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3-21 11:22张勇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咽鼓管鼓室中耳

张勇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河南 洛阳471009)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表现为耳鸣、耳闷、耳内堵塞感等,中耳积液是其主要特征表现,随着病情发展易出现耳痛、听觉能力损失等,甚至会诱发中耳粘连及耳聋[1]。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在于清除中耳积液,缓解局部炎症渗出。地塞米松为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可控制局部炎性反应,减轻炎症渗出、水肿,改善病情,但对于何种给药方式最佳,目前尚无统一标准[2]。为此,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分析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4~63岁,平均年龄 (54.01±2.98) 岁; 病程 1~4年, 平均病程 (2.49±0.22)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 (53.98 ± 2.97) 岁; 病程 1 ~ 4 年, 平均病程 (2.51 ±0.21)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①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相关诊断标准[3];病程≥1年;签署知情同意书;凝血功能正常。②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恶性肿瘤;过敏体质;入组前1个月内接受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不全;既往有中耳手术史。

1.3 方法对照组:外耳道常规消毒后,内镜下将2%盐酸丁卡因注入鼓膜表面行浸润麻醉,用5号针抽出鼓室积液,将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441)注入鼓室,2次/d,连续治疗3次。研究组:取仰卧位,内镜下将2%盐酸丁卡因注入鼻咽部与鼻腔黏膜表面实施麻醉,经健侧鼻道插入鼻咽喉镜,直至咽喉部,将患侧咽鼓管咽口充分显露,将注药导管经鼻咽喉镜穿出,连接注射器,注入5 mL空气,待自感气体入耳或咽鼓管咽口见分泌物,注入5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次/d,连续治疗3次。

1.4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鼓膜形态无异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声导抗图属于A型,纯音听阈下听力<25 dB;好转:鼓膜形态部分内陷,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声导抗图属于C、A或AS型,纯音听阈下听力25~35 dB;无效:鼓膜形态、临床症状、听力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 =(好转例数+治愈例数)/总例数×100%。②使用AU4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1水平。③记录两组不良反应:腹胀、恶心、短期耳胀。④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两组的术后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水通道蛋白治疗前,两组的水通道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通道蛋白水平比较 (±s,μ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通道蛋白水平比较 (±s,μg/L)

组别 n 水通道蛋白-4 水通道蛋白-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 0 1 7.4 2±3.1 0 3 5.0 6±6.4 8 3.5 1±0.7 8 8.2 8±1.7 9对照组 4 0 1 7.4 5±3.0 8 3 0.9 5±4.7 8 3.4 8±0.8 0 6.4 8±1.3 1 t 0.0 4 3 3.2 2 8 0.1 7 0 5.1 3 2 P 0.9 6 6 0.0 0 2 0.8 6 6 0.0 0 0

2.3 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的术后复发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7.50%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vs.10.00%)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的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

3 讨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临床特征为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目前尚未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中耳负压异常、变态反应相关[4]。地塞米松是临床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线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可减轻组织炎性反应程度,对巨噬细胞、靶细胞聚集形成抑制,拮抗炎性细胞与溶酶体酶合成及释放,并可降低全身过敏反应,拮抗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对白细胞介素的合成、释放形成抑制,阻碍T淋巴细胞转为淋巴母细胞,使机体免疫反应减轻[5]。相关研究[6]表明,在中耳内注入地塞米松可对抗脂多糖合成形成抑制,降低细胞渗透性,减少中耳渗出量,最终达到提高听力水平、控制中耳内压的目的。

内镜下将地塞米松经鼓膜穿刺注入是临床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方案,在降低中耳负压、引流鼓室积液的同时,药物可直接进入中耳腔内,改善患者病情。但鼓膜穿刺术中通气时间过短,易再发鼓室积液,常需反复穿刺治疗,易导致患者出现鼓膜部位钙化或瘢痕,甚至引起鼓膜永久穿孔、鼓室硬化[7]。内镜下通过咽鼓管给药可对咽鼓管进行灌洗疏通,促进局部堵塞症状改善,同时药物可直达鼓室,减轻中耳变态反应、炎症,改善咽鼓管负压状态、水肿,防止患者出现鼓室积液[8]。水通道蛋白属于天然免疫蛋白,可调节中耳腔-咽鼓管系统液体平衡,水通道蛋白-1水平越高则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情越轻;水通道蛋白-4水平越低则听力越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1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内镜下通过咽鼓管与鼓膜穿刺行地塞米松治疗的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可有效减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症状,提高听力和水通道蛋白水平,降低复发率,疗效更佳。

猜你喜欢
咽鼓管鼓室中耳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声导抗基本概念(2)
声导抗基本概念(4)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