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类与文旅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研究

2020-03-22 01:50刚,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业态文化产业分类

林 刚, 常 莹

(1.广东培正学院 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 崇左 532200)

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是近年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文化与旅游两个行政主管部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得到了更多关注。文化和旅游部设立之后,认识到“当前要注重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一重要工作,以人民美好生活引导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并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1]新产业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是引领当今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2]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以往研究往往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分别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两个产业融合的结果到底是形成新产业还是新业态,一般也缺乏细究。关于产业分类与产业业态的概念内涵,学界有人仍存在误解,甚至有专业教材把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当成旅游业不同业态,将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动漫和表演艺术等文化行业细分类别当成文化产业不同业态的介绍。

一、业类、业态及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分类与重合

产业是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其类别按照同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产业种类按照现代汉语使用双音节词的习惯可以简称为“业类”。参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按门类、大类、中类、小类的四级划分,除门类使用字母代码外,大、中、小三类分别使用两位、三位和四位数字编码。通常称呼的旅游业实际上是国民经济标准产业分类当中围绕向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种类的集合,习惯上以旅游需求的行、住、食、游、购、娱及相关服务来概括。2015年、2018年国家统计局先后颁布和修订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遵循了这样的细分方式,将旅游业的主体分为旅游出行、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及旅游综合服务、旅游辅助服务等大类。[3]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是旅游综合服务的一类,与旅游住宿业及游览景区的经济活动有不同的性质,它们是产业种类的不同,不是业态的差异。

业态是产业经营的表现形态,最早是由于零售方式的分化而被人们认识。同类产业由于经营运作方式的差异,可以形成不同的经营状态,如果产业经营状态与同类技术经济活动的原有状态不同,就出现了新业态。与产业分化或者融合所衍生的新产业种类相比,产业经营业态变化形成的新业态只是运作方式与组织结构变化,产品生产的基本经济活动性质不变,而新产业的经济活动是在原有产业种类经济活动当中进一步细分。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有不同内涵,我国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已经先后发布2004、2012和2018三个版本,这是根据标准产业分类修订的情况和对文化产业分类与发展的认识进行的调整。根据当前实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核心领域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娱乐服务和文化投资运营6个大类[4],其中“内容创作生产”“文化娱乐服务”及“文化传播渠道”的具体构成,有的就是《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中旅游游览、旅游娱乐的同一产业分类。更直接地说,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析出后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本身就在游览服务、娱乐服务、购物服务和个别类型的出行服务等方面存在重合(表1)。

表1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分类的范围重合

如表1所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在产业种类上存在若干重合,类别命名分别加上“旅游”和“文化”的定语,具体名称考虑了不同的产业经济思维。至于产业小类,需要遵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标准名称,但也存在旅游与文化两个产业经济活动范围差异与不同分类视角。例如,旅游业分类“公园景区游览”中的“生态旅游游览”,是行业分类代码771中类中与旅游服务相关的那部分经济活动,没有对涉及的产业小类具体说明;而文化产业的“景区游览服务”中类之下,则明确限定只包括7712“自然遗迹保护管理”、7715“动物园、水族馆管理服务”和7716“植物园管理服务”3个小类,771中类之下细分的7711“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7713“野生动物保护”、7714“野生植物保护”和7719“其他自然保护”4个小类不包括在内。既列入旅游业也列入文化产业的9020“游乐园”小类,在旅游业中作为“旅游游览”大类的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当中被则视为“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究其原因,应该是旅游业的视角着眼于对外地消费者的接待服务,而文化产业则未考虑区别消费者来源于本地或外地。又如,产业小类8820“艺术表演场馆”、5245“珠宝首饰零售”和5246“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根据文化经济活动的内在性质,文化产业分类列入“文化传播渠道”大类,而在旅游业分类中则按照“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的不同活动性质分别放入不同大类,并只

包括其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还有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会展产业,旅游业分类将其列入“旅行游览”大类,着眼于产业中类728当中对外来展团与参观者的“旅游会展服务”,并不限于国民经济行业标准分类命名为“旅游会展服务”的7282小类;文化产业分类则将会展产业视为“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的一部分,包括产业中类728的全部,从7281—7284到7289小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编码中7285—7288缺省)。总体而言,从产业分类来看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重叠的两个产业集合,其中一部分既属于旅游产业,又属于文化产业(图1),这就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提供基础。

