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设计视角下的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建设策略

2020-03-20 03:41万莉君
美与时代·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常州非遗品牌

摘  要: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现状与制约因素主要有:1.缺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涵建立的知名品牌;2.以非遗为内涵建设文创品牌意识淡漠;3.非遗品牌建设中,与专业设计、营销团队合作不足。在新时代体验经济背景下,常州非遗品牌建设必须建立体验设计观念,即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在设计中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力图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

关键词:常州;非遗;品牌;传播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市拥有物质文化遗产167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228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董永传说、常州吟诵、天宁寺梵呗唱诵、锡剧、金坛刻纸、常州留青竹刻、常州梳篦、金坛封缸酒酿制技艺、金坛抬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7项,类型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竞技、传统舞蹈、传统医药、空间文化及民俗等[1]。这些地域特色鲜明、类目繁多的“非遗”文化资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

一、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现状

常州市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非遗”资源开发利用,通过政府主导保护和宣传,乱针绣、留青竹刻等工艺类“非遗”项目在国内乃至海外的声誉均较高。尽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非遗”产业规模尚未形成,文化企业还未能在“非遗”资源开发和品牌塑造上发挥其主体作用,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品牌也少之又少。许多“非遗”项目传承人自身对“非遗”的认知不够、品牌意识不足。总体来说,“非遗”产业化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可持续发展性规划工作,未能形成以“非遗”为线索的产业链布局。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非遗”品类多,知名度高的少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1228项,包含了工匠技艺,曲艺、医疗、饮食等多方面,但是颇为知名的主要集中在工匠技艺类,以其精湛的工艺之美为大众所知,如乱针绣、留青竹刻等,很多“非遗”项目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原因,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传承人也凸显老龄化趋势,“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缺少新生力量。

(二)“非遗”品牌建设意识淡漠

“非遗”的传承发展大部分以传承人为载体进行延续,而大部分传承人对品牌认识度不够,仅仅关注产品的销售和技艺的传承,树立“非遗”品牌的意识淡薄。2011年梳篦传承人邢粮,创办了常州邢粮梳篦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发展,传承人自身知名度较高,但公司梳篦品牌知名度却远不如谭木匠、虞美人等品牌。另外,大部分“非遗”项目为了节约成本,主要采用定制化生产,不设实体店铺,产品展示、品牌形象宣传的途径极少,品牌建设无从谈起。

(三)“非遗”品牌建设缺少与专业设计、营销团队的合作

大部分“非遗”传承人、工坊,产品设计者、制作者、销售者等集于一身,产品均由传承人本人或徒弟完成,较少与专业设计机构、营销团队合作。因此产品生产工艺少有突破,产品形态也比较单一,“非遗”品牌开发力量不足,更缺乏把“非遗”文化资源融入文创产品及文创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推广更是举步维艰。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其对本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的可观效益已逐步为大众认可,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非遗”资源,建设“非遗”品牌迫在眉睫[2]。

二、体验设计视角下常州“非遗”品牌建设流程

(一)体验经济时代与体验设计

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在设计中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力图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3]。体验设计视角下,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建设需要挖掘品牌組成元素的体验性价值,为品牌的长远发展规划一个正确的方向,增强“非遗”品牌整体体验感受。

(二)“非遗”品牌建设的流程

1.“非遗”品牌目标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基础性工作,能帮助企业全面了解人们在“非遗”产品消费中的偏好,帮助企业确定品牌定位,构思品牌整体体验的主题,是常州“非遗”品牌形象构建中极为重要的步骤。市场调研主要是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消费市场,同时调研相关文创竞争品牌的优劣势,对照分析本品牌的资源优势,最后综合以上各方面确定品牌内涵和品牌定位。

2.“非遗”品牌形象定位

品牌形象定位是指品牌区别于其他同类品牌的个性风格。体验经济背景下消费行为的转变决定了品牌形象定位应注重文化、个性、消费价值和情感层面的思考。

3.文化定位

对品牌形象而言,文化集中体现了品牌内在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品位、情感追求等精神内涵。品牌形象的文化定位决定论品牌文化内涵、情感和韵味,常州“非遗”品牌形象的文化定位不仅应立足于常州地方文化,更要具有时代精神。

4.个性定位

体验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生产和消费的“个性化”。注重“非遗”品牌的个性定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体验需求[4]。常州“非遗”资源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目标市场消费需求,寻求个性体验点,例如挖掘工艺技艺、材质特征、纯手工等独特之处,进行个性化定制。

