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创新路径探究

2020-03-21 18:50:07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基础院校教材

刘 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在贯彻和落实“职教20条”的背景下,重点关注并研究解决高职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教”改革刻不容缓。

当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它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基础英语作为一门通识课,在高职院校的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门通识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也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比较注重“知识本位”,忽视了“能力本位”。广大英语教师只关注学生记忆了多少英文单词,背诵了多少英语句子和多少篇课文,但忽略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2.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的教材与本科公共英语的教材比较相似,甚至相同。由于教材非常难懂,生僻单词量多,导致大多数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授课时,大多数采用语法翻译法,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一言堂”。课后,教师与学生互动极少,甚至没有互动,导致学生在练习英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3.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这样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里会产生各种“不适应”,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难消化”,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导致开展正常教学的难度加大,教师面临巨大挑战,而且,学生们认为基础英语是一门公共课,就更加不重视这门课的学习。逃课、迟到、上课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也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三教改革的内涵界定

“三教”是教师、教材、教法的统称,故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合称为“三教”改革。“三教”是教学建设的基本要素,“三教”改革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息息相关,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切入点。教师是立教之本,是改革的根本问题,不论是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还是教法的改革,都要由教师的具体工作来实现。教材是“三教”改革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通过“教什么”决定学生“学什么”。教法解决人才培养与评价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和最为基本的活动形式,任何先进的办学理念、课改模式都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落实,而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途径便是要大力推动教法改革。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去实现。

为了更好落实“职教20条”,高职院校要将“三教”改革作为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确立符合教育规律的目标并探索具体改革路径,以推动高职教育逐步实现“三个转变”,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创新路径

1.打造双师型的基础英语教师。“双师型”的基础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广博性和交叉性。除具有外语语言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广博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结合教育学有关原理不断探索教学规律,构建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并将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渗透到课堂中。另外,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师可与企业合作,通过挂职锻炼、企业调研等多种方式,了解企业对于英语的需求,知晓英语如何具体运用到企业中,这样,基础英语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在基础英语的课堂上,学生讲,教师听。广大基础英语教师应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组织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上课时,把课堂交给每一个学生,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组织者,评价者,记录员。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堂上,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用英语表达出来,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的最后十分钟进行集中的点评和纠正。这样,课堂进行了彻底地“翻转”,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幅度改进。以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上演着“独角戏”,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现在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通过大量的口语和写作输出,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输入,形成了英语教学的良性循环。

3.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基础英语教学深度融合。广大英语教师应大量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得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吸引力。慕课,微课,私播课的使用使得基础英语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优学院2.0,雨课堂、云课堂智慧职教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为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进度调整。教师可以在优学院2.0,雨课堂等教学软件上传教学资源,这样学生学习英语就不局限于课本,为每个学生构建虚拟的学习空间,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量,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沟通、答疑的需要。

4.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基础英语教学中。广大英语教师要针对课程思政的要求,不断尝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渠道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在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引导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将思政教育巧妙渗透在基础英语的每一节课中。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去引导学生发掘和体会语言知识传递的正能量。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感兴趣的英语活动,如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和英文写作大赛等。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也可以充分发挥高职英语的思政教育功能。

5.力争把每一节基础英语课打造成金课。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渠道,广大英语教师应积极听课,相互取长补短,以及加强自我提高和培训,用最新的职教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贯彻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金课”,毋庸置疑,是高质量的课,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室、备学情。在课中,教师应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活动,把课堂的每一分钟发挥到极致,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

6.课堂留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解决问题。课堂留白就像画家在画中留出大量空白一样,给欣赏作品的人们留下大量的遐想空间。在高职基础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留白,将会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教学效果也会更佳。

四、“三教”改革背景下关于高职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

1.教学是高职教育中最为重要和最为基本的活动形式。任何先进的职教理念、教改模式都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大力推动教法改革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之所在。教法改革不仅是教学方式的简单转变,而且是从技术技能人才自身的学习规律与知识建构规律出发,重新探索和尝试教学内容的编撰、整合和呈现形式[1]。基础英语的课堂教学是实施新的教改模式的最直接的环节。广大基础英语教师应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有质的突破和进步。

2.加快线上资源和精品课程建设。教师们应意识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必定有限,怎样使得课堂教学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展,实现24小时的教与学,这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用得比较多的学习平台有优学院、蓝墨云、雨课堂、多邻国、微助教,学习通等。这些学习平台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随时互动。从而打通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实现了英语学习的自主化和泛在化。但是,如果这些平台上的资源和课程内容陈旧、过时,那就像“新瓶装旧酒”,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所以,为了尽快实现“新瓶装新酒”,就应该加快线上资源和精品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和需求。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比较重视专业课的精品课程建设,忽视了公共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所以,就会出现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超越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的现象,这样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

3.“三教”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它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为什么称之为一个老话题呢?因为关于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在过去的40年里,我国高职教育走出了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学改革之路,这其中,教师、教材、教法始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不断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大成效,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称之为一个新话题呢?2019年元月,国家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必须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呼应、与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相对应。在内涵、标准、质量等方面,体现并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新精神和新理念[2],基础英语的教学改革也必须与新“三教”改革相适应。

4.广大英语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慕课、网课、微课、私播课等等都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师生、生生相互感染的气氛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所达不到的。在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学生和老师之间也可以及时互动,学生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发问,并可以立即解决。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态和表情来判断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所教的内容,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是最为直接的。

5.教师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教师既要教会学生英语知识,也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很明显,后者更为重要。英语知识可能会忘记,但获取知识的方法不容易忘记。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抛砖引玉式地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比如,在讲授英语单词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词的不同的特点,来介绍不同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在讲授英语句子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句子不同的特点,来介绍一些语法记忆的方法。

当今,“三教”改革已在高职院校渐渐拉开序幕,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改进,但是,无论教学方法怎样改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一直是“三教”改革的本质要求。

猜你喜欢
基础院校教材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整式”基础巩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