图1 产业分类上旅游业与文化产业部分重合

二、从旅游业角度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要实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需要认清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作为一定社会阶层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明成果,文化以一定的符号表达并赋存于各式各样的文化载体当中,体现在人类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而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行为方式,是旅游者通过外出旅游活动,以满足休闲娱乐、认识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交往沟通等文化需求,获得一定旅游体验的经济活动。这些旅游体验的本质,是旅游者所接触到的外界文化与旅游者原先掌握的知识和当时的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所产生的文化体验,就成为他们付出时间、精力与费用之后的所获收益。因此,文化是旅游行为的本质,旅游是现代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种类型,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存在着内在统一性。由于接待异地来访者的经济活动形成一定规模,旅游业得以产生,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产品经营者需要向外界宣传自己,以招徕更多客人。从文化领域来观察,这就是文化传播行为。目的地和具体旅游产品中各种形式的文化信息,通过不同组织和个人创造的文化产品和传播途径被人们所接收,从而产生文化刺激,促使人们前往目的地旅游,并在旅游过程中将事先获得的文化印象与所产生的旅游期望加以对照,形成具体的文化体验,促进旅游活动的开展。从这样一个角度,又体现着旅游产业需要与文化融合,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产业经济活动的发生。

从旅游业本身来看,旅游产品特色体现着文化差异,旅游者依据不同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习惯形成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旅游产品。而将旅游资源开发成一定的旅游产品,除了资金与物料的投入,还要遵照一定的文化创意加以建设。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所获得的旅游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创意策划。文化创意在旅游服务与实物商品开发当中的作用,实质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技术融合,从源头上体现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

产业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从产业经济活动的角度观察,表1揭示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分类上的重合,说明在游览娱乐和旅游购物以及部分旅游出行活动当中,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区别或者只是观察视域的差异,或者就是顾客市场是否只是外地游客的区分。按照产业融合的理论,这是产品与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的体现:无论购买服务的人群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休闲娱乐与参观游览的产品和业务活动类似或者完全一致;而本地市场与外来市场的混同,则显示产业经济活动的服务对象已经不论本地人群或者外来游客(图2)。

图2 旅游经济活动的文化内涵与产业融合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

从产业分类观察,产业分化与产业融合达到一定程度即导致新产业的产生,但产业融合的结果也可能没有完全形成新的经济活动类型,产生新的产业种类,只是形成原有产业的新业态。因此,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旅游接待服务相应的基本活动性质不变,其中文化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可以给予旅游者更多旅游感受,增加吸引力,从而提升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提高旅游者旅游消费收益,促进旅游产品销售。若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则是文化经济活动为主体,旅游相关活动为附属,产品生产兼有文化与旅游接待两方面业务,消费市场属于文化领域也属于旅游领域。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旅游游览、旅游娱乐新产业新业态

传统的游览对象是自然形成的风光景貌与历史存留的文化遗产。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从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出发,经过创意策划开发出众多旅游景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观赏活动。例如,运用现代科技营建成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创造出别样文化活动类型的主题公园;在山水风光与建筑背景中观赏富有地方特色文化内容节目的实景演艺;迎合城市家庭需求,打造满足他们了解自然、增长知识需求,同时又娱乐身心的体验农园;提供康体环境、舒缓紧张心态的森林休闲与水面垂钓;利用工业遗产或特殊生产流水线组织观赏游览,展示常人少见的产业文化;发挥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历史遗址、遗物的宣教功能,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创造生动图景展示的数字博物馆、现代展览馆等。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性质还是游览接待服务,旅游产业活动种类属于休闲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但由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导致了经营业态创新,甚至经济活动类型与原有产业活动形成差别导致新产业的产生。与传统休闲观光旅游形成差异的“生态旅游游览”,就是这样的旅游新产业。而在传统演艺活动中结合景区实地景貌与地方历史文化创新营造的实景演艺,还只是文艺表演服务的新业态,在旅游产业分类上属于行业分类代码8810小类中与旅游经济活动相关的“文艺表演旅游服务”的一部分。

(二)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旅游购物、旅游饮食新业态

购物和饮食领域的经济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规模性接待异地来访者的旅游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虽然在实际当中也存在主要(甚至专门)面向来访游客的旅游购物和旅游餐饮,但它们的基本经济活动类型与一般零售业和饮食业并没有明显差别,只是服务接待活动中有文化内容的渗透加入,使外来游客获得更多文化体验。这使得目前旅游购物和旅游餐饮似乎还没有形成与原有经济活动明显差异的新产业,只是在原有餐饮和购物接待服务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新业态。例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用餐环境以一定文化主题装饰,创意设计特色餐饮食品,提供相应文化风格系列服务,包括在用餐现场进行音乐演奏、轻歌舞表演等,形成旅游餐饮新业态,为消费者提供富有文化氛围的消费环境与相关文化体验,得到社会欢迎,在市场中不断发展。而面向旅游者提供地方特色产品购物服务活动中,为宣传营销充分展示主要销售货物,如阐释一些地方土特产品的养生保健文化内涵,使旅游购物店兼具一部分类似博物馆的文化科学普及功能,就是旅游购物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的体现。通过精心布置的展厅对地方特色产品进行系统介绍,让游客得到相关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与历史传奇故事的欣赏,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促进旅游购物行为更多地发生。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新产业新业态

