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淮河文化的核心:王家坝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2020-03-22 09:34梁家贵
关键词:淮河弘扬精神

梁家贵

□淮河文化论坛 主持人:吴海涛教授

新时期淮河文化的核心:王家坝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梁家贵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41)

王家坝精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淮河两岸儿女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的,是新时期淮河文化的集中体现,是21世纪“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曾对其内涵作了全面、准确、科学的阐述。王家坝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要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把王家坝精神的时代价值提炼好、宣传和运用好,让王家坝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

王家坝精神;淮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精神”的挖掘与提炼、继承与弘扬,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那么,要问21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精神”有哪些,不同的角度当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很难达成一致的观点;但无论如何,“王家坝精神”必定名列其中。

王家坝精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淮河两岸儿女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所形成的,是新时期淮河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淮河流域人民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是21世纪“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王家坝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作一阐释,以期激发王家坝精神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为实施国家“中部崛起”以及“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决策,以及沿淮各省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发挥独特而重大的作用。

一、王家坝精神的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1]淮河文化是淮河两岸儿女共同创造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所滋养的王家坝精神一起,深深植根于淮河流域文明发展史。

早在史前时期,淮河流域就成为南北文化的过渡带、东西文化的融合区。先秦时期,这一区域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夷文化”“楚文化”。大量的考古发掘已证明,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的居民不仅定居生活,出现了“熟田”,开始了农耕,而且商业繁荣,出现了一批城市。有观点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该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各大流派思想于此滋生并相互激荡。”[2]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势力强大,不断向东拓展。楚文化的强势入侵,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在淮河流域碰撞交融,推动了文化繁荣发达,出现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管子、墨子、韩非子等一代哲人,孕育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著名思想学说,构筑了中华大地的“文化中原”,推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景。

元明以降,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进而导致了该区域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而社会环境的恶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螺旋累积的恶性循环关系,最终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迁,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矛盾复杂、尖锐,社会状况时常处于动荡之中,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全面倒退。然而,也应看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悖论。在淮河文化形成过程中,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达固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然而,灾害、战乱迫使人们在逆境中生存,为常态下的文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元素,呈现出新的特色,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多难兴邦”[3]。灾荒、兵祸时有发生,社会时常动荡,一方面造成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迟缓和民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该流域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天灾、人祸交织出现,一方面导致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又塑造了淮河两岸儿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鲜明品格,促使他们相互团结、相互依赖,“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美德自然形成,群体精神得以成长,大局意识更加普遍。也正因为如此,淮河流域既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元末的刘福通起义以及清末的捻军起义等,也产生了学风洒脱、清新,崇尚自然的老庄学说、建安文学,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淮河文化得以形成,也由此具有了其它区域文化所不具有的特质,进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可以得出,淮河文化是淮河两岸人民的精神家园,广泛渗透到淮河两岸人民的血脉、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这就是王家坝精神的文化根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根基,又逢合适的历史时机,王家坝精神便孕育而生了。

可以说,淮河文化滋养、孕育了王家坝精神,而王家坝精神代表着新时期淮河文化的价值引向,是对新时期淮河文化作出的最好诠释,是新时期淮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王家坝精神的概念形成、内涵凝练

王家坝闸地处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地处河南、安徽两省, 淮滨、固始、阜南三县的交界处, 也是淮河、洪河、白露河三河的交汇处, 是淮河干流濛洼蓄洪区的控制进洪闸, 与濛洼蓄洪圈堤、曹台孜退水闸共同构成濛洼蓄洪工程。长达1000公里的淮河从源头河南桐柏山至王家坝闸364公里,河道落差达178米,而从王家坝闸到洪泽湖三河闸490公里落差仅16米,从三河闸到淮河入长江的三江营146公里落差却只有6米。也就是说,长达1000公里的淮河,总落差达200米,而上游至王家坝364公里的落差就达到178米,占总落差的90%。一旦发生洪水,汹涌的洪水犹如脱缰的野马从这里冲下淮河中下游。淮河中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和交通大动脉,以及人口密集的村庄,将遭受灭顶之灾。为有效缓解上游洪峰对淮河中下游的压力,20世纪50年代建成了王家坝闸及濛洼蓄洪工程。因此,王家坝闸成为保护淮河中下游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决定了淮河中下游的安全,是淮河防汛抗洪的重中之重。王家坝闸也因此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淮河防汛的“晴雨表”,以及淮河灾情的“风向标”。

