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琛,朱旭光,季晓芬
(1.浙江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2.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近二十年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与营销模式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快速更替,加上内外部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培养其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和对商业经营管理的正确认识等多样化的素养。因此,艺术与设计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保持持续改进,以适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图钉型”人才即一专多能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又具备较宽的知识面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宽博的知识面就像图钉帽,精专的专业技能就像图钉针,两者以专业为支点,紧密结合,像图钉一样被牢牢地钉在墙上发挥作用。“图钉型”人才可以将专业技能在产业层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并能够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对于艺术与设计教育来说,培养“图钉型”人才,可以有效破解目前艺术与设计教育中与产业脱节、对市场把握不够、设计缺乏人文关怀与主体意识等诸多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随之带来的营销的变革与消费的快速更替,要求设计与创意必须时刻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依靠于创意,并通过科技赋能、市场共鸣,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传统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具有重“专精”、轻“宏博”的特点,以培养专精的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也为产业和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在面临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产业又处在高质量发展与升级阶段时,艺术设计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跨团队、跨职能、跨产业的合作创新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现有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就存在一些弊端。
艺术和科学向来是密不可分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艺术和科学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庄子有言:“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也暗示着艺术和科学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现代教育中,艺术与科技也日益融为一体,学科的互动和交融成为常态。科技的进步对艺术设计创新的推动作用是已经达成共识的,例如科技进步对艺术设计的形式、艺术设计的目标对象转变的影响[1]。因此,现今的艺术与设计教育也在科艺融合时,将科技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例如,processing编程语言应用在电子艺术和视觉设计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院校用来作为艺术类教学中的基础编程语言,学生掌握后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运用于大量的新媒体和互动艺术作品中;科技也会催生出新的材料,从而启发设计师创作出新的作品。同时,互联网改变了艺术与消费者的沟通模式,拓展了沟通渠道,让艺术所能触及到的对象得到了延伸。此外,科技也会改变艺术、创意到产品的过程。这就要求艺术与设计教育不仅要引入科技,更要理解科技对艺术设计、市场与产业层面的影响。
中国的商业环境瞬息万变,无论是成功的产品设计还是营销创意设计,都不能脱离市场与主体意识。日本著名品牌MUJI的明星产品“懒骨头沙发”就是设计师听取门店导购对于顾客抱怨客厅太小,沙发尺寸不匹配的抱怨,而由此产生设计灵感,并作出的一款大胆创新的产品[2]。借由鼓励创新和关注消费者的企业文化和制度,设计师通过公司的提案制度,在设计中能够充分重视人的参与、体验与反馈,准确把握设计的受众对象,体现主体意识是成功的设计的重要因素[3]。现有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虽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管理营销类课程。然而,缺乏商业与主体意识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有:一是课程之间关联性较弱。商业类课程的授课,通常是由管理营销专业通识课的教师进行,这些老师由于缺乏特定的产业背景,以及对艺术设计实践的深刻认识,在教学内容设计、案例选取与实践教学中自然地缺乏针对性,无法将商业意识与设计本身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艺术与设计教育的评价体系缺少商业维度。无论是学生的作品还是一些院校展览等,其评价尺度往往是较多地依赖于个体的审美尺度,比较少将社会评价与市场检验纳入评价。
艺术与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个性,个性化设计与标新立异的创意一直以来都是被推崇的。设计作为产品价值形成的重要环节,势必要与价值链中的其他环节合作,才能完成从创意到产品的过程。同样地,在实践中,团队合作甚至是跨界合作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与不同专业领域的成员共同工作的跨界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进入到行业中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在推进创意与设计产品化的过程中,以较好的沟通方式与激励方式解决问题,这也成为衡量一个优秀设计师的标准之一。目前国内的艺术与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大多设置了项目式课程来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但这种形式较为分散,不同的学生对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沟通的技巧、不同专业领域的包容、文化差异以及冲突的解决等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较难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到教育与产业发展要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创新性,可变性和应用性是产业对很多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4]。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问题是,培养过程中缺失对所在行业以及产业链中相关产业、企业的了解。设计类课程设置中,学生因专注于大量的课堂学习,缺乏对行业的亲身体验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学生对产业的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一些设计类课程的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如传统服装类专业课程侧重课堂内的设计、绘画和缝纫,由老师指定一个命题,并没有市场维度上的限定。一方面,目前在艺术与设计类专业设置上,外延课程以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史等课程居多,较少围绕产业需求展开,如法学、社会、工学等涉及的较少;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形式还较为单一,大多采用单向的形式,学生去企业参观,企业来学校交流与授课。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和体验企业业务流程的环节比较少。
伟大的设计作品,小到一件瓷器,大到宏伟的建筑,如埃及金字塔、中国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大多不仅仅源于设计师们非凡的创意,也要遵循物理定律。所有的创意都要建立在尊重客观定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发挥和实现。艺术与设计专业所要致力于培养的“图钉型”人才本质上就是让学生选择好自己的“图钉竿”,在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与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涉猎面广一点,视野开阔一些,由点及面,理解设计与艺术是如何与科技结合,发挥出更大市场与社会价值。
使用“图钉型”人才的内涵,有助于形象地描述了艺术与设计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图1)。广博涉猎的“图钉帽”,包括了科技、文化、美学、管理、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表示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广博的知识面,是成为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的横向拓展,是一种结构素养;纵深精进的“图钉杆”,包括了专业、沟通、创新、技能和运用,强调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创新与运用,是一种专业学科素养。“图钉型”人才模式以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支点,“图钉帽”与“图钉杆”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图钉杆”是由“图钉帽”生长而来,两者交叉的部分即为学生的核心能力。一些研究者认为“图钉型”人才模式是融合了西方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创造性与适应性,和东方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5]。两者的结合兼备了产业对人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适应性的要求,因此“图钉型”人才也被称为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图1 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图钉型”人才
