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苏区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2020-03-20 09:59陈峻巍丛钰卓
北方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精准扶贫

陈峻巍 丛钰卓

摘要:随着我国扶贫事业的推进,目前已经进入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截至2018年底,我国尚有贫困人口1660万人,为完成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因此,对扶贫资金的投入效益进行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反贫困一直是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将平衡计分卡思想引入精准扶资金绩效评价,以X县为例构建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为赣南苏区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以及为赣南苏区反贫困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精准扶贫;资金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1-0088-04

一、引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创新。赣南苏区的贫困状况较为复杂,因此,赣南苏区也成为了江西省扶贫攻坚的重要阵地。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赣南苏区每年投入扶贫资金规模不断增加,根据2018年赣州市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分析可知,当年全市投入扶贫资金81.75亿元,同比增加49.9%。为了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可行性

(一)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

平衡计分卡由Robert S. Kaplan与David P. Norton在1992年首次提出,是一种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管理、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将企业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业绩评价体系。

财务维度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结果以及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的情况。客户维度主要体现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反馈。内部流程维度主要反映企业为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的过程。学习与成长维度体现了员工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提升。

平衡计分卡作为业绩评价工具的优势在于将企业战略目标转为便于评价的具体活动,充分考虑了非财务指标。虽然政府部门与企业存在诸多的差异,但是可以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的精髓,将平衡计分卡引入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

(二)平衡计分卡思想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的可行性

1.平衡计分卡为精准扶贫提供明确的战略目标

平衡计分卡应用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分配到四个维度,通过实现四个层面指标的目标值,来完成企业战略。精准扶贫的目标是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可以将这一目标细化为资金可持续效益性、扶贫对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具体指标,通过实现这四个层面的目标来完成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战略目标。

2.平衡计分卡内涵与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的内涵相似

平衡计分卡站在企业长期利益的角度来实施企业的战略,强调了实现企业当前利益的同时,应当兼顾好未来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要求脱贫的永续性,因此,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应当体现出资金效益的可持续性和贫困人口抗贫能力,避免返贫的情况发生。

3.精准扶贫为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提供信息平台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收集与绩效评价相关的信息,需要实施企业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能力。为了使精准扶贫能够顺利开展,2013年底我国推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并將信息输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直观地了解致贫原因、贫困分布等一系列的数据。

三、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X县贫困现状

从表 1中的数据可以发现X县近年来的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贫困人口从2013年127 997人5年间下降到19 581人,下降了84.7%,贫困发生率从18%下降到了3.23%,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因病、因残、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仍然为主要的致贫原因。2018年底尚有贫困户6 946户贫困人口19 581人。

(二)X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方式

X县通过建立“资金池”“项目池”“透明池”三池来统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

第一,通过建立“资金池”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X县将中央资金、省级资金、市县资金统一归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核算专户”形成“资金池”,扶贫资金实行二级拨付的方式,根据扶贫项目的需求进行拨付。

第二,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管理,X县建立了“项目池”。乡村根据当地的实际贫困情况,向扶贫办提出扶贫项目的需求,扶贫办根据上报的扶贫项目牵头相关部门,对扶贫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第三,保证扶贫项目的质量、廉洁以及公正,将所有的扶贫项目放进“透明池”进行公示,有利于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完善问责制度,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发生。

(三)引入基于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X县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量主要从安排、使用、监管、成效四个角度进行,能较好地反映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成效,但是这四个方面难以体现出贫困群众对于扶贫的成效、方式等是否满意,同时,现有的绩效评价对贫困群体可持续脱贫和抗贫反映不充分。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但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的不足,还可以使指标之间构成一定的联系,有利于更加科学地体现扶贫资金绩效,为今后的各项决策提供参考。

(四)指标的选取原则

首先,应当遵循可操作性,指标的选取不仅要符合赣南苏区的实际情况,而且要便于收集数据和对比,保证评价体系能够执行。其次,指标的选取要有系统性,确定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当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指标,每个指标都是独立的且四个维度的指标应具有因果联系。最后,指标的选取符合相关性原则,指标应能明确体现出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不能包含与之无关的指标影响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五)平衡计分卡评价标准与权重设计

1.评价标准

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充分听取了X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多位专家的意见,并结合现有的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标准,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扶贫资金绩效。

2.权重设计

在确定平衡计分卡各指标的权重时,采用德尔菲法咨询了多位X县扶贫办、精准办的专家,各位专家结合赣南苏区和X县的实际情况给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反复的咨询,最终使专家意见达成一致,能科学、客观地体现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六)赣南苏区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构建

对扶贫资金评价体系四个维度的相关指标进行细分,目标层设置四项指标,准则层设置十个指标,方案层设置二十五个指标,其中七个定性指标,十八个定量指标,具体如表 2所示。