据统计,王家坝闸于195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至2020年的13个发生洪水的年份里,先后共开闸蓄洪达16次,蓄洪总量达78.75亿立方米,蓄洪区内近20万人口赖以生存的万余亩良田反复变成一片汪洋,长期遭洪水浸泡。其中1982年、1991年和2003年3个年份中,王家坝闸均在一个月内两次开闸蓄洪。正是在王家坝精神的激励下,王家坝人甘愿“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大局”,无私牺牲和奉献,才赢得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安澜,确保了淮河中下游的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正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所指出:“‘王家坝精神’是王家坝几代人努力奋斗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4]

综上可以得出,王家坝精神是在沿淮人民抗灾斗争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但是,这一名称的提出、被广泛认可却有一个过程,在它之前曾有“濛洼精神”之说。

“濛洼精神”之说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目前发现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两篇新闻报道。2003年8月,阜阳电视台记者高思杰发表纪实报道《水也滔滔,情也涛涛——赴阜南县濛洼蓄洪区采访侧记》,较早提及“蒙洼精神”,摘录其中几段如下:

7月2日的那个夜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淮河王家坝水位上涨迅速……在18万亩的濛洼蓄洪区,县、镇、村、组的党员干部、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正帮助居住在不安全地带的群众往安全庄台、堤坝上搬迁,全力与洪水赛跑。

时针终于指向了2003年7月3日凌晨1时,6发信号弹冲破如注的暴雨在王家坝上空划出了几道漂亮的弧线。按钮开启,王家坝闸13孔闸门陆续提起,滚滚洪流涌进蓄洪区,轧平了庄稼,辗歪了树木,推倒了房屋……濛洼蓄洪区15.2万淮河儿女用对党、对人民、对母亲河的忠诚又一次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

日日夜夜地忙碌,笔者无暇统计濛洼蓄洪区各个年龄层次受灾群众的准确数字,但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濛洼精神”伴随着鲜红的党旗时时处处飘扬在濛洼内外。濛洼的每一位老人都是一本抗洪的教科书,被岁月揉皱的脸上写满了抗洪必胜的信念;濛洼的青壮年个个生龙活虎,奔腾的淮河锻造了他们强健的筋骨,腰背上抖落的力量挡住了洪魔前进的脚步;濛洼的孩童稚气盈面,满贮着童话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的恐慌,帐篷外、大堤旁、庄台上,那琅琅的读书声传递着抗洪的接力棒……[5](1)

2007年7月,新华社记者宋斌、蔡敏、马姝瑞发表纪实报道《这一种舍弃,令人敬重:“濛洼精神”再现2007淮河防汛抗洪风采》,其中记录了温家宝总理在慰问这次开闸蓄洪灾民时不仅提出“濛洼精神”,还简要作了阐述,摘录相关内容如下:

这是淮河濛洼蓄洪区自1953年建成后第15次蓄洪。温家宝总理13日在慰问濛洼受灾群众时称赞的“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大局”的“濛洼精神”再次展现了安徽人民的抗洪风采。连日来,许多读者给安徽省有关部门写信、来电,称赞濛洼群众的胸怀。在互联网上,众多网友发帖留言,表示他们的感动和敬重。

……

这次蓄洪已经是濛洼蓄洪区自1953年建成以来的第15次了。73岁的刘克义老汉亲历了之前的14次蓄洪,搬了14次家。老人说得好啊:关键时候,就是要舍小顾大。就是这样一种“濛洼精神”,受总理称赞,让国人感佩。[6]

上述两篇纪实报道的几段文字语言生动,感情真挚,字里行间也反映出濛洼区人民在开闸时所体现出来的浓厚深切的家国情怀;同时字字包含着情,句句渗透着敬。更重要的是,温家宝总理2007年7月13日提出的“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大局”的“濛洼精神”,正是对经历12个年份、15次开闸放水,遭受重大物质损失和精神创伤的王家坝人民给予的公正评价和高度褒扬。但是,我们也可从中得出,蓄洪区人民的这种精神最初被称为“濛洼”精神,而非“王家坝精神”。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2009年7月1日,网友“王家坝人”在中安在线论坛《崛起安徽》版块登发《阜阳崛起必须弘扬“两种精神”》,首次在网络上提出阜阳崛起要弘扬“王家坝精神”和“农民工精神”。相比于“濛洼精神”,“王家坝精神”更具有明确的地域指代性,也更大气、响亮,因此引发强烈的舆论反响。一时间,百度阜阳吧、阜阳论坛、搜狐阜阳圈以及其它一些论坛及网络媒体纷纷转载,“王家坝精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讨论、提炼“王家坝精神”“农民工精神”已成为一场塑造阜阳文化品牌、凝聚发展信心的社会行动。

