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菁
更上一层楼(上海旧校场年画)
年画的历史十分悠久。从第一张成熟的年画作品算起,年画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从未中断。不论朝代更迭、政权交替,年画一直和中国百姓生活在一起,和中国人信念与文化交融在一起。虽然在现代社会,传统年画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但年画艺术依旧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从民间走向了博物馆和美术馆。2019年12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承古萌新 瑞霭迎祥”展,通过两馆所藏全国各地年画80余幅,讲述年画里的中国故事。
年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汉代。据史料记载,汉代年节就有在门上画门神的习俗。早在先秦时期,神祇护宅的观念就已被普遍认同。最早出现的门神形象是《山海经》中的神荼和郁垒。东汉以后,神荼、郁垒也逐渐吸收了现实中武士的形象,变成将军扮相的门神。
张贴年画也源自民间过年时张挂门神和桃符的习俗。至隋唐五代出现了手绘的年画样式。北宋以后,随着年节习俗的发展,加上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应用,民间的年画工艺也有了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我国的传统年画,多为木刻彩印,线条单纯,色彩鲜艳,画面热闹,后人称其“木版年画”。明清时期,民间文化的兴盛,为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国各地相继有知名的木版年画产地形成。各地年画随着销售网络流传到其他地区,年画艺术与民俗娱乐活动的发展相互推动,将年画生产推到鼎盛。
南北年画产地的风格各异,自成一派。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河北武强、河南朱仙镇、湖南滩头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年画产地。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北方的天津杨柳青和南方的苏州桃花坞。二者并称为“南桃北柳”。
1907年,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与俄国汉学家瓦·米·阿列克谢耶夫同行来到中国考察年画,历时五个多月。他们的第一站来到了天津的杨柳青镇。阿列克谢耶夫在《1907中国纪游》中称杨柳青镇为“画乡”,他感叹道:“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世界上哪个民族能像中国人民一样用如此朴实无华的图画充分地表现自己。”
杨柳青年画兴起于明代,繁荣于清代。画风吸收了宋元时期院画的风格,笔触细腻,线条柔美,用色典雅。其制作工艺特色是套印与手绘相结合。在杨柳青年画发展的最鼎盛时期,杨柳青镇附近的村庄几乎都从事年画,可谓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因天津毗邻都城,紫禁城中各宫门的门神也皆出自杨柳青年画艺人之手。有一种绿地流云、沥粉堆金的巨幅门神,专供王府和宫内所需,也是杨柳青年画中的珍品。
中国南方民间年画以苏州桃花坞年画为最为著名。桃花坞位于苏州城北阊门内,昔日每逢阳春二月,桃花遍野,落英缤纷。桃花坞年画出现于宋代,至清雍正、乾隆年间最为兴盛。桃花坞年画雕刻清晰,构图巧妙,色彩清丽,内容也丰富多样,画作题材有风俗吉庆、风光揽胜、小说戏剧、时事新闻等。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桃花坞年画不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流行,甚至远销至山东、湖北、河南一带。同时,它还漂洋过海,对日本浮世绘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民俗用品的桃花坞年画,也受到日本收藏家的青睐。
绿地流云福禄寿三星(杨柳青年画)
郑曼陀绘月份牌
年画凝聚了中国百姓千百年来的智慧与想象。在年画中,可以看到百姓的生活。民间传说和信仰,如门神、灶王、福禄寿三星、天官五子等,都是年画创作的常用题材。各类寻常小物因其谐音或特征而赋予了美好吉祥的含义,寿仙桃、梅花鹿、葫芦、蝙蝠、石榴、蓮子、水仙、牡丹、瑞兽、如意等也是年画中常见的纹饰。
灶神像是年画中的一大门类。灶神,是传说中司炊食之神。民以食为天,灶神在民间的地位非常高。每年正月初四是迎灶神的日子,家中灶头上要贴上新的灶神像,家中要放鞭炮,备蔬果,恭迎灶神下凡。腊月二十三,传说是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这天,民间有祭灶神的传统,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晚上将贴了一年的灶神像焚烧,是为送灶神。灶神察看着这家人一年来的生活,人们为了让灶神在玉帝面前说好话,嘴甜一些,于是会给灶神准备很多灶糖。后来人们为了让灶神不寂寞,还为他画了灶君府。这一年画题材,反映了民间信仰,也具有祭祀的功能。
《一团和气》或称《和气致祥》,是年画中为数不多的,源自御制的题材。《一团和气》所采用的圆形构图,风格独具。 “圆”寓意着圆满、和谐、充盈、轮回,这也让“一团和气”的图案更容易赢得大众的喜爱。《一团和气》的创作蓝本,一般认为是明宪宗朱见深所绘的《一团和气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似一个体态浑圆的笑脸弥勒,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此图的创意便是出自佛门故事“虎溪三笑”,体现了中唐以来逐渐流行的三教合一的思想。朱见深在登基后一年半时作《一团和气图》,正是借三教合流的宗教和谐思想暗示家国和谐的企望。
清末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剧变,传统的经济生产模式也面临着近代化工业生产和商品社会带来的挑战。从清末到民国,年画的内容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展现出与时俱进的风采。
上海的旧校场年画记录了木版年画走向尾声的过程。上海旧校场位于上海南市,因其紧邻城隍庙,以庙兴市繁荣起来。这里的年画市场始于清嘉庆年间,起先只是设摊经营,随着顾客光临得越来越频繁,几家有实力的画商开始租赁店面。在咸同年间的战乱中,苏州山塘至枫桥一带被大火摧毁,数十家桃花坞年画作坊和所藏画版几乎被焚烧成灰烬。许多劫后余生的桃花坞年画商号,带着画版逃往上海老城厢旧校场一带。苏州桃花坞年画铺的南迁,更是为上海旧校场年画的繁荣注入了力量,派生出上海旧校场年画。当时的上海因开埠而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开风气之先。华洋杂居、五方杂处的社会环境,也造就了上海年画的独特风格。十里洋场的新鲜事物、中西文化的碰撞交锋、新闻时事和社会民情,在旧校场年画中都能体现,大大拓展了年画的题材。
石印、胶印等工业印刷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强烈冲击了传统年画市场。此时,城市居民的思想也紧跟时代,逐渐摒弃了传统年画中的意识形态。以现代工业技术印制月份牌年画为年画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月份牌年画,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它脱胎于传统年画中的历画门类。后被商家利用,作为馈赠客户的礼品,兼具年历的实际用途和商业广告的属性。以郑曼陀发明的擦笔水彩技法,创作的时装美女图,开创了月份牌创作的新风格。后被众多职业画家效仿,蔚然成风。也因市民对月份牌图案的喜爱,后来的许多月份牌没有了年历,也没有了广告,纯粹作为一幅画作,越发接近西方的招贴画。慢慢地,月份牌也与年俗渐行渐远。
新中国成立以后,年画也有了新的发展。自解放区流行起来的,反映革命、生产题材的“新年画”在全国得到推广。在政府的号召下,不同画种的画家都投入到新年画的创作中,不论是创作主题还是绘画风格,都表现出百花齐放的新面貌,以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
一直以来,年画寄托着中国百姓无尽的祈盼与祝福,凝聚了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勤劳与智慧,表现了民间率真的审美情趣。中国年画在田野中诞生、在乡土中成长、在城市中蜕变。它的兴衰历程与时代发展的节奏相合拍,与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昌盛休戚相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下,我们应珍视这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让它的养分滋润当代文化艺术的生长,在新的时代焕发耀眼的容光。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