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莉,蒋晓梅,胡朝斌,高岩
(常熟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常熟理工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合作教育项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被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校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自2010年试验班至2019年项目已招收十届本科生。项目将德国工程教育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秉承“综合性、应用型、全球化”的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多元化、国际化思维,能够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英、德双语的科学应用型人才。从过去注重不同国情为主,转变为注重学生的个性为主、国情为辅[1],实现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吸收外方教学经验培养具有竞争能力的综合性及灵活性的应用型人才的新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德国把培养综合性及灵活性的人才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德国高等教育按办学层次及人才培养有不同类别。综合型大学侧重科研和理论性教学,培养学术型科研人才,而应用型技术大学非常重视实学实效。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专业设置具有鲜明的面向行业的特征,同时会跟随地方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与综合大学形成有效的人才互补[2]。应用型技术大学通常设置了 “双元制”专业,与企业共同培养工程师。也会根据就业体系的需求变化及企业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课程设置。除了专业技术课外,工科类通常以必修课及限选课的形式开设,如人事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经济学、法学、安全技术等一系列非技术类课程,其目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工程师除了掌握必要的技术专业知识外,也必须懂得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紧跟社会发展,同德方接轨,我们依据学校培养定位,分析工科教育同德国的质量差距,不断通过教育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强调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着力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合作项目本身特点,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依据职业导向、社会需求、利益相关者需求反向重构课程结构并确定教学内容,依托德国专业建设质量标准,确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使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3,4]。
图1 按照标准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现今大多合作办学院校课程设置及授课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全盘使用国外资源。另一种选择性引进,部分采用国外资源,中方在外方资源的基础上自主命题、自主考核等[5]。常熟理工学院在中德合作教学项目的课程设置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并结合中德教育的特点,确立了以课程实用性和基础性并重为原则,教学计划安排前2学年基本以德语学习为主,辅以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气工程基础,后续则借鉴德国“学科及专业”模块,将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专业基础课:由中方老师授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使学生对专业有一般性理解,为后续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2.专业技术:由外籍专家与中方教师共同协商制定教学大纲与计划,中方教师授课为主,外方授课为辅。使学生通过这个部分的学习,能够掌握具体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介绍专业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使学生不仅掌握职业技能,同时具备高级技术人才应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使得在未来职场中具有较强的使用和应变能力。
3.实验课程:由外籍专家与中方教师各自制定实验大纲与内容。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不同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4.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注重学生个性。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与特长自由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及学习的自信度与自觉性,拓展了其知识面。
5.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期间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进入德国学习或进入企业,参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生产和经营实践,出国学习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国际化知识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国外教学理念的魅力。留在国内实习的也能真正体验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6. 双语课程:选择适合的课程并开展混合式学习,多元化交互式教学模式,突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摸索在电子教学平台下进行教师与学生间的教与学的行为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7. 国际化课程:联合德方教授开设国际化课程,中外教师同堂授课,开设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国际化课程,为智能制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德方教授在中国讲授机械制造这门课程时,由中方教师做助教,带领学生做3D打印和FMS柔性制造系统的原理讲解和实验课,让学生用德语去做总结汇报和完成实验报告,最终课程成绩也由3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构成,如果p p t报告内容形式生动、活泼,表达流畅,且合乎逻辑,汇报得分较高,实验报告表述明确,认真仔细,操作步骤清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得分满分,同时在最终考试中也穿插实验内容和结果,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现代的智能制造课程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角。