2009年11月4日,为打造阜阳文化名牌,全面提升阜阳形象,促进阜阳加速崛起,把“王家坝精神”提炼好、宣传好、实践好,阜阳市委办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征集研讨提炼“王家坝精神”和“农民工精神”系列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广大干群中引起热烈响应。2010年1月13日与20日,阜阳市委主要领导连续召开两次务虚会,邀请宣传部、党校、两报、两台、两办、地方志、党史办、讲师团有关专家进行“王家坝精神”专题研讨,对表述语的提炼和系列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0年7月24日,温家宝总理第6次来到阜阳,听取阜阳市委主要领导工作汇报后,对阜阳正在提炼“王家坝精神”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第5次来到王家坝镇灾区看望村民,深情地对灾区的村民说:

每到汛期,乡亲们就很辛苦。你们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这是王家坝几代人努力奋斗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7]

从所掌握的文献信息看,这是首次对王家坝精神内涵进行全面、准确、科学的阐述。2010年7月27日,新华时评《弘扬“王家坝精神”凝聚同舟共济力量》,对温家宝总理此次之行作了报道,高度称赞“王家坝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2010年7月28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长篇通讯《中国有座“王家坝”!》,从有一种高尚叫舍己、有一种品格叫自强、有一种境界叫共济、有一种智慧叫科学4个方面,向全世界介绍了“一个在淮河汛期使用频率最高的地理名词、一个为淮河安澜必须开闸蓄水的蓄洪地区、一个虽频遭灾难却始终奋发向上的精神坐标——王家坝”,全面诠释了“王家坝精神”的内涵,提出“要把‘王家坝精神’作为一座精神坐标高高地矗立在中华大地上”[8]。这两篇报道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水中,立刻激起层层波浪,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纷纷呼应,有关“王家坝精神”的评介次第推进、有序展开,形成一波推一波、一浪高一浪的效果。

至此,“王家坝精神”取代“濛洼精神”,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三、王家坝精神的时代价值

王家坝精神形成于新时期,因此其时代价值是鲜明而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文化地域性的一面,亦即从区域文化的传承来看,王家坝精神是淮河两岸儿女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的,引领着淮河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新时期,成为了淮河文化的核心。前文已述,王家坝精神孕育于淮河文化,它深深植根于淮河流域文明发展史,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有新时期的元素,是淮河流域这一区域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社会相结合的产物。王家坝精神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既彰显了淮河文化的文化基因和人文个性,又凝结了淮河两岸儿女的时代使命、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是对新时期淮河文化内涵作出的最好诠释。王家坝精神的形成及其传播必将正确引领淮河两岸儿女的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精神品格,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提振淮河两岸民众的精神,凝聚起为实施国家“中部崛起”以及“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决策,以及加快沿淮各省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不懈奋斗的发展信心。

从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一面来看,王家坝精神是新时期淮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强调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9]“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10]众所周知,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又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中华大地上的各种区域文化都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王家坝精神所具有的内涵都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王家坝精神与舍生取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一致。没有舍生取义的价值动力,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没有厚德载物、兼容天下的博大胸怀,就不会出现自1953年建闸以来13个年份累计16次开闸蓄洪的壮举,也不会有自强自立、重建家园的豪情壮志。但王家坝精神作为区域文化的代表,又独具特色,它以其自身的特质和强烈的家国情怀、高尚的价值追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品位,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从安徽一面来看,王家坝精神孕育于淮河文化,是新时期淮河文化的核心,因而也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安徽省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多彩,具有兼容并蓄、集东西南北文化之长的特点。从江南水乡到淮北平原,皖北、皖南、皖中、皖西和皖东自成一体,安徽各个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共同构筑了安徽文化,使得安徽文化丰富多彩、美丽动人。学术界一般认为,安徽省存在三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一是皖南文化,即徽文化;二是皖中文化,又称皖江文化;三是皖北文化,即淮河文化。在2004年首届皖江文化研讨会上,时为安徽大学教授的朱万曙先生用山与水,对徽文化与皖江文化的区别作了很形象的比喻,认为徽文化是山文化——稳定、凝重;皖江地区有长江,皖江文化是水文化——变动、飘逸[11]。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程必定研究员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同皖南文化是山文化,但认为皖江文化是山水文化,而包括皖北文化在内的淮河文化是水文化[12]。这两种观点很别致,也有一定的说服力。可以说,安徽这三个文化系统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促成了安徽文化。