住宿服务也是社会领域中的传统经济活动,是外地来访游客接待服务的必需行业。一般来说,住宿服务与文化经济活动存在一定距离,但文化可以成为住宿服务的补充,丰富旅游者的消费体验。目前来看,还没有涌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住宿类新产业,而营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环境氛围,为外来客人丰富住宿期间的文化体验,创意设计的文化精品酒店与特色民宿,都属于住宿业的新业态。北京市曾经总结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8种乡村旅游住宿新业态,有的是住宿接待与休闲游览活动的结合,有的则主要是住宿服务。总体来看,这8种乡村旅游业态都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表现。至于将文化休闲和特色民宿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聚居地,创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例如长城脚下的古北水镇与江南水乡的周庄、同里、西塘、甪直等,都是休闲住宿活动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成果。类似的,出行过程的交通运输也是旅游接待服务的必要部分。但由于单纯提供交通服务的设备空间通常比较狭窄,安全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关注。类似于住宿服务和餐饮服务那样,对游客出行所乘坐的普通交通工具本身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让身处交通工具当中的外来游客获得更多文化体验,目前还没有成为主流。一些以旅游地命名的列车也主要是将车厢内外作为广告载体,缺乏相应的文化特色系列服务,没能像文化主题酒店那样形成某种新的业态。或许这与游客对于长途交通的主要需求是更快到达目的地,途中的文化体验需求并不强烈有关。而将住宿与交通融为一体的邮轮旅游和房车旅游,接待服务和交通设备本身存在着某种文化特色,沿途的漫游也让游客有更多的心思追求文化体验。邮轮旅游与其他交通运输活动存在的明显差异,使其在行业分类代码5511“海上旅客运输”中已经形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的细分产业;而房车旅游的独特文化特色,则是正在成长之中的旅游交通行业的新业态。在长途交通之外,边行边游的城镇内行进式观光活动,也呈现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趋向。北京胡同游的黄包车,配以地方风格明显的装饰,提供运输服务的同时还让乘坐的游客在街巷沿途观光,是一种文旅融合的新业态。而已经细分为一种产业类型,同时纳入旅游业“旅游出行”大类和文化产业“文化娱乐休闲”大类的观光游览航空服务(表1),则明显地属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产业。

(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新业态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跟上述的3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内涵有所差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服务活动的基本性质不变,文化内容丰富了旅游产品。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是以文化经济活动为主体,旅游相关活动为附属,产品与业务融合的同时,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也发生融合。并且,目前来看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主要是形成新的产业经营形态,还没有明显的新产业,如文化产业中的影视城,原来只是为拍摄影视剧提供场景,后来开放游览增加经济收入,游客在其中参观的时候可能还会看到剧组正在进行拍摄,现在有的影视城甚至为游客提供角色扮演及拍摄短视频的服务。整体来看这是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的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同时也是市场融合的新业态。至于利用影视IP为基础创意建设的影视主题公园,如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苏州、海口等地的建设,则与主要为影视拍摄提供服务的影视城不同,其主要经济活动是文化休闲游览娱乐。他们希望凭借公司投资拍摄的相关影视产品,将知名IP的市场声誉转化为影视主题公园的游客流量。这是影视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属于另外一种旅游与文化的市场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利用工业遗产建设起来的北京798文化产业园区、成都东郊记忆音乐公园等,都在坚持文化艺术主业的同时,发展成为深受欢迎的“网红”观光游览区,也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兴业态。又如旅游演艺,基本经济活动类型是文化演艺,属于文化产业,面向游客市场进行销售,产品与业务融合的同时市场也融合在一起。

类似的还有旅游节庆,实质上是将本地居民的庆典文化活动扩展为对外地来访者形成吸引力的产品,产品与业务融合的同时也产生市场融合。随着提倡“夜间经济”积极扩大市场消费,城市夜景在主要为本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同时,也在更多地吸引外来游客。而正在兴起的各种特色小镇建设,内涵是在地域上一定聚居空间里营造比较浓郁的特色文化,与旅游界近年提倡的“全域旅游”相结合,也是一种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新兴业态。至于电视产业当中开辟的旅游频道和旅游栏目,将旅游活动相关的文化内容作为电视传播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电视文化经济活动为主体,作为旅游产业进行文化宣传,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魅力中国城》节目就是一例。按产业融合方式分析,这同样是产品与业务融合,同时也让电视文化市场与潜在的旅游市场形成融合。从更广泛的旅游宣传活动来看,各种文化传播方式和渠道,都纷纷注意到旅游产品的传播需求,积极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宣传旅游目的地与相关周边产品。这些创新型旅游宣传产品在积极发展文化经济的同时,也为旅游产业提供生产性服务,从而促进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的融合。