5.体验主题的定位

主题是体验的基础,体验必须通过强化主题来实现。“非遗”品牌建设过程中需要设计品牌的体验主题,以主题来吸引消费者。“非遗”主题的设计可以结合“非遗”自身的特点,从文化体验、教育体验、趣味体验、个性体验等多维度设计。

6.消费价值定位

“非遗”品牌消费价值定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获取的显性和隐性的收益上,显性收益主要指消费获得的产品,即手工艺品,隐性收益主要指消费过程中获得的服务。显性收益方面,常州“非遗”品牌应当加强工艺、材质、流程的优化改进,把高端手工定制和中低端的批量生产相结合,满足客户不同的消费需求。还可以全力打造一款“主打产品”,并围绕其开发衍生产品,使消费者能获取多方面的消费体验。隐性收益方面,常州“非遗”品牌应当加强产品的后续服务,例如对于制作精美、工艺繁复的中高端“非遗”产品,应提供后续保养、升值管理,乃至市场交易等附加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消费的是高端保值的艺术品。

(三)“非遗”品牌符号系统的设计

前期的品牌定位明确了“非遗”品牌针对的传播消费群体,此类群体的文化需求、审美需求、体验需求、消费价值需求等为品牌符号系统的设计确定了基本方向。“非遗”品牌符号系统的设计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1.品牌命名

消费者对品牌的首要认知即品牌名称,常州“非遗”品牌命名应当在立足“非遗”技艺本身,再结合地方文化、应用场景氛围进行命名,例如木梳品牌“虞美人”,引用了古诗词名作为品牌名称,准确地传递了木梳产品的应用环境氛围:春花秋月对镜梳妆。

2.品牌标识系统设计

品牌标识系统包含品牌标志、辅助形、标准色、辅助色和标识系统的基础应用,是一个品牌形象建设的基础,是系统的视觉语言。“非遗”品牌标识系统设计有助于品牌建立视觉传播规范性,帮助大众接收准确的品牌信息,加强品牌的识别性。

3.品牌宣传语

品牌宣传语即品牌口号,是品牌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至少包含了品牌在一定时期内最主要的广告诉求。通俗地说,也就是品牌最想要传达的消息,最想要消费者感知的信息。“非遗”品牌在宣传中也一定要设计自己的品牌宣传语,最好是脍炙人口、易于传播,并且符合品牌的核心精神理念[5]。

(四)“非遗”产品的开发

产品是品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体验经济背景下的“非遗”产品开发应当有系列化、大产品的理念,应该跳出已有的“非遗”技艺,以拓展、多元、延伸的概念去思考,并把体验融入产品设计中,从功能性、审美性、文化性、趣味性等多角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具有独宠体验价值的产品是吸引消费者、确立品牌形象的最根本的策略。

(五)“非遗”品牌化传播

科技的发展、媒体形式的多样性,使得“非遗”的传播更具多样性。“非遗”品牌需要在不同的媒体形式、媒体平台、品牌宣传展示形式、宣传文案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结合品脾定位,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推送,让品牌深入消费者心中,获得认同。

三、体验设计视角下常州“非遗”品牌建设策略

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从追求产品本身,逐步发展为追求消费过程的体验,因此“非遗”品在建设中应当立足消费体验的塑造,为消费者营造美好的消费体验。

(一)组合开发,增强“非遗”品牌复合性体验策略

常州的“非遺”资源丰富,且每个类型的“非遗”项目提供的文化、技艺的体验各有侧重,如果每个项目均单独发展,势必势单力薄,因此可以同类强强组合建设品牌,或者不同类型互补性组合建设品牌,由此增加复合性体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1.“非遗”项目的体验性分类

根据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消费者带来文化、感官、情感等方面的体验不同进行分类。

(1)文化旅游类。旅游就是一种天然的体验经济,现代人的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到点拍照,已经发展到追求旅游文化体验和旅游情感体验,这些恰恰是“非遗”资源最有利的方面。将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文化再开发,挖掘“非遗”文化基因,迎合消费者文化旅游体验需求,例如董永传说、诸葛八阵图村落等,这些有故事、有文化、有生活的“非遗”资源可以作为体验式文化旅游开发的极好素材。

(2)工匠技艺类。此类品牌主要是将“非遗”元素结合日常生活开发新的应用传统技艺或者材质的现代用品,例如乱针绣、留青竹刻等,此类“非遗”技术精湛,群众基础较好,且在国内外已经有不小的影响力。

