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媒 培养大班幼儿的科学素养

2020-03-22 12:27叶惠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玩水科学素养水资源

叶惠萍

(厦门市同安区大同中心幼儿园,福建 厦门 3611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1],大班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水是幼儿的最爱,教师应抓住这一兴趣点,以水为媒,引导幼儿与水互动,进行系列探究活动。

一、玩水游戏的特点与优势

幼儿天生好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而水是天然资源,方便易取、成本低。在游戏情境中,幼儿借助各类玩水工具,在有趣游戏中,自主探索、操作,感知水的特性,了解关于水的科学现象,达到寓教于游戏的目的。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创造条件开辟沙地、水池、种植园地等。”[3]玩水区是幼儿园的重要区域,玩水游戏是幼儿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二、水在培养大班幼儿科学素养中的价值

(一)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大班幼儿处于感觉动作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世界的认知更多通过各种感官来实现。[5]水能带给幼儿特殊的体验,在无拘无束的玩水中,幼儿一方面能通过各种感官逐步感受水的有趣和有用,凭借好奇心探索水的秘密,另一方面能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在与水互动中、与同伴互动中、与环境互动中,进一步激发探索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提升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丰富相应的知识技能

大班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通过游戏活动可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探索意识,丰富相应知识技能。[6]因此创设科学合理的活动区域供幼儿活动,能引发每位幼儿的自主选择探究。在区域中玩水的幼儿可运用多种感官、各种方式进行与水有关的探究活动,他们动手、动脑,除了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来获取相关经验外,在玩水游戏中,还发现各种工具的结构和作用各不相同,由此产生新问题,并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丰富了相关的科学知识,亦提升了相应的科学技能。

(三)养成科学的态度情感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7]大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易受眼前的显著知觉特征的局限。因此通过合理引导大班幼儿进行玩水活动,探索有关水的科学现象,有助于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科学前概念”。[8]在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科学精神得到了强化,不仅萌发爱科学与学科学的情感,同时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语言表达、想象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三、水在培养大班幼儿科学素养中的实际运用

(一)借助区域活动进行自主探究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2]为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引导幼儿共同创设活动区,将玩水游戏融入各个区域中,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支持、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活动和探究。例如,在科学活动区域,创设了“干区”和“湿区”,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探索、感知水的特性,参与有关水的科学实验,探索水的三态变化、虹吸原理、液体的量的守恒等;在语言区,根据大班幼儿的阅读情况及时更新与水有关的图书,让幼儿在与图书互动、与同伴分享过程中了解水的种类和用途,同时鼓励幼儿自制《保护水资源》宣传画册,呼吁珍爱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好习惯。这不仅使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均得到了发展与提高,而且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与巩固;在美工区,幼儿可自主选择创作有关江河湖海的作品,进行相关水墨游戏,感受水墨画的独特美感,了解水与墨的关系;在音乐区,幼儿可自主选择欣赏、歌唱、伴奏或表演《下雨》《如果世界上没有水》等;在自然角里,幼儿可随时亲近观察动植物,了解水与动植物的关系,引发了用科学区“湿区”中的“南水北调”浇灌各种植物,并记录浇灌、观察的情况,得出结论等。借助区域活动,大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运用语言、绘画和交流等方式探索有关水世界的奥秘,在不知还觉中提升了各项生活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利用小组活动开展合作探究

相互交流、认知冲突、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4]教师应善于发现、保护大班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冲突,运用小组合作活动等契机,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手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支持幼儿互动交流,逐步积累经验并懂得运用。[2]例如,在“让水变干净”的小组活动中,先让幼儿观看水体被污染的视频,讨论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有哪些危害?应如何保护水资源?再提供毛巾、海绵、纱布、透明的实验杯子、记录纸等,让幼儿分组动手尝试如何让水变干净。在探索操作后,每组的代表分享使脏水变干净的做法,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比较哪个小组采用的方法使脏水变干净、变透明,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兴趣。他们通过不断地操作、改进、再操作、再改进,能总结出让水变干净的最佳途径。借助“让水变干净”的小组活动,教师可同幼儿进一步挖掘故事“清清池塘水”中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认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同时渗透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知道保护水资源不仅保护了动物的家园,更是保护了自己。又如,在幼儿分组表演有关保护水资源的童话剧中,先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倾听、表达,进而引导各小组创编、改编童话剧,突出保护水资源、杜绝水资源污染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让幼儿在表演中进一步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三)通过亲子活动拓展园外探究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家庭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1]为此,教师应引导家长组建周末假日小分队,挖掘整合本土资源开展亲子同乐主题活动“水世界·乐探究”。例如,请家长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幼儿到溪边或海边用各种容器玩水,近距离感受自然水资源,既收获玩水的快乐,又探索水的流动性;前往当地农家乐进行手摇船、水上滚筒球、赛龙舟等亲子水上运动,一方面感受水上娱乐的魅力,体验合作而收获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丰富户外玩水探究活动的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润物细无声。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幼儿的需求与兴趣,以水为媒,有助于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丰富知识技能,养成科学态度。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幼儿通过区域活动、小组活动和园外活动,进行相关的科学探究,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学科学、操作中学科学,不断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幼儿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各项能力得以发展,科学素养得以养成。

猜你喜欢
玩水科学素养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玩水之旅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小熊当当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