本合作项目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德语语言能力的均衡发展,强调“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应用、培养能力”的教育模式,培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6]。有效实施中德合作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并取决于中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德方教师的自身素质。特别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科学配备师资数量和师资结构比例,组织中德教师共同参加教学研讨、科学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德语优秀的、稳定性强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国际型”教师。构建中外合作的线下线上教学共同体,促进中外师生交流互动,中外教师贡献知识和资源,共同开发适应中方文化情境和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学资料,统一评估教学效果,利用在线交流平台和社交媒体作为跨文化知识的聚集和发散地,淡化知识转移场内的时空和文化距离,推进中外师生间正式和私人的交流。共同编制德英汉专业词汇对照手册,通过在线视频和通信技术开展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在校或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分享教学、科研和跨文化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关注教学过程的精细化、辐射形成“自主建设、全程规范、中外融合、多元监管”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图2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在中德合作项目的培养方案中,德语学分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入学时学生无德语基础,项目确立在一年半内德语教学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一、二、三学期分别达到A1、A2、B1水平,第四学期结束时争取达到B2水平;二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德语的能力。总共开设德语学时有1152学时,第一,第二学年分别16学时/周,第三学年4学时/周,第一学年下学期安排德国外教教授学生口语和听力,德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以便让学生顺利接受德国大学所开设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德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于德语教师来说是工作中的中心任务。
教学内容方面:语法和词汇是德语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中基本涵盖了德语中主要的语法,并配有足够的练习。教学计划区分了重要的语法和次重要的语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要的语法应当多花精力讲解、多做练习。对于不太重要的语法大可不必深究。同时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对德语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讲解单词和学生记忆单词的任务都非常繁重。为了有效的学习词汇和合理的安排学习词汇的时间,可以把词汇划分为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两大类;积极词汇即每课书后词汇表中黑体的单词,非黑体的即可算成消极词汇。对于积极词汇,教师可以多花时间讲解,要求学生不但理解,而且要会用;对于消极词汇,学生自行理解即可。另外也可以参照词典来划分。每位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
对待学生方面:德语老师备课之前要了解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中德合作办学班级德语学习主要讲究德语的实用性,能把所学的德语知识运用到他们所学的专业中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都本着将教材中的知识实用化、生活化和现实化。注重学生德语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易于学生知识的接收又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另外,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举办“中德文化专题报告”、“德国圣诞嘉样年华”、“德语背单词读课文比赛”、“德语情景对话和话剧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发学生思考,掌握德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解决方案:教学过程中滥用手机导致了学生无法独立思考,而是简单上网搜寻资料或者直接使用翻译软件。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在课堂一开始集中收集手机,这一措施需要重视。学生们缺乏协作精神,不向教师反馈是否已经理解任务要求,并且课堂中缺少积极回答参与的现象,对此的解决方案是:在任务发布后,教师可指定学生回答,或者让学生挨个回答。学生们需提出相关问题并且以完整的句子回答,如果此项举措得以长期贯彻,学生的德语水平将得以改善。学生们无法熟练使用新词汇,很多已经详细讲解或重复的表达在短时间后学生们就会遗忘,对此解决方案是进行有规律的词汇测试及单词使用练习。在词汇练习的基础上,学生们的语法还需提高,尤其在从句表达上出现大量语法错误,即使是简单句,学生们也会出现如句子结构错误和时间表达不当等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某些表达超出学生能力水平,学生无法进行回应。对此,需以简单问题入手,学生们可以共同协作想出正反论点[7]。在口语练习中,共同商议部分表达较佳,主题讨论及对话提问表现稍微逊色,教学需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们大意理解听力部分尚可,但是在理解对话核心含义和精细内容方面表现不佳,即使相关词汇已经提前解释。学生们的专注力稍差,建议让学生们互相重复对方的德语表达,提升专注度。
针对项目学生的特殊性:生源质量较差,高考录取分数比普通本二学生历年平均低20分;学生报考动机分化,有的直奔出国的目标、希望能多学一门德语、或者因为离家近、分数低、能上本二就行;学生生源地70%集中在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区域,学生家庭背景包括父母学历、工作内容、家庭收入都较好,导致这些学生不能吃苦、抗压能力差。然而他们大学后的学业繁重,每周固定16学时的德语课堂学习,再加上其它专业课程,每天10节课,早读、晚自习成为常态,假期学生也需要去各种培训机构充电继续学习德语。为适应项目要求,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分阶段学业目标,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一起向着目标出发;同时转变管理者理念,实施班主任选聘制度,对学生分类指导,加强责任感教育,让学生有责任担当,确立实现家庭愿望和个人梦想目标,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对自制力差的学生个别谈话,让其摆平心态,化解其压力,面对现实,夯实基础;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学院领导、项目负责人、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一直密切联系,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举办各种活动,多渠道宣传德国教育制度,让学生了解中德之间的差异与融合,提前了解国外教学体系和综合文化知识,尽量避免后续产生较大的文化冲突和学习的不适应。努力营造德语学习氛围,和德国外教一起进行各种交流活动,使学生更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语言文化。
提高学生赴国外学习时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实现学校成绩互认,并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激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保障和资助,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进一步提高机械中德合作项目的办学质量,激发中德合作项目学生的外语学习的兴趣,为出国创造条件,同时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励学生国内期间努力学习各专业课程,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赴德留学,制订各种奖励办法,设置出国奖学金。
国外的本科教学很注重学生对课堂传授知识的理解和师生的互动,十分鼓励学生提问,把提问作为平时表现的重要因素。老师会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和吸收课程内容,同时学会举一反三,将理论进一步拓展和实践、实验相结合[8]。
完成留学生涯后,回国后学生的精神风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获得了很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面临产业升级对工科人才和国际型人才(语言沟通能力、国际企业文化、外交能力)的需求,就业驱动改善了职业生涯的品质。项目学生毕业后,就业质量和薪酬均有明显优势,继续深造率远高于其它专业。
综上所述,常熟理工学院在中德合作教学进行的系列改革,根据国际大环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自身特点,构建适合市场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妥善解决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反映了我校机械学院主动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对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将继续改进和完善这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国际化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