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教育“真”心话

2020-03-21 12:07赵凯宁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儿子爸爸教育

○赵凯宁

今天,我们坚定地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真人”。但环顾现实环境中,依然有不少令人焦虑的因素,在漠视教育的“求真”,在阻碍学生学做“真人”。笔者作为一名家长和教师,愿意聊聊我的教育“真”心话。

立足成长:“真”显生命底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天,下班,路过市中心的商务区。等红灯时,抬头闲看,近旁商务楼的电子广告牌上,滚动出一行红得亮眼的广告词:“你来,我就为你提分……”噢,不用多想,这一定是新开办的一家课外培训机构。

我对这样的培训广告向来不喜欢。此刻,离红灯转绿灯还剩5秒时间。我本该启动我的电动车,但是这次,我没有。

因为,我很好奇,这句广告词后面还有半句话没“滚”出来:“你如果不来……”嗯,我来了,你给我补课,你给我刷题,你给我开小灶,你给我提高分,这似乎都还能理解。但是,我要是不来,你能怎么样呢?最多让你少招收一个潜在的“客户”,或是我没机会得到你传授的“宝典”,你还能怎么样呢?难不成你还能把我强行抓过去吗?一时间,好奇心把我“挽留”住,宁可多等一个红灯,我也要把这广告看个究竟。

那电子牌上的广告语不紧不慢地,千呼万唤地,从容优雅地,一字千金地“滚”动出来:“你如果不来,我——就——为——你——的——竞——争——对——手——提——分!咨询电话:XX老师……”

好一句简洁有力,勾人心魄的广告文案!我不知道这家教育机构能否为每一位前来期盼着“醍醐灌顶”的学生提分,但它的确已经成功地挑起了一种令广大家长和学生都焦躁不安的情绪,甚至让学生认为:我如果不去补习功课,我周围的同学就都会去补课。到时候,他们都提了分,而我却不能提分,他们在升学路上一路狂飙、高歌猛进,我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那时候,他们还是我的同学吗?不,只能算是“竞争对手”!从一开始,就是“竞争对手”。在这样的暗示下,什么同窗友情、什么互助互爱,在“提分”二字面前,全都是哄小孩儿的把戏。我们要竞争,要竞争……

从传播效果来看,写这句广告语的人的确是个商业文案高手,他准确把准了当今家长和学生担忧的脉搏和需求的神经。细品这句广告语,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多么可怕。如此背离儿童成长规律,如此公然违反“立德树人”精神,如此“以假乱真”的所谓“教育”,却这样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地“滚”动在繁华都市的霓虹闪烁间。

绿灯亮,既是教师又是父亲的我,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行过这个十字路口,心头却忍不住追问:这真的是教育吗?不,这只是在把家长当作挣钱盈利的客户,把学生当作考试拿分的工具。其功利之心,赤裸裸,丝毫不加掩饰。更恶劣的是,他们在给学生强化一个与“文化”观念相悖的“武化”观念:这个世界遵循丛林法则,所以一定要通过应试,爬上食物链的顶层,成为更高层级的人,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不难想象,有了这样观念的学生,他们将来又会营造出一个怎样糟糕的社会!

其实,戳破这些虚假教育骗术,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过人的智慧,只需要常识。常识告诉我,真正的教育是立足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既是立足人的成长,必定要以“慢慢走”的姿态,保持朴素的模样,不故作夸张,不巧扮华丽,不高声喧嚣,始终质朴,总是本真,一派素净。真的教育,同样也是日复一日地做着平平凡凡、细细碎碎的事啊!认认真真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批改作业,认认真真地和学生谈心……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一个日子连着一个日子,一个学生接着一个学生,这不就是教育真正的样子吗?善待每一个和教育有关的日子,呵护每一个和自己有缘分的学生,这不就是教育全部的意义和价值吗?

立足成长的真教育,方能显露出生命清澈淡雅的底色。

关乎善良:“真”为品格添香

这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周末,我给儿子沐辰练了一道数学思维题:父子两人,爸爸32岁,儿子5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10倍?

说真话,这道题对于不满9岁的沐辰来说,的确有些难度。但相较于同龄孩子来说,如果能够潜心思索,仍具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战性。我给了儿子足足20分钟,铆足了劲儿的小家伙仍然没有能够求出正确答案。

我并没有因此而数落他哪怕半句,尽管我知道在他们班上有不少“牛娃”都能够思路清晰地运用简单方程式计算出答案——“-2”。我耐心地教他用方程法尝试着计算,又用画图法给他以直观的呈现。这下,小家伙总该明白了吧!