作为21世纪“中国精神”之一,王家坝精神无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

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与奉献精神是相一致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奉献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全部奋斗史、发展史也就是一部奉献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弘扬王家坝精神中的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弘扬奉献精神,就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个人层面,就要以张富清、黄文秀、杜富国为榜样,积极弘扬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一生,奉献一生。在工作层面,就要以此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奉献牺牲,不要搞“急就章”“一刀切”,不要搞一时的形象工程,要做到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不错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缺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树立整体、全面的观念,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克服单打一思想,切实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形成同心扎实苦干、合力攻坚克难的生动局面,为持续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不懈奋斗。

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与奋斗精神是相一致的。弘扬王家坝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就是要弘扬不屈不挠的奋斗文化,就是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指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对风险挑战,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一叶知秋的敏锐,时刻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就要不断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与集体主义是相一致的。集体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集体主义教育,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集体主义被赋予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并最终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凝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当洪水等重大险情到来的时候,不论何地,每一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高高飘扬的鲜红旗帜,每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弘扬王家坝精神中的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换言之,就是要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完全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一致的。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作出了“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弘扬王家坝精神中的科学治水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在治水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治水思路需要相应调整转变的新形势下,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提炼长期与水抗争过程中形成的治水经验,尊重科学规律,从人水争地到人退水进,从与水对抗到与水共处,实现人与水的自然和谐,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

结语

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沿淮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尚处于欠发达水平,被称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谷地”。2018年10月,国家正式确定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从而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14]强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15]。王家坝精神是21世纪“中国精神”之一,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把王家坝精神的时代价值进一步提炼好、宣传和运用好,让王家坝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为实现国家“中部崛起”以及“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决策,以及沿淮各省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发挥独特而重大的作用。

注释:

(1)该文后收入高思杰《聚焦颍淮》,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233页。

[1]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2]李修松.先秦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3]梁家贵.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19:13-55.

[4]张粼粼.千里淮河人水共和谐[N].中国经济导报,2010-10-30.

[5]高思杰.水也滔滔,情也涛涛——赴阜南县濛洼蓄洪区采访侧记[N].阜阳广播电视报,2003-08-05.

[6]宋斌,蔡敏,马姝瑞.这一种舍弃,令人敬重:“濛洼精神”再现2007淮河防汛抗洪风采[N].安徽日报,2007-07-16.

[7]蔡敏,杨玉华.弘扬“王家坝精神” 凝聚同舟共济力量[N].新华网,2010-07-27.

[8]李陈续.中国有座“王家坝”![N].光明日报,2010-07-28.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10]“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习近平总书记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N].人民日报,2014-03-13.

[11]朱万曙.山与水:徽州文化与安庆文化之比较[G]//程必定,汪青松,主编.皖江文化探微:首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97-101.

[12]程必定.淮河文化的弘扬与淮河流域的崛起——“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的学术总结[C]//程必定,魏捷,主编.淮河文化新探:“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9-13.

[13]国务院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8〕126号)[Z].2018-10-06.

[14]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2013年9月26日[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9.

[1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The Core of Huaihe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Wangjiaba Spirit and Its Value of the Times

LIANG Jia-gui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 Anhui)

Wangjiaba Spirit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posits. It was also formed by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Huaihe River in the long-term struggle against floods. It is a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Huaihe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spirit. Comrade Wen Jiabao, then Prime Minister gave a comprehensive, accurate a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Wangjiaba spirit. Wangjiaba Spirit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promote Wangjiaba spirit, refining, publicizing and using its age value, so that it can be rejuvenated in the new era.

Wangjiaba Spirit; Huaihe River;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2020-05-2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淮河文化论坛’名栏建设研究”(SK2019A0304);阜阳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时代弘扬王家坝精神问题研究”(FYSK2019ZD01)。

梁家贵(1968- ),男,山东茌平人,阜阳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G112

A

1004-4310(2020)04-0001-06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0.04.01

猜你喜欢
淮河弘扬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