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统计体系

2020-03-22 02:04邓冬冬编辑吴梦晗
中国外汇 2020年23期
关键词:本外币校验申报

文/邓冬冬 编辑/吴梦晗

实施联动高效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是防范国际收支风险的关键,而全口径跨境资金监测系统是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构建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统计监测体系,既要打破本外币二元监管,更要突破经常、资本、收支条线管理的三元结构,按照“双重报送的现有阶段-数据共享的初级阶段-系统整合的中级阶段”的顺序,逐步过渡至开发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管理系统,统一口径、统一流程、统一管理、统一罚则,实现数据需求方在规定框架内按需取数。

现有系统组织架构

现有系统中,人民币和外币的数据统计监测是并行的。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MB CrossBorder Payment&Receip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RCPMIS系统)采集所有人民币跨境交易相关信息;与之相对应的外汇局外汇业务数据采集与监管平台(简称ASONE系统),则采集、加工本外币全口径的跨境资金收付数据。

RCPMIS系统

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构建的RCPMIS系统,由银行在前置客户端完成数据的录入和处理;在服务器端生成相应的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储备并应对随时的数据提取(见图1)。

图1 RCPMIS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优点。一是主体监管、单点采集。RCPMIS系统实现了一个系统对外采集所有人民币跨境相关信息,不再区分业务条线以及业务种类,避免了登录不同的系统进行数据报送。二是模块互联、提示校验。各业务模块联动性较强,跨境人民币结算信息与部分业务信息可互联校验,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系统缺点。一是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信息采集只延伸至银行,使得部分银行代客业务未延伸至真正的申报主体。二是数据统计环节人工成分过高。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尚未实现RCPMIS系统与大额支付等结算系统的对接,无法实现出入账信息与申报信息的勾连和匹配,因而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多为银行前台手工逐笔录入,导致系统数据漏报、错报、重复报送等频发。三是系统缺少自身逻辑校对功能。RCPMIS系统未实现激活信息库中企业基本信息与人民币跨境信息录入环节的企业名称和代码的逻辑校验,导致手工录入交易信息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一个组织机构代码对应各个企业名称,系统却无法自动校对和提示。

ASONE系统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构建的ASONE系统,可通过外汇局版、银行版和企业版三个登陆界面进行外部数据采集和导入,进入总服务器后形成数据库以供查询、监测和分析。

系统优点。一是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便于数据统计延伸至各市场主体。比如,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鼓励企业网上申报,一方面,企业可以足不出户在互联网登录平台完成信息报送,减少脚底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申报主体掌握第一手信息,可有效提升外汇管理效率。二是共享外部数据,有效满足了货物贸易物流与资金流匹配管理的需求。系统引入海关物流数据,通过后台加工实现了按涉汇主体一一匹配,有效满足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需求。三是以接口方式采集企业管理信息,有效保障了数据质量。涉外收付款系统采取接口方式采集数据,涉汇主体跨境资金通过境内银行外币会计核心系统办理收付款后,交易基础信息可自动导入到涉外收付款系统中,再由申报主体补录申报信息。这种统计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收付款人、交易金额等关键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四是银行自身业务与代客业务分别采集,管理层次清晰。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按交易主体不同分为直接申报和间接申报,银行自身业务由法人银行直接申报,银行代客业务由涉汇主体通过经办银行进行间接申报。

系统缺点。外汇信息采集功能庞杂,虽然实现了单点登录,但各业务之间缺乏联动性,导致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企业主体信息一点录入、多头维护。按业务条线管理的各个功能模块均需要维护企业主体信息,目前虽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一点录入、多点共享,但仍存在部分关键信息(如行业属性、经济类型等)在不同业务管理模块中重复修改和信息冲突。为解决信息冲突,系统将各业务管理模块采集的主体信息在后台进行联动校验,可显示同字段的冲突信息,并手动进行冲突认定,但未完全实现“一端修改、多端联动更新”。二是采集过程以单业务数据校验为主,缺少一定程度的业务间关联校验。涉外主体发生的业务信息与结算信息存在一定关联。由于关联校验的规则复杂,ASONE系统主要将关联数据校验放到采集后进行,即先让数据进入数据库,再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校验。这体现了管理目标从事前向事中、事后转变的理念;但从申报主体角度看,如能在采集过程中增加部分简单的业务间校验提示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数据报送问题。

图2 ASONE系统中的国际收支数据申报处理流程

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的监管系统

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本质上是对跨境业务的监管。建议在满足现有本外币监管目标下,统一交集、整合并集,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监测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应能发挥RCPMIS系统主体监管理念的优势,同时吸收融合ASONE系统的设计理念、管理方式和分析功能,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构建数据库,充分利用大数据、大监测理念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使用。

在设计理念上,新系统需实现“两个统一”。一是统一申报制度。鉴于对同一监管标的的数据报送规则和程序要求不尽相同,应统一申报制度、采集规范和数据口径,对不同的监管标的,保留各自采集需求,扩充新系统采集模块。二是统一数据填报和管理模式。新系统应能清晰体现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企业/个人之间的职责分工,使监管有序合理。新系统可以企业个人、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作为数据的录入端,实现数据的首次录入和初次审核,将跨境资金监管部门作为对数据的监管和运用方,实现对数据的二次审核。

在框架结构上,新系统如采取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可提升系统交互性和拓展性,即基于互联网和Web服务器的数据库构建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升数据综合运用能力。

在功能上,新系统可将涵盖数据的录入、查询、监测、预警和管理等内容,具体可分为三大服务模块:数据申报模块、管理模块和服务模块(见图3)。申报模块通过与申报主体的对接,完成数据的采集录入;申报模块信息要素采集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本外币管理需求,对特定信息设定项目标签,最终生成逐笔申报数据。数据生成后传导至总服务器进行数据运算处理,并分拨至总数据库和地方分支数据库:总数据库对接管理模块和服务模块,分支数据库对接地方管理模块。管理模块可根据项目标签形成多个子模块,为跨境资金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查询、分析、非现场监测功能;服务模块与海关、税务等联合监管部门交换和共享数据。

图3 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管理系统设计框架

此外,新系统还要注意加强模块互联。一是主体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结算信息、存量信息等互联,单点采集主体信息,多点共享互联,真正实现主体监管。二是业务信息与结算信息互联,以主体信息为索引,增加各模块之间信息的逻辑校对功能。

猜你喜欢
本外币校验申报
复杂多耦合仿真模型校验工具研究
使用Excel朗读功能校验工作表中的数据
电能表在线不停电校验技术
跨境资金流动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框架研究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货物贸易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研究
精通文件校验的“门道”
本外币跨境收支一体化监管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