可是,沐辰仍然听得一脸呆萌:“答案怎么会等于‘-2’呢?难道时间会倒流?还是父子俩会越来越年轻?”他实在弄不明白这其中的奥秘。我又耐心给他解释:“‘-2’的意思是说,两年前爸爸是30岁,儿子是3岁,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10倍。”

“你说的不对,爸爸!题目中明明说‘几年后’,如果答案是‘-2’的话,那不就变成‘两年前’了么?那就和题目说法有矛盾了。”

沐辰说的似乎有点道理哟。身为语文教师,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给他“授业解惑”。于是,我索性拿起手机,打给同事——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电话那头是一番专业的解答。我是听懂了,可沐辰的表情仍然似懂非懂。我知道,这时候不用再强求儿子什么,有时候大人参透真理还需要一点时间和机缘,更何况是低年级的孩子呢。

晚上,当我照例检查儿子的日记时,看到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今天老爸给我做的一道数学题真奇怪,答案居然是再过‘-2’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10倍。我想来想去,终于发现这道题好有趣。它一定是在提醒我们,爸爸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过得是多么快啊,回忆起那些幸福时刻,我们一定要珍惜。我越长越大,就意味着爸爸会渐渐地不再年轻。我要更加懂事,不惹爸爸妈妈生气……”读到这里,我心都暖化了。比起孩子这份善良,是否能够明白方程的道理,真的不重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陷入两难:究竟是真理重要,还是善良的人性更重要。真教育的人,一定会坚信:善良比真理重要得多。因为与做人的善良相比,真理永远是第二位的。此时的真理,或许换一个时空就是谬误,而善良却是永恒的。但我们的教育中,却常常弄错主次关系,不注重孩子的善良品德,以为知识和真理是万能的,却忘记了没有温暖的人性,所谓的真理也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乎善良的真教育,方能飘逸出健全人格的缕缕馨香。

走向审美:“真”是教育弦歌

这依然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今年三月份,在英国留学的泽灵回到南京,在东郊一家酒店里隔离。我去给她送过一次食品,不能见面,只能隔着窗户招招手,通过手机说上几句话。经过疫情的惶恐,跨越东西半球的长途奔波,小姑娘的话音里很明显地流露出一些忧郁。作为她信赖的老师,除了那些口号式的鼓舞词汇之外,我该怎么开导她才好呢?

她的房间在高层,窗户正好对着南京的紫金山(又名“钟山”)。哎,有了!我对她说:“泽灵,我也不知道跟你说点什么才能让你的心情更好一些,就和你分享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一首诗吧!特别好记,就两句话——跌倒又爬起,山岭静悄悄。你仔细琢磨琢磨,所有人世沧桑的感受,全都包含在这两句隽永的诗句里。”

到底是一个有慧根的孩子,夜幕中,她隔窗眺望钟山山岭,若有所悟,回我信息:“生活中所有的沟沟坎坎,跌跌撞撞,对经历的人而言,似乎一时间都觉得难以承受,但对这静悄悄的旷古山岭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呢?谢谢老师,这次因疫情而匆忙回国的经历,将是我见证这段历史的难忘回忆,也会让我更加坚强、豁达。”看到泽灵这般敞亮的回复,为师也对她放下了心。

真教育,必定是指向审美的。作为教育者,身在学校的场域中,这种审美价值可有具体的表现?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当你走在校园里,迎面走来的那个教师,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看见走廊上的一片纸屑,是随手弯腰将它捡起丢入垃圾桶,还是目不斜视,侧身而过?学生向他问好,他是热情回复问候,还是只机械地点头,甚至故作没有听见?上课铃声响起,他是已经站在讲台上精神饱满做好了准备,还是踏着铃声慢悠悠地走出办公室?他是把早已熟谙的知识重又精心思考一番,与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交流分享,还是一边手拿教材照本宣科一边抱怨学生不认真听讲?批改作业时,他是圈圈画画,不时地琢磨,还是笔走如飞、一目十行?学生犯错时,他是克制住脾气,告诉自己再耐心一些,还是由着性子一通怒斥?闲下来坐在办公室里,是打开电脑追点新剧,还是拿起一本教育新刊?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有人说,审美素养不仅是教师职业的最后竞争力,也是教师个体直面终极关怀的最高生命力。还有人说,懂得审美的教师,其目光中的学生没有不美的;反过来,被教师审美目光普照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美。

说真心话,我不知道这样宏大的论说,是否过于理想化,但我愿意选择相信。因为,说到底,真正的教育,就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既然有无限的可能性,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朝着最美的明亮那方,一路弦歌,踏步前行呢?

猜你喜欢
儿子爸爸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打儿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