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绒花的现代设计创新研究

2020-03-20 03:41陈家琪
美与时代·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创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南京绒花是用天然蚕丝制作而成的传统手工艺品,以装饰品形式出现,用于礼仪事项、民俗节事以及日常生活中。由于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等原因,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近年来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梳理南京绒花的发展过程、款式及设计、制作工艺,并通过当代设计及审美语境,从设计方法着手,将传统元素活化,为传承并弘扬非遗文化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南京绒花;现代设计;创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南京绒花的历史溯源

南京绒花是用天然蚕丝制作而成的传统手工艺品,以头花、胸花、帽花、摆件等装饰品形式出现,用于礼仪事项、民俗节事以及日常生活中。

绒花谐音“荣华”,寓意着荣华富贵,造型上也多寓意吉祥。绒花始于秦朝,《中华古今注》中记录了当时秦始皇让他的妃子“插五色通草苏朵子”。相传在唐代武则天时绒花便被列为皇室贡品,而明清时期更具规模,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绒花在明末清初流入民间,主要因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际逢婚嫁喜事时佩戴绒花而鼎盛繁荣,比如成婚时戴红色双喜绒花,端午戴“老虎驱五毒”,中秋节则戴“兔子拜月”等。

绒花的制作原料很简单,就是铜丝和蚕丝。绒花的制作过程包含了煮丝、染色、劈绒、勾条、打尖、传花、包装等近十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勾条、打尖和传花。勾条,是将劈好的熟绒的一端固定在操作台上,排匀,用湿毛巾包裹几分钟后再用猪鬃毛刷刷匀,将一根铜丝对折,一头捻成少许螺旋状分叉夹住排匀的熟绒,再将另一端合并捻成螺旋状,根据需要修剪熟绒的粗细后,两手同时反方向捻转铜丝,再用木板对铜丝进行搓赶,制成绒条。勾条是制作最基本、但也是最关键的部件。打尖就是用剪刀把绒条修剪成想要的形状,比如圆形、锥心、弧形等。传花就是最终制作了,用镊子将打过尖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搭配一些辅助材料,制作出最终的绒花成品。它似花非花,作为传统制花工艺的一种,独树一帜。绒花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解放后几经变革,绒花由花卉吉祥纹饰造型转变为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曾作为换取外汇的重要支柱产业,踏出国门,走向世界。但由于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不能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的绒花工艺厂纷纷倒闭,原有的手工艺人自谋出路。绒花凋零,辉煌不在[1]。

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大都以小作坊为主,规模很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很多手工艺是家族性传承,创新、策划和营销意识较弱,无品牌识别性。虽然有的手工艺品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但整个艺术品行业的发育尚不成熟,生产和经营远没有实现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2]。

二、绒花工艺创新推广策略

(一)南京绒花在现代市场的推广建议

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与保护,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传统与现实的脱轨。文化延续重在创新而不仅仅是传承。而单纯的保护,只能让手工艺存在于博物馆,它的存在意义和传承方式十分局限,这对传统手工艺来说无益于抹杀。真正的保护,应该体现在用现实的成就弥补传统的不足,将多元的文化与工艺相结合,在创新中传承。

站在市场的角度,向大众普及和传播,是当下需要做的事情。宣传方面可以从现代的营销策略入手,举办相关艺术展览,邀请艺术家现场展示创作,引发观众的兴趣,鼓励大众参与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这些传统工艺,努力让传统手工艺术回归到主流艺术中来。

在古装电视剧中融入更多、复原更多的南京绒花元素,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关注;扶持和建立些小的工艺工坊;与一些热销产品合作,推出限定商品,例如电子产品周边(印花耳机盒、电子表表带、手机壳等)、限定系列盲盒(穿戴南京绒花元素的系列娃娃、系列扭蛋等)等。推出南京绒花的手工DIY手作套装,DIY手工爱好者是具有影响力的群体,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手工DIY商品,都是为了迎合人们亲自动手参与的心理而开发的。同样,可以开发绒制品DIY材料包或开设绒花绒鸟DIY工坊实体店,让年轻人自愿了解绒花、喜爱绒花。