从横向的“图钉帽”来看,基本代表了一种普遍适用于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当然地,艺术与设计专业也具有自己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化和美学上。现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将艺术创作与设计创新能力的核心落实在中华文化自信与良好的审美情趣上,并对行业所处的环境与社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表现出更为丰富的形式,如信息科学中的数据挖掘技术,让艺术设计更好地洞察消费者,各种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交互设计,融合机械工程的考虑驾驶体验的服装设计等。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而经济学、社会学与艺术学本身都是属于大社会科学范畴,研究方法与视角均有借鉴性,对于中宏观经济的把握,以及社会价值观、社会群体等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对艺术设计应用对象、应用领域的正确认识。
从纵向的“图钉竿”来看,基本体现了一种研究方法与应用的深进,是把主攻领域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逐步深化的过程。以主攻的领域为支点,在理解与运用“图钉帽”学习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沟通技巧,广泛听取其他领域和市场的声音,获得与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于创作出更具有主体意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至关重要。而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与娴熟灵活地运用是供需对接的图顶尖。
综上,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由三方面构成:有宽广知识结构的“图钉帽”成为受力面,有纵深专业与方法结合的能力“图钉竿”成为切入点、有专业实践能力锋芒展现、突破社会供给需求的图钉尖成为突破点。
现实中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尚存在诸多问题:“学科融合、主体意识、跨界能力、产业联系......”,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分阶段地培养图钉型人才来破题。
1.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主体意识。没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是走不远的,有温度的情感设计是最能触及人心的设计。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营销创意,以人为本和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以往艺术与设计教育中的诸多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也较多地是由本体意识驱动的,从主体意识出发,以文化人,道与术的融合,提取东西方文化的DNA进行文化解构和再设计,彰显文化自信,提升以中华文化自信与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设计创新能力,是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主体意识的突破口。因此,在艺术与设计教育体系的改进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文化与创新,以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差异解析方面的内容。国内外融合的课程引进也有助于培养了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化思想的艺术设计与营销设计人才。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将其纳入到艺术设计中去。审美情趣(aesthetic taste)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的审美观点,对周围的各种现象和事件,以及艺术作品等美学价值所做出的审美态度、认知与评价。由于审美情趣的养成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较为长期且不易被改变的过程,因此在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大学期间,培养正确的、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教育的质量,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与设计水平的重要一环。在课程设置与内容设计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与感受力,也要注重学生如何将美学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6]。同时,也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力与艺术表达力。增设一些关于美学意识、美学与产品设计关系、营销美学的理论课与实践课,例如教授如何从美学原则到用户情境,学会用一个主角(也就是你的用户),一段情节(也就是用户的使用场景),一个问题(也就是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达到产品需求的可视化。
3.科技赋能: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形式有很多。科技赋能艺术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搭上各种创意、艺术创作或展开艺术跨界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化方向发展。近几十年来,科技与艺术领域的深度变革促使着它们在多个层次上发生了交叉和碰撞,对艺术与设计教育也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的进步对艺术形态和传播形式的影响。例如摄影、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都已经或将要改变艺术的创作过程和呈现形式,并促使和激发艺术家不断拓展艺术的边界。那么在教学上,善于运用智能化与数字化赋能,创新互动式教学方法与智能云平台,引导学生运用新的工具进行艺术设计与可持续设计;二是体现在艺术家对于科学的智性特征所进行的人文反思上,它对科技本身的局限具有“补偿”和“治疗”作用。因此,在传统的课程内容改进上,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该领域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辨思维[7]。
4.管理整合:设计与产业的整合。完善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的设计课程体系,实现“顶天立地”的服务面向。针对各地传统优势产业,找准设计与创意赋能产业的立足点,在原有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尝试理论考试、市场调研报告、策划/制作相结合的评分机制改革,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分配考核内容占比。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增加邀请企业部门主管给学生的实践打成绩选项,并对参加创业比赛的学生予以加分奖励,建立一套落地性强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保障[8]。教学形式上,采用案例研讨式、模拟实践式、企业项目式等教学手段,强调学生对现象的理解。线上采用翻转课堂、进阶式方法,突出课程内容的时效性,通过微课程、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辅助教学。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位、多层级开展了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建设、教材开发,以产业为依托,建立面向行业的纵向垂直型众创空间与产业实践基地,对产业创新创业的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卓有成效。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立足学科专业、面向产业、特色鲜明的“图钉型”人才培养机制。
本文从艺术与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入手,剖析“艺术+科技”型设计人才匮乏、商业意识与主体意识缺失,团队合作与跨界合作能力不足和设计教育与产业合作不够紧密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并阐述解决这四个问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培养“图钉型”人才来破解目前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困境。进一步解读了“图钉型”人才的内涵,即通过广博涉猎的图钉帽,纵深掘进的图顶杆,供需对接的图顶尖,夯实基础知识,不断精进研究方法,找准理论实践结合点,以专业为支点,构成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由此,提出分四个阶段达成“图钉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主体意识;其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将其纳入到艺术设计实践中去;再次,通过科技赋能,达到艺术与科技多领域、多层次结合;最后,管理整合,完成设计与产业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