(3)曲艺文化类。这类“非遗”资源主要包含杂技、曲艺、音乐、舞蹈等,大都体现在个人表现或团队表演上,例如常州道情、常州吟诵、小热昏、溧阳竹马灯等。

(4)医疗保健类。孟河医派、程氏伤骨疗法、钱氏中医儿科疗法都属于医疗保健类。

2.同类强强组合建设

根据“非遗”项目带来体验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引入技艺工会等组织形态,挑选每个门类的代表人物进行组织管理,抱团发展则能取多家之长。日本传统工艺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曾经面临萎靡、发展迷茫的阶段,但是各地区组成的传统技艺商会,筹集资金,共同聘请当时日本著名的工业设计专家喜多俊之进行产品开发,很快在国际市场打开局面。这是集体抱团发展极好的例子。

3.互补主题性合作建设

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主题的设计十分重要,常州“非遗”品牌建设可以围绕“大运河文化主题”,把相关的“非遗”资源进行整合,在现有的运河观光带沿线建设用以“非遗”技艺体验、品牌展示的推广场地,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把“非遗”资源融入旅游观光,从多方面提供消费体验,从而增强消费印象,树立品牌形象。

(二)深化“非遗”品牌文化氛围体验策略

“非遗”本就是文化资源,具备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在“非遗”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可以深化其文化内涵,梳理、提炼作为“非遗”品牌的内在支撑。例如,从“非遗”技艺的历史文化、传承人脉、工艺精髓等角度挖掘故事,尤其是“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经历,整理凝练后进行故事性的宣传,以此来展现“非遗”品牌的核心文化内涵,如常州乱针绣创始人扬守玉女士一生的艺术创作经历。

(三)深化“非遗”品牌产品个性体验策略

产品建设是体验设计视角下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品牌个性是指品牌人格化之后所具有的和别的品牌不一样的特点。“非遗”资源、“非遗”产品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草根性和区域性质,所以品牌个性可以有效地汲取“非遗”的特色,将“非遗”所包含的特有的差异化特点进行放大,运用到品牌个性的塑造中,这不仅可以帮助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差异化定位的功能,还可以帮助产品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喜爱[5]。例如留青竹刻可以抓“竹”这个自身特有的物质载体,加大对竹刻和竹制品结合的个性化设计,把“非遗”技艺的载体拓展到可以应用的生活物件的方方面面,形成特有的竹、竹刻、留青竹刻技艺文化的个性体验。

(四)深化“非遗”品牌营销趣味性体验策略

现代新媒体技术相较传统二维媒体更具有生動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为“非遗”传播增加了新的表现传播形式。一方面在“非遗”技艺的记录、学习传承上可以引用3D 影像技术、虚拟交互展示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另一方面在传播营销上,可以采用大众更容易接受的媒体形式,如制作“非遗”题材的动漫作品、植入电影以及电视剧等传播形式。这些形式多样,更具趣味性、生活性体验的记录传播手段使得“非遗”文化能够更好地在现代化社会中进行传承,并扩大“非遗”品牌传播的范围。

(五)深化“非遗”品牌服务的教育性体验策略

“非遗”自身技艺的传承本就包含了教育体验价值。目前已有很多常州“非遗”项目走入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商场,通过一些旅游节、手工集市、校园文创活动等与老百姓接触、传播,但是大都缺少系统性的规划。“非遗”品牌建设中应该重视品牌服务教育体验的挖掘,并形成品牌系统体验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人群的教育体验形式、体验载体,提供产品之外的增值服务,这样有助于消费者在不同年龄阶段逐步递进式地形成品牌认同感。

常州地区拥有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承载着当地百姓的智慧、文化与情感。“非遗”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体验设计为常州“非遗”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念,借助体验设计策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常州、全国,乃至世界的宣传、推广、传承和发展,全力打造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助推常州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红英.常州城市文化符号的研究.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江苏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5: 1142-1156.

[2]陈玉茜,尹红.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视野中的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新探[J].四川戏剧,2018(10):57-62.

[3]胡飞,姜明宇.体验设计研究:问题情境、学科逻辑与理论动向[J].包装工程,2018(20):60-75.

[4]约瑟夫,詹姆斯.体验经济[M].夏伟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杜艳菊.重庆“非遗”资源品牌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7.

作者简介:万莉君,硕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品牌设计与数字艺术。

猜你喜欢
常州非遗品牌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