(七)在X县的应用

本研究以X县为例将上节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应用,向贫困户发放了1 040份满意度调查问卷收回1 04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表 3为2018年X县扶贫资金绩效的情况,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X县2018年的扶贫资金绩效整体较好,但是还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

在资金可持续效益性维度方面,X县的得分为29.8,得分率为74.5%,还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知,X县的扶贫资金绩效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生态效益和减贫成本上还需要做出努力。在提高生态效益方面X县应当严抓污染防治、严守生态红线;在改善减贫成本方面,应当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在扶贫对象维度方面,X县的得分率较高,反映出X县在落实相关政策、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得到了居民的认可。X县应聚焦扶贫工作中的短板,瞄准靶心发力不断提升居民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实现高质量的稳定脱贫。

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维度方面,X县整体情况较好,例如,100%整合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资金的运用合理、管理制度健全,但是存在一些侵占扶贫资金等违纪情况,因此,X县应当充分发挥“监督池”的作用,不断加大整治扶贫领域违纪的力度。

在学习与成长维度方面,X县扶贫工作人员对扶贫相关的政策、法规较为熟悉,但是在业务培训出席率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业务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扶贫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而且可以为今后的扶贫工作确定方向,业务培训是高质量稳定脱贫的保障。因此,X县要加强业务培训出席的考核以及不断创新扶贫思路。

四、建议与展望

(一)建议

1.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效能

一是注重扶贫资金的可持续效益。从本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看出资金的可持续效益维度是四个维度中占比最大的,其中重点需要关注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益就需要将扶贫资金向带动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倾斜。提高经济效益就应进一步的提升扶贫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二是充分考虑扶贫资金投入的边际效益。随着扶贫开始的深入扶贫资金的效益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因此,财政扶贫资金在投资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因地制宜的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将可持续效益较差、不能科学地满足贫困户需求的项目进行过滤,使扶贫资金投入成本与收益平衡。三是完善对扶贫资金的监督。资金违规与资金监督检查制度两项指标的权重在本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较大,完善扶贫资金的监督有利于促进资金效能提升。扶贫资金私自挪用、节流以及不作为等行为极大地影响了扶贫资金的效率,完善X县的“监督池”建设,建立扶贫资金的大数据平台,对“资金池”“项目池”实时监督,严控财政扶贫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

2.优化扶贫资金的分配

一是增加技能培训与教育扶贫的投入。从X县近几年的贫困原因可以发现缺技术仍然是制约贫困户脱贫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加大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有利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二是加大金融扶贫。X县近三年缺资金是致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金融扶贫可使贫困户获得充分的资金进行产业发展等生产活动,且金融扶贫有利于脱贫可持续性。因此,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金融精准扶贫,并完善金融扶贫的考核机制,有助于提升贫困户的“造血”机能。政府需要发挥“助推剂”和“润滑剂”的作用,通过建立政府与银行的长效合作机制,为有迫切资金需求的贫困户提供授信担保,帮助这类群体解决融资难题。

3.大数据技术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将大数据技术与精准扶贫结合有助于考量致贫各方面的因素,例如环境因素、地理位置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等,政府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采用精准的扶贫的政策,高效的配置各方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使得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更加科学,使扶贫资金高效的运用,并且资金每次拨付都有迹可循,可以完善扶贫资金的监控链。

(二)展望

当前,国内外运用平衡计分卡研究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较少,从该方面着手研究可为我国打赢扶贫攻坚战以及反贫困研究提供新思路,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后续研究可从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普适性进行拓展完善。在资金可持续效益性、扶贫对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以及学习与成长四维度的基础上,针对赣南苏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扶贫工作需求,适当调整相应的指标,逐步完善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志娟.河南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以固始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10).

[2] 刘传熙,赵泓锋,韦柳霞.广西村级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2018(10).

[3] 钱 力,倪修凤,宋俊秀.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多维绩效模糊评价——以安徽省大别山区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8(3).

[4] 耿 娜.县级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应用探讨[J].财会通讯,2018(4).

[5] 杜永红,史慧敏,石买红.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审计监督全覆盖研究[J].会计之友,2017(20).

[6] 孙群力,朱良华.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评价——基于广西54个贫困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7(41).

[7] 王 敏,方 铸,江淑斌.精准扶贫视域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评估——基于云贵高原4个贫困县的调研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6(10).

[8] 周宜强,张晓丽,邱 峰.财政精准发力  助推扶贫攻坚[J].农村金融研究,2016(9).

[9] 王 琰,姜 竹.扶贫攻坚另一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实例分析[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6(7).

[责任编辑:王 旸]

猜你喜欢
平衡计分卡精准扶贫
战略绩效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