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莉,易巧云
(1.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2.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护士就是护理患者的人,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护”就是关心、关爱、照顾患者,而“士”则是守护生命,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护理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关心人、尊重人的护理理念,即重视生命的质量和价值,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尊严,最终实现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真正融合[1]。护理基本技术课程包括对患者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治疗照护等基本护理技术操作[2],为了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提升高职护理教学效果,培养具备人文关怀素养的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尊重和关爱患者,笔者进行了护理基本技术课程设计。
护理基本技术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构建护生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开展临床护理活动的基础[3],同时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项目之一。
根据护生的特点和临床工作岗位的要求,护理基本技术课程安排在第三、四学期授课,先修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健康评估、护士人文修养等医学基础课和人文素质课,后续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临床专业课和顶岗实习。本着知识内容适量、实用、够用的原则,与临床专家、医学基础课及临床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开展集体备课、研讨。
本课程确定的课程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3个方面,知识目标为掌握护理工作岗位中的常见的护理基本技术的知识、技能、注意事项,能力目标为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正确处理护患关系,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护理对象健康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为培养慎独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关爱尊重患者的服务意识。
根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和护理行业的改革建设要求,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将护士的临床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以患者住院过程为导向来设计学习情境,本课程共设计了7个学习情境、31个工作任务,共144学时(见表1)。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结合产学研反馈和教学反思,确定了教学的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能力迁移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将人文关怀的意识融入护理技术操作中。
课程设置依托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基于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强调“教学做”合一,加强人文渗透,体现护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学时分配,本课程共设置7个学习情境,31个学习任务,共158学时,以第一个学习情境——医院环境管理为例,共5个学习任务,教学难点中无菌技术的应用6个学时,隔离技术的应用4个学时。
高职第三、四学期的学生已储备了一定的医学基本知识、人文关怀知识,对动手操作比较感兴趣,但操作中重模仿、轻理解,习惯使用手机,喜欢玩手游、聊微信,好奇心强,受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运用技术解决情景问题的能力缺乏,运用人文关怀的能力缺乏。
组建设计小组,开展岗位调研,进行学情分析,形成设计方案。依托教学资源库、微信平台、云课堂等信息化资源,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展案例教学、全真实训、医院见习等教学,引导护生突破重难点,掌握知识及技能要点。
表1 护理基本技术课程设计
以静脉泵输液法为例进行说明,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从“课前自学—课上学习—课后拓展”的教学模式