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

2020-03-22 23:41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育人

向 涵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44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作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它是指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心理、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等层面形成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的民族高等教育赋予了新内涵、指明了发展的新方向。当前,民族高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筑牢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屏障

民族高校是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的前沿阵地,但在当前的形势下民族高校仍然存在影响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和隐患。民族高校学生受到西方敌对势力以“人权”和“宗教”为幌子进行的干扰, 受到国内“三股势力”的影响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冲击,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受到引诱和蛊惑,进而产生狭隘的民族观念和宗教思想,必须加以重视。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民族高校的全面普及,有利于民族高校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及时排除校园内各类安全隐患;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领会“三个离不开”、增强“五个认同”,并将其转化到实际行动上来,自觉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的排头兵,从而筑牢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屏障。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推进民族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族高校肩负为民族地区发展大局服务、为民族地区培养“又红又专”高层次人才的特殊使命,牢牢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其履行办学治校宗旨的应有之义。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民族高校由于身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源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3]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民族高校的全面开展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契合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了民族高校的内涵发展。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打牢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

大学生的成长正处于关键的“拔节孕穗期”,而当前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容易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出现偏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入开展,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提升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民族高校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实践教育,促使各族学生学习上共同进步、生活中互相融入,增进各族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打牢各族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休戚相关的共同体,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为自身的长远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民族高校即教育实施者的层面

课堂教学是民族高校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尚未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仅仅在某一章节中穿插讲授相关知识,且内容相对陈旧,未将其概念、内涵、价值等内容有效拓展延伸。在教学方式上,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形式单一,未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理论讲深、讲透,也没有适当的教育实践引导,忽略新时代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未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融入民族高校日常教育管理中,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缺乏教育的灵活性,未能很好地化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民族高校在民族交流的人文环境创设、宣传教育网络空间和实践育人平台等方面也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构建“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民族高校部分教师及行政人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不深刻,未发挥出全员育人的功效。

(二)学生即教育对象的层面

民族高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不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理论及党的民族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由于民族地区与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地区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深化。在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会为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而困惑,[4]如果在教育引导中不加以重视,容易使少数民族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误认为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同化或消解。

(三)家庭、社会等教育环境的层面

家庭和社会等教育环境是构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忽视的因素。民族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受制于其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来自边疆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构建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消极作用。他们内心敏感脆弱,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存在一定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求积极融入集体,另一方面内心倾向于与本民族学生交往,他们对原有的成长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相对较弱。同时,在网络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肆意污蔑造谣,[5]这些错误言论和不良现象给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带来干扰和冲击。

三、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提升路径

(一)构筑协同育人体系,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合力

民族高校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一工作主线,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考核体系,统一部署、全面推进,拓宽教育路径,构筑协同育人体系,形成课内课外相互融通、全员育人相互协同、校内校外相互联动的良好格局。第一,民族高校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辅导员、任课教师、各职能部门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积极挖掘课程教学、日常教育中包含的德育元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各族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发挥协同育人的效应。第二,积极搭建府校、校企等协同育人平台,引导各族学生通过校外产学研孵化基地、实践实训基地等开展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实训锻炼等活动,同时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兴边富民”的政策,积极动员由不同专业、不同民族学生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教育帮扶、健康扶贫、政策宣讲、实践调研等,促使同学们在实践中亲身体会与不同文化交流对话,体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感受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美好画卷。第三,加强与各族学生家长的联系,建立家校联动教育制度。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开展实地家访专项活动。

(二)优化教育渠道,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

首先,民族高校要优化教育渠道,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入融通,增强其思想性和针对性。[6]民族高校应统一部署、整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力量,组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专家、学者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专项研究,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的具体内容等。同时,高校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向学生讲清、讲透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时政新闻、网络舆论等,对学生出现的疑虑困惑、错误观点进行正面引导,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石。其次,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拓展教育途径,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作用,以学校官网、“两微一端”、抖音等网络平台为主阵地,开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传教育,综合运用音频、视频等宣传载体,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民族高校各部门要种好“责任田”,筑牢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和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创设“嵌入式”交流环境,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地生根

民族高校在日常管理教育中,要根据各民族学生的特点,为各民族学生在日常寝居、课程学习、组织生活、文化活动中创设“嵌入式”交流环境,引导各民族学生在交往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在交融中相互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丰厚的现实土壤。在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的生源地、民族、高考成绩等综合因素进行混合编班和分配寝室。在课程学习中,鼓励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主题研讨、实践调研等活动,营造一个相互学习、互相融入的良好氛围。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完善由辅导员、专业导师、班长、寝室长形成的“多对一”帮扶机制,将帮扶举措落实落细,解决好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在组织生活中,一方面,选优配齐班团干部,注重遴选、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积极吸纳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发挥他们在班级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以主题班会、支部团日活动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结合重要时节开展主题特色实践活动,比如组织走访具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历史革命纪念馆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创设和谐友爱、包容并蓄的校园环境,开展民族文化节、民族之星、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汇报会等活动。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育人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