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需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2020-03-20 08:06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通关海关试验区

白 明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受到世界经济减速的压力以及贸易摩擦的干扰,近一段时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明显减速。海关统计,2019 年前11 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8.5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4%。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4.5%;进口12.95 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相比之下,2018 年的进出口总值30.51 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 年增长9.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1%,进口同比增长12.9%。不难看出,无论是进出口总额,还是出口和进口这两个单项,2019 年的增长率都比不上2018 年。更进一步看,上述2019 年前11 个月数据还是依据人民币来计算的,如果按照美元计算,2019 年前11个月的进出口额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同比还下降2.2%。其中,出口下降0.3%,进口下降4.5%。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遇到严峻挑战。

为了克服进出口贸易发展遇到的困难,中央提出“稳外贸”的要求。为此,我们需要立足于打造贸易强国,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通过不断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夯实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当然,这一切都是要以贸易便利化为必要前提。否则,即使有再大的比较优势,也难以转换为外贸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2018 年10 月18 日,国务院印发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对于“稳外贸”来说当属恰逢其时的“及时雨”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实上,口岸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这个层面来看,即使没有“稳外贸”这个当务之急,改善口岸营商环境也同样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这份纲领性文件特别强调了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在国内实施。优化通关、退税、外汇、安全、环保管理方式,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应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近些年来,我国的营商环境改善有目共睹,而通关便利化又是构成营商环境的重要关注点。例如,2019 年9 月,全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0.02 小时和3.82 小时,相比2017 年分别压缩58.91%和68.95%;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数量大幅精简,从86 个减为46 个;集装箱出口合规成本从568.7 美元降至387.6 美元,进口合规成本从915.9 美元降至448 美元。当然,这仅仅是自己与自己比较,而从横向比较来看,贸易便利化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按照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在全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排名在前年、去年和今年分别为78 名、46 名、31 名,提升幅度明显。然而,中国的分项指标改善却并不同步。在构成营商环境指数的10 大分项指标中,与对外贸易发展关系最紧密的跨境贸易这项指标尽管纵向比较有所改善,但从横向比较来看,也只能排名第56 位。具体来看,企业在口岸营商环境环节“不便利”的感受一方面体现为报关与通关时间有待进一步缩短,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报关与通关费用有待进一步降低。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的难度越来越大,而推进贸易便利化却有相对更大一些的空间。2017 年2 月22 日,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根据测算,这份协定生效后,可为世界贸易带来大约1 万亿美元贸易额,也可以为2800 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据悉,在《贸易便利化协定》中的40 条措施,36 条措施在当年已宣布实施,而其余4 条措施也将在2020 年2 月全部实施。迄今为止,发达经济体的实施率已经达到100%,而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实施率却只有56%左右。

抬眼看世界,落实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任务艰巨。低头看脚下,落实购物欲“稳外贸”的这20 条改善口岸营商环境措施更是刻不容缓。未来,我们在打造贸易强国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向推进贸易便利化要红利,而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加快单一窗口建设、提高无纸化通关能力等方面多做一些实事。

改善口岸营商环境固然重要,但也同样离不开规范严格的监管。例如,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之初,上海海关在自贸区内试点实施了“先入区、后报关”的新型海关监管模式,大大缩短了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从本质上看,“先入区、后报关”模式意味着上海海关在自贸区内创新了“一线放开”的监管模式,有需求的区内试点企业可以先凭提货通知单回执,在货物到达港口、尚未办结海关手续前,就可以直接从港区提箱装货、先行运货进区入库。在规定时限内(自运输工具进境14 日内)向主管海关办理进境备案清单申报手续。由此可见,“先入区、后报关”并不意味着“一线放开”就境外货物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不过在报关时间上可以灵活一些。

与自贸试验区不同,全国诸多保税区的口岸营商环境改善也有不同侧重。例如,湛江海关结合进出口大宗散货为主、外地企业长途运输不便的实际情况,摸索出“分批进中心,再集中申报”(暂存集报)的保税业务模式;针对保税简单加工业务,成功复制“先出区后报关”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依托“保税工作室”立足大宗散货运输低成本、集散地和“岛外仓”的优势,提前研究保税优惠政策溢出分享共赢、开放合作与海南相向而行的落实途径,为湛江申建综保区打下坚实的基础。2019 年1 月至10 月,进出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 型)货运量38.7 万吨,同比增长72.6%,货值1.71 亿美元,同比增长71.0%,5 个仓库及5 万平米的堆场均实现满负荷运转。

改善口岸营商环境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排除在大环境彻底改善之前先行一步改善口岸通关的小环境,而自贸试验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小环境的优先改善。为落实国务院在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海关总署对所有涉企类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三大类改革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改善口岸营商环境不能够孤军奋战,也需要不同环节协同推进。大军未到粮草先行,而从提高通关效率角度来看,就必须要取得稳固的技术支撑。2019 年前10 个月,深圳海关共监管进出境邮件1.52 亿件,同比增长5.29%。其中“双十一”前后3 天,日均达68.9 万件,同比增长近50%。面对跨境电商新业态带来的进出境邮递物品迅猛增长,深圳海关稳步推进邮件作业方式改革,向“智能—电子—集约”模式转变,实现监管“集约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跨境邮包更快捷。在深圳海关的协助下,深圳邮件处理中心建设了自动化的分拣线,出境邮件可同时自动分拣至192 个国家或地区,处理能力从3 万件/小时增加到6 万件/小时,日均处理量峰值可达200 万件,2 小时内可完成全部通关手续。海关检查的“查验线”与企业“分拣线”融为一体,邮件包裹上线、查验、下线、放行和扣仓作业链条实现全程自动化。

改善口岸营商环境除了要通过提高效率时限“多办事”外,也包含要通过降低成本达到“少花钱”的目的。为此,各地海关需要因地制宜加以改革。例如,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黄埔海关试点推进单耗自核改革,今年1 月至11 月,共有42家覆盖炼钢、电子器件、电工机械、纸制品、金属制造、鞋业、皮具、服装、眼镜、船舶等行业的企业获得试点资格,试点企业2019 年1 月至11 月加贸进出口货值合计130.43 亿美元。从具体操作来看,在单耗数据全程可溯的情况下,允许企业在核销前将成品生产过程中耗用料件的情况如实向海关进行申报,并自行承担申报的法律责任。这一举措对内部管理规范的优质企业是十分利好的。

明确了当前形势下改善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就需要规划好具体的营商环境改善措施。为此,现阶段要全力开展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抓好跨境贸易便利化各项措施的实施。要付出更大努力,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切实举措,加快补齐短板,继续推进优化通关流程、精简单证、提高通关时效、降低合规成本工作,鼓励支持各地大胆创新,进一步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接下来,下一步工作就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实施国际通行的货物、资金、人员出入境等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改善口岸营商环境同样离不开海关不同业务之间的职责整合。根据国务院最新公布的改革举措,2019 年12 月1 日起,海关总署对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口岸区域的“口岸卫生许可证(涉及公共场所)核发”实施“实行告知承诺”改革。

应当指出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有这样的表述,这就是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果真做到上述要求,实现“稳外贸”目标就不会可望而不可即了。

猜你喜欢
通关海关试验区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通关英雄榜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18个自贸试验区
东北海关二五附加税的开征和中日交涉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