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秦钰 沈浩 陈苏忆 段杏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滚边工艺也发生了变化。通过传统滚边工艺在现代服饰产品中的创新实践,对该工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展望,促进该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滚边工艺;现代服饰产品;创新;实践
传统滚边是古代华服的装饰工艺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华服不再适应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市场需求日益减少,滚边这一依附于华服的传统工艺在发展动力上也日渐削弱。且传统滚边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与现代生产中推崇的“快速、便捷、大批量”的方式存在一定冲突,这也进一步阻碍了传统滚边工艺的发展。不过,近几年来,随着传统服饰文化的回归,传统滚边工艺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随着服装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创造与利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滚边工艺的发展。很多学者对传统滚边工艺进行了研究,如江群慧[1]30-33探究了传统滚边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王艳香、崔荣荣[2]75-83研究了传统滚边的种类与制作工艺;刘建萍、单毓馥[3]110-115对传统滚边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等等。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传统滚边工艺的分解及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上,而在相关服饰品的开发及创新实践上的研究则较少涉及。因此,为了让传统滚边工艺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笔者将其与现代服饰产品相结合,从当代审美角度出发,对传统滚边工艺创新应用进行探索,为该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传统滚边的分类
滚边,古称“绲”或“纯”,是一种用斜丝络的窄布条把衣服某些部位的边沿包光,以此来增加衣服美观的传统特色缝制工艺[4]。传统滚边是近代女性服饰最常用、最具有特色的工艺之一[2]75。经常用来包裹领、袖、襟等开口部位,可充分表现服装的整体线条感,增添中国服饰的古典韵味[1]30。传统滚边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从滚边的外观以及布条数量可分为两类。
(一)按滚边的外观分
可分三种,即:宽滚、细滚和细线滚。
宽滚指滚条宽度超过0.3厘米以上的滚边(如图1)。宽滚又分为二分滚、三分滚、五分滚、一寸滚。二分滚指滚边宽度为0.6厘米滚边;三分滚指滚边宽度为0.9厘米的滚边;五分滚指滚边宽度为1.5厘米的滚边;一寸滚指滚边宽度为3厘米的滚边[2]77。
细滚的滚条宽度一般为0.3厘米左右(如图2)。细滚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滚边,常见于传统服饰及日常滚边产品中,因此其使用也更普遍。
细线滚的滚条宽度一般小于0.2厘米,是20世纪30年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滚边方式。细线滚做工精细,外观效果精致,适用于传统旗袍的滚边装饰(如图3)。
(二)按滚边的布条数量分
滚边除了宽窄之分,还有滚边数量多少之分。从滚边的布条数量可以分为单滚和多滚两种类型。单滚指采用一根布条滚边,单滚颜色单一、层次简洁、效果对比强烈(如图4)。多滚指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布条进行的滚边(如图5)。多滚边色彩丰富、层次复杂,效果更突出[3]44。
二、滚边的作用
滚边在传统服饰中的应用范围广泛。随着在现代服饰产品中的应用不断增加,滚边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功能性作用、装饰性作用。
(一)滚边的功能性作用
1.遮掩作用
滚边融入服装可以较好地掩盖布料的毛边和边部缺口,增加实用功能。在现代服饰产品中,常在剪裁的布边加以滚边来代替锁边,可以有效起到遮掩布边的作用,增加牢固度。同时滚边的运用使服饰更为精致,能有效提升产品档次,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滚边的遮掩作用如图6所示。
2.衬托作用
滚边工艺运用在服饰产品中,可以起到衬托服装造型的作用,也可以对局部起到强调作用。如西装驳领部位的滚边、旗袍的立领滚边等,这些滚边的使用对衬托领部造型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图7)。
3.分割作用
滚边在服装中还可以起到分割的作用。根据服装款式设计需要,可以对相邻的两片布边进行滚边处理,产生一道明显的分割线,使服装整体既具分割感又能协调统一。既使服装造型别具一格,又增加了服装的美感,从而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如图8)。
(二)滚边的装饰性作用
滚边的装饰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比色滚边、同色系滚边、宽窄渐变式滚边。
1.对比色滚边
通常滚边布颜色与被滚边的主体运用对比色,二者有效碰撞可以使滚边更加夺目,实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2.宽窄渐变式滚边
即使用不同宽度的滚边条,在多条平行并列的滚边中,按宽窄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加以滚边,可以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变化、炫目的效果。
3.同色系滚边
同色系滚边即滚边条与被滚边主体采用同一色系,如在服装的局部采用与服装同一色系的滚边布条进行滚边装饰,可以使其实现装饰作用的同时又能达到与服装的协调统一。
