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的应用研究

2020-08-15 00:44武婧
教育现代化 2020年105期
关键词:毒理学基础思政

武婧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一 引言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纲要中指出应当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政治教育元素,将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一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统一。将课程思政的要素融入到在校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毒理学基础”课程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基础课程,不仅涉及公共卫生领域,同时也包含着许多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是广大医学生们全面了解“毒物”世界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大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外源化学物的分类、特点、理化特性以及化学物对生物体有害效应及作用机制,也为学生后期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奠定了扎实而良好的基础。本文以“毒理学基础”课程为例,重点探讨如何在高等大专院校专业基础课程中应用课程思政,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法。

二 高校本科教学中《毒理学基础》课程的地位和特点

《毒理学基础》课程是面向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等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毒理学已经渗透到众多领域如工业、农业、环境、生态、生殖、遗传、放射等。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毒理学在当今医学发展中也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毒理学基础是从微观到宏观,分析不同生物学层次以及临床医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外源性物质对机体的近期和远期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与管理以及制定相关防治措施等方面[1]。毒理学基础的课程内容涉及如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等多个学科,为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将公共卫生与生物基础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

毒理学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目前国内多所医学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开设有毒理学相关课程,如临床医学、放射医学、药物学以及食品学等专业。此外,毒理学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一门具有完整学科体系、基础与应用并重的科学。课程内容结合预防医学的专业性,同时也融合了多个医学相关学科的专业词汇、术语以及表述,属于连接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课程[1]。同时,大学生通过毒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的学习,在未来工作和学习中,将有利于他们对于外源性化学物质的合理认识和正确分析,为进一步制定化学物质的相关管理策略及治疗措施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

三 《毒理学基础》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意义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还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当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也明确了课程育人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应承担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一) 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为培养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作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严谨的科研精神,更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当代的经济发展中,社会对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本科生的专业课程中,通过有效地融入思政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已成为专业知识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专业课程如毒理学基础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学过程,教师能够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课程思政的思想有效地融入毒理学基础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全过程中,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增加学生的职业精神及社会责任感,更能够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

(二) 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德育教育

在毒理学基础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既可以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完成对学生必要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授课中,不仅接受了专业知识的教育,更感悟到了当今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明确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全面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德与智”的健康成长。

(三) 促进专业知识吸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课程思政在《毒理学基础》课程中的有效应用,将有助于学生对于毒理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将过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枯燥与乏味合理的转化为有情怀、有味道的知识点学习,让学生们学得有乐趣、有兴趣、更有志趣。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精神以及积极性。因此,在毒理学基础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 在《毒理学基础》中应用课程思政的策略

《毒理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不仅是在原有教学中增加一门思政教育,而是要在《毒理学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如教学设计、布局以及改革中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教育思想,进而实现专业知识教育、学生能力培养以及三观树立的有机统一。《毒理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应用,使得专业教学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同步协调,真正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主渠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工作[2]。

(一) 正确认识课程思政,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不是新增设一门课或者在课程中添加一项内容,也不是照搬照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是要立足于本专业的学科发展,服务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效地将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及要求与学生的德育培养相结合,既要做好立德树人的共性要求,也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合理挖掘、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本身蕴含的德育内容或思政元素,在授课过程中合理设计切入点,让学生们在学习毒理学基础专业理论或实践知识的同时,有效地理解和感悟课程体系中的思政要素。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毒理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育德意识”及“育德能力”的教师梯队。作为毒理学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主体,如果毒理学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缺乏融入思政内容的自我意识,又或是因为多年教学的习惯及观念根深蒂固,融入思政内容的深度不够或在原有知识点上生硬地添加一块思政内容,都会影响思政课程实施的进度及效果。只有教师个人对课程思政的内容有了足够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将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主动思考,积极体会,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

(二) 准确分析专业知识点,深入挖掘思政内涵

毒理学课程中的很多原理和定义等都蕴含着重要的人生哲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设计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达到了“育人”的效果。比如在毒理学概念一章中,毒理学学科重点阐述毒理学与其他学科如药学等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合理地看待毒理学在科学领域不仅具有资料观察与分析的科学性,同时也具有利用资料预测对人群和动物潜在危害方面的艺术性。辨析毒物与药物的定义及意义,可以结合当代国际医学伦理问题及药物与毒物管理中的法治精神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感悟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充分理解思政内涵

