任各关口,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领才,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准确性,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建立和完善选人用人问责机制,倒逼各级组织和责任人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职责。三是完善管理规定。我们要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将激励与约束机制相衔接,建立完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综合客观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等相关情况;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干部身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对违法违纪行为坚决处理,绝不姑息纵容。

三、以优良的政治治理营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

1.强化行为主体管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离不开实施政治行为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共同努力,需要激发实施政治行为党员和党组织的主体作用。一是严把进入关口。我们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严格党员的标准和进入程序,确保进入质量;强化新党员政治意识,端正入党动机,注意平时和关键时候的言行表现,防止“带病入党”。二是从严教育管理。我们要加强经常性思想教育,培养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度和认同感;强化党员管理,严格组织生活;畅通出口,纯洁队伍,健全党员退出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三是凸显组织功能。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党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加强党员队伍、工作机制、活动载体等建设。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组织生活,严肃纪律规矩,弘扬正气,反对歪风。我们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改进设置方式,对软弱涣散组织坚决进行整顿;围绕中心,联系群众,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

2.优化体制机制建设。政治生态是政治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体制机制运行而形成的,要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就必须对政治生态所依存的体制机制进行优化。一是注重体制机制建立。政治生态构成要素既有制度、政策、法律等硬性因素,又有文化、价值、心理、意识形态等软性因素,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政治生态体制机制运行起作用的。良好政治生态体制机制一旦确立,就对政治行为主体的行为具有导向性和约束力,就使政治生态体制机制内含的价值取向真正落地生根。二是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我们要敢于破除不合时宜的政治生态体制机制的約束,对顽瘴痼疾开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防范。例如,针对权力寻租的腐败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公权力对经济领域的作为,铲除公权力腐败的经济土壤和条件。三是推进体制机制优化。我们要进行政治生态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体制机制向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方向发展;及时清理或废止已过时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政治生态体制机制,针对新问题新现象制定新的制度,根据政治发展趋向提出应对举措,增强政治生态体制机制的时效性;在形成实体性规定的同时,注意规定的可操作性,形成执行的保障机制,增强政治生态体制机制的实用性;提升制度之间的配套和协调程度,增强政治生态体制机制的严密性。

3.实施评价净化体系。建立实施政治生态评价和净化体系,有助于在衡量政治生态现状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按照科学路径对政治生态实行净化。一是建立政治生态评价体系。首先是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按照定量与定性、综合与专项、政治性与实践性、客观性与时效性、评价标准与对象职能、问题导向与系统建设、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横向组合的评价指标,并确定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政治生态有形化,从而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政治行为主体的行为、价值、制度等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其次是建立政治生态评价管理平台。该平台由数据采录、线上线下测评、分析评价、结果运用、用户管理等模块构成,具有数据采集、分析研判、指数监测、结果展示、报告生成、实时预警、第三方测评等功能,形成按需要对政治生态进行综合或专项评价、分析和报告的能力。二是研判政治生态状况。我们要在综合运用问卷测试、个别访谈、数据统计、材料分析、印证调查等方式的基础上,对政治行为主体和运行体制机制进行深度“扫描”,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按照建立良好政治生态的规律性要求,提出优化政治生态的关键要素和作出前瞻性预测。三是促进政治生态净化。我们要以政治生态评价体系为支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政治生态的净化;坚持问题导向,适时预警,对行为主体及运行机制体制中存在的堵点、痛点、污染点发出预警通知,提出对症施策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效果导向,要求党组织和党员限时将政治生态中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对未落实者进行问责处理,促使党内政治生态朝着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EB/OL].新华社,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02/c_1119838057.htm.

[作者简介]况建军(1966—),男,江西省鹰潭市政协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 / 彭月才

猜你喜欢
规矩纪律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按规矩办”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粤人吃饭讲规矩
纪律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