三、传统滚边工艺在现代卡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卡包是现代人常用的服饰用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伴生出许多不同种类的卡片,为人们出门携带提供了方便,为这些卡片设计一个“安身之所”是非常有必要的。卡包的设计既要满足实用、方便的功能,又要具有现代美观。因此卡包设计需将传统滚边工艺运用其中,使之牢固、耐用的同时,富含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特色。
(一)卡包结构图绘制
卡包的结构设计如图9所示。包含面子纸样(1片)、里子纸样(1片)、夹层1纸样(4片)、夹层2纸样(2片)。面子纸样大小为20×20cm的正方形,里子紙样大小与面子纸样相同。夹层1纸样大小为20×6cm的长方形,夹层2纸样大小为20×9cm的长方形。
(二)材料准备
面布选择手感硬挺、成型性较好的红、蓝印花棉麻面料;夹层和里料均选择与面布主色调一致的酒红色棉麻布。为了突出滚边装饰效果,滚边布选择与里料颜色反差较大的藏青色平纹布,使之与面料的蓝色印花相呼应,使得整体装饰效果突出,又具有很好的协调感。卡包材料的选择使卡包既结实耐用,又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三)工艺流程
1.面料、里料、夹层、滚边条的裁剪
按卡包纸样将选择好的面料、里料、夹层,分别沿丝缕方向裁剪成相应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并在里布上标记中心线的位置。裁剪时要注意布纹的方向,即布料的经、纬向分别与纸样相垂直的两条边相吻合,以确保裁片的边角成90°。滚边条宽度为3.5cm,裁剪时应注意沿滚边条平纹面料的经纬向成45°方向斜裁,以确保滚边条良好的弹性。
2.熨烫
将所有剪裁好的面料、里料、夹层和滚边条反面配以无纺衬进行熨烫,并对边沿进行修剪。
3.滚边条制作
首先,对已烫好衬的滚边条使用滚边制作工具将其两边进行均匀翻折,并再次使用熨斗将翻折边熨烫成型(如图10、图11);其次,将所有滚边条缝制连缀成一条。连缀时将所有滚边条两端剪成45°角,选择两根滚边条正面相对,将二者一端的斜边重合,使两根滚边条呈垂直状态,再将其中一条滚边沿斜边平移0.5CM错开,用缝纫机沿新出现的两个小三角形缝合;最后按此方法将所有滚边条依次缝缀,将所有滚边条连成一条(如图12)。
4.夹层滚边
六片夹层均有一条长边需要进行滚边,以其中一个夹层的滚边为例加以说明。滚边时,将滚边条正面与夹层正面相对,边沿对齐(如图13)。在滚边条反面沿着熨烫过后留有痕迹的地方进行缝合。缝合时注意在滚边条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滚边条接头处出现在布料边缘,也要注意缝线的均匀、顺直,以确保缝制的美观性。
正面相对缝制完成后,将滚边条翻折到正面,将滚边条另一边按烫迹线折好后以珠针固定,注意反面折好固定的滚边宽度要比正面的滚边宽度多2到3毫米,防止接下来在夹层正面紧沿滚边条边缘缝合时出现因反面滚边的宽度小于正面宽度而缝空的现象发生。在翻折过来进行缝合时一定要细致,要确保缝在反面滚边条上的线是一条线迹均匀的缝合线(如图14)。若缝合线压倒滚边或离滚边边缘过远时都会影响整体美观,最终缝合后的效果如图15所示。
5.夹层与面布、里布固定
将做好滚边的六片长方形夹层按一大、两小每三个一组形成两组卡槽,先将夹层的底边分别缝合固定,要注意三片夹层之间的距离要均匀。然后再将两组卡槽底边分别与里布的底边重合,缝合固定在里布的两侧,固定时先在夹层长度方向的正中间,沿长边垂直方向缝一条分割线。并与面、里布同时缝合,缝合时要注意两组卡槽要与事先标记好的中心线对称(如图16)。最后沿着面料、里布的四周缝合一圈,将面布、里布、两组卡槽同时固定在一起。
6.整体滚边
在第5步的基础上对卡包进行整体滚边处理,即在卡包的四周进行最后的滚边,缝制滚边的起始处在与中心线平行一边的中点处,这也是最终滚边完成的结合处。整体滚边的制作方法与夹层的滚边制作稍有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卡包整体的美观性,在将滚边正面与面布正面缝合完成后,需将滚边翻折过来,采用藏针缝的手缝方式进行收边固定,這样可以确保在卡包的正面部分不留下任何针迹,增强外在的美观性;二是在卡包90°的折角处,需形成45°的折叠形态,使折角看起来更为美观。具体缝制时,缝到折角处,距边沿先留出0.5cm的距离,然后用镊子将滚边条折叠成45°(如图17),再将折出的角往上翻折,然后将卡包旋转90°,继续沿着相邻的一边进行缝合。拐角处的成型如图18所示。
7.卡包成型
将整体做好的卡包沿着中心线对折,在与卡包中心线平行一边的中点处缝制盘扣,注意盘扣尽量盖住滚边的接头部位,确保卡包外观的美观性。卡包最终成型如图19所示。
四、结语
滚边在现代产品中的创新实践,显示出滚边这一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可以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因此对传统技艺潜心研究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是要发扬工匠精神,多向有经验的手艺人请教,多多实地考察、积累经验,深入研究其传统技法;二是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要结合现代技术,在保证工艺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工艺流程;三是在滚边的设计延伸上,要提取传统工艺符号,保留滚边工艺的精髓,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既具有一定民族特色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现代产品。
参考文献:
[1]江群慧.滚边工艺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0-33.
[2]王艳香,崔荣荣.近代汉族女装传统滚边的分类与制作工艺[J].丝绸,2018(7):75-83.
[3]刘建萍,单毓馥.滚边的设计方法及工艺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04(9):110-115.
[4]缪良云.中国衣经[M].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孔秦钰,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沈浩,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陈苏忆,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段杏元,博士,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服装舒适性与合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