为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在《毒理学基础》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发生中毒的实例,通过案例教学法,分析案例中的背景知识、发生缘由、事故后果处理以及预防整改措施等方面,乘势开展如职业素养、责任意识、环保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例如在毒作用机制中可以探讨含有甲基汞的深海鱼食用的安全性问题,在化学致癌物的章节里分析讨论上海复旦大学二甲基亚硝胺投毒案等。通过这些案例中专业知识点的分析结合课程思政教育,帮助同学正确合理地认识毒物在生活与工作环境中的作用及影响,科学地理解毒物或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增加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增强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合理而科学的解决问题。在高校的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我们常会面对学生的各样思想问题,如遇到专业领域的重大公共事件或者热点问题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能力和正确的判断力,缺乏相应的职业责任与敬业精神,面对毒理学领域的专业问题没有科学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在《毒理学基础》课程中有针对性的融入思政思想,如在绪论章节在介绍毒理学的定义及研究范畴、分类与发展简史的过程中,列举国内外毒理学家们在研究中的成功事例以及我国在促进毒理学事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鼓励和鞭策学生要培养自己刻苦努力、不断突破自我、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研精神。

五 毒理学课程的思政评价机制

为了解毒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设计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机制。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分为平时成绩、期中考核与期末考核三个部分,学期末三者的综合成绩将作为学生该门课程的最终得分。这种考核方式尽管方便易操作,但是考核模式过于简单。长期应用固定考核模式会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此,我们多次尝试不同方法,在《毒理学基础》课程的思政评价机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 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

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教师课堂上引导和教育与学生自我思考、逐渐内化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毒理学基础》思政课程的考核更适合注重过程培养效果与教学效果的综合测定与评价。在《毒理学基础》的思政教学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及学习进度后,通过设置热门话题讨论、课上课下双交流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来综合考察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掌握程度。同时,我们增加了《毒理学基础》课程考核的方式,通过小组文献汇报、师生线上交流讨论、学生组间辩论、同学互评等方式来全方位评定学生成绩,培养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与职业精神,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共卫生领域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二) 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1)毒理学思政课程改革效果重点放在教学过程的评估上。这不仅能够及时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能够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变化与提高。在《毒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评估中,通过综合应用多种评估方法如随堂测试、重点难点探讨、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学生意见与建议调查等,重点关注学生基于过程的学习技能,避免学生仅通过突击复习来应付考试的弊端。思政课程改革的评估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这样才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则可根据每次评估结果及时补充或强调前期课程中遗漏或学生未掌握的知识点,以便后期及时调整授课的方式方法与侧重点。全过程评估的方法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且合理地评价《毒理学基础》思政改革的实施效果。

(2) 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3-5个主题报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该报告内容包含毒理学课程的基本知识或重点难点、当代热门话题以及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与课程相关的事物或问题,让学生分小组汇报并积极讨论。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动力。通过课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对于热门话题的分析及讨论,将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结合中英文文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主动学习的能力,评估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改革中,设置中英文文献解析环节,评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掌握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文献的内容应该与毒理学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与解析文献内容,指出文中所涉及的毒理学知识,应用毒理学技术手段以及研究设计中存在的利与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词汇的同时,培养学生中英文专业论文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对《毒理学基础》关键内容的把握。

六 结论

《毒理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使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课程思政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考核方式,以及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及看法。自实施以来,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思政内容引入的切入点选择要合理,所引用的思政内容要融入专业知识的授课过程中,尽量达到“教书”与“育人”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融合。思政课程的评估方法灵活多样,那么每个部分的评分标准应严格把握,评判时应由承担该门课程的所有教师共同讨论,避免不同教师评估过程中主观的评分差距,保证课程考核的系统性与公正性。

猜你喜欢
毒理学基础思政
“不等式”基础巩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蛹虫草对小鼠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灾害毒理学理论研究初探
火灾毒理学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