(二)工艺创新

如今,提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设计,通常会联想到将工艺本身与其他金工材料相结合,但这反而会显得硬搬硬凑,十分勉强。经过思考和讨论,本研究小组尝试从工艺的原材料与呈现方式做改变创新。

适当舍弃南京绒花传统的花朵和动物样式,把原材料毛条重新组合,用现代的审美重新定义绒花。为了将传统的古典艺术在现代传扬开来,也就是推向新的市场,就要针对现代青年人群的审美,采用符合当代审美的简洁、轻便的风格。规避传统手工艺中的高饱和度配色和传统精美图案,再从插画艺术的视角进行色彩搭配,例如今年比较流行的莫兰迪色系,让工艺服务于作品,传达独到的美学而不是一味地要让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而是把传统工艺本身,做出一些改变。譬如,将本身体积较大的南京绒花,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的手工艺,将其缩小,这一灵感来自于前几年日本流行起来的“迷你寿司”。然后,将其装入一个中空的圆形玻璃珠中,组合成类似于珠子的新元素。再将这颗珠子作为整个饰品的核心,最后与灯工玻璃工艺与一些珠宝工艺相结合。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南京绒花的适用性。

在南京绒花的材料上进行创新,使用一些全新的材料,在原有的工艺下体现出不同的质感,并且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南京绒花工艺品,在传承工艺的同时也宣传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三)绒花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传统绒花绒制品也应该融入高端现代设计,例如高级礼服的订制。南京绒花与高级定制相結合,能让礼服更华丽,更具古典韵味,能将传统礼服艺术化,推向更高的境界。因为融入了服装,南京绒花的呈现方式就更具多样性,既可以平面印花,也可以手工制作立体的绒花式样。无论是礼服的整体,还是局部点缀,南京绒花都能让礼服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例如,在一件礼服的上半身,利用南京绒花的样式与灯工玻璃的工艺,制作成抹胸,从上而下呈黄绿色至蓝色的渐变,既凸显出灯工玻璃的特色,又不失南京绒花的魅力,而下半身则为简约的米白色喇叭状长裙,繁简分明,大气而不失特色(如图1)。

(四)南京绒花在历史上常用于单纯的、仅只有装饰作用的头饰品。而与现代的多样化产品相结合,不仅可以抵消工业化产品的冰冷感和过度的科技感,也可以大大拓展南京绒花仅作为单纯装饰品的使用范围,例如手机壳、耳机链、表带,精美并且更加实用。

(五)南京绒花也可以与现代动漫产业相结合。完全摒弃南京绒花的传统样式,仅利用南京绒花的制作工艺与制作材料,制作全新的样式。在颜色上,完全颠覆传统的颜色而是选择符合现代的色系,例如黑白灰或者当下流行的莫兰迪色系与糖果色系。样式上,则选择现代比较流行的动漫人物或者图案。这样,不仅可以使南京绒花工艺以完全不同的方式重生于现代,还可以将南京绒花幅射到青少年甚至儿童,大大拓展南京绒花的市场,这样可以让青少年与儿童从小就普及到南京绒花知识,就会让更多人了解到南京绒花,也会有更多人对其感兴趣,愿意研究、投入到南京绒花的传统制作工艺之中,有助于南京绒花工艺的传承。

三、结语

传统手工艺品的延续重在创新而不仅仅是传承,是将多元的文化与工艺相结合,并存在于一个非常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传统手工艺真正的保护,应该是将多元的文化与工艺相结合,在创新中传承,在传统中得到新的艺术形态。工艺美术就是一样流传于民间,让每个时代的文化、潮流,每一双不同的手去洗礼它,在竞争、冲突与融合下推动向前的活物,而不是被深深埋藏在博物馆里,这对传统手工艺来说无益于抹杀。所以创新的意义就在于争取受众,以形式上的变化,换取内核精神的继续延续。传统工艺归根结底并不只是一种精致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传达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参考文献:

[1]杨裕国.玻璃制品及模具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王飞.浅析玻璃灯工艺术的发展[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8(1):18.

作者简介:陈家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创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