以上这些旅游与文化的产业融合方式,许多尚未形成。与原有行业经济活动存在明显差别并具有足够规模的新型产业,只能看作是一些新业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结合,产业融合形成的新兴业态还将不断创新发展。

四、总结

产业分类的一般出发点是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特征与差别。虽然基于旅游者为服务对象定义的旅游产业与一般产业不同,基于产品文化性质的文化产业定义也有特殊之处,但产业类别的区分仍然遵循国家标准产业分类的一般标准,从而辨认是否形成新产业或者产生新业态。从产业分类的视角观察以上提到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存在这样的一些共同特征。

(一)重要基础是产业内涵接近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分类当中不同视角的产业集合,两者存在部分重合,并具有接近的内涵性质:文化产业为社会大众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各类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区域群体进行教化启迪,培养现代文明修养,提倡与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也促进经济增长;而旅游产业则为离开常住环境的人们提供生活服务的同时,更注重给予他们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文化体验,满足人们求知扩识、休闲娱乐、情感寄托等方面的文化需求,也影响区域经济,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因而,文化与旅游产业经济活动的重叠,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共同本质内涵,创意开发方式方法的相互学习借鉴,产品类型与内容的范围接近,消费市场的趋向同一,都为两个产业从技术融合到产品与业务融合,再到市场融合的相互交叉渗透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基础、创造可能。

(二)内在动力是创新发展需求

产业经济活动从各自分别进行到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是双方都有需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争取产业水平的提升,实现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都在呼唤创新发展。这就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的内在动力。具体来说,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旅游活动可获得的体验期望不断提高,这就使经济活动的消费侧对供给侧提出了要求,促进旅游生产者借鉴和采纳可以使用的文化生产技术,丰富产品内容、创新产品形式的同时改进和扩大业务活动,走向产业融合的道路,创造新产业新业态。而在文化产业一方,扩大市场、增加收入的压力刺激生产者积极向旅游休闲市场开拓,在原有产品与业务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从而促进市场融合形成新业态。

(三)融合方式多经历产业融合全过程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相互交叉渗透的动态发展,包括从技术融合开始,到产品与业务融合,再到市场融合的全过程。从产业融合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的状况来看,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以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游览娱乐服务和文化与旅游产业重叠的旅游购物服务为中心,广泛发生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而旅游接待中的住宿、餐饮和交通服务,在提供相应生活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入文化元素,丰富产品内涵,营造更为浓厚的文化氛围,技术融合的同时形成产品与业务融合以至市场融合。相似的,文化产业中的内容创作生产与创意设计、文化传播,都在积极为旅游业提供生产性服务或者直接为旅游消费者服务,技术融合的同时也发生产品与业务融合乃至市场融合,从而形成相应的新业态。

(四)融合结果以各自经济活动为中心而有差别

虽然可以统称“文旅融合”,但旅游服务活动基本性质不变,以文化内容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与以文化经济活动为主体,旅游相关活动为附属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两者结果不完全相同。以文化内容丰富旅游产品,既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经营形态,也有可能产生与原有技术经济活动有所区别的新的细分类型,形成新产业;而旅游相关活动作为文化经济活动的附属,或者面向旅游市场拓宽文化服务、延伸产业链,虽然两者互相融合,但只是产生新的业态,没能形成新产业。

(五)本身性质是代表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文旅融合形成的旅游和文化两个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由于迎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积极开展创新创造,无论是文旅融合与原有经济活动有所区别或者从中细分的新产业,还是文旅融合在原有经济活动当中发展起来的新业态,都代表着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但经济活动既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创造,也需要消费侧顾客群的规模性和持续性接受。其中的关键,在于这些文旅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当中赋存的文化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合广大消费者的文化兴趣。如果只有供给侧的创新创造,没有市场消费的普遍延续,这类文化与旅游产业新方向的发展不可能长远。也就是说,文旅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要在接受市场检验当中形成与发展。

五、展望

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形成新产业,也产生新业态。但无论是新产业还是新业态都是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创新创意的产物,是引领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文化在旅游服务接待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丰富了旅游者的文化体验,促进旅游与文化消费,拓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提升产业水平,也增加经济收入与就业。在这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的引领下,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正确方针,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增长点,促进业态融合、产品融合,持续释放大众文化和旅游需求,文化与旅游产业必将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业态文化产业分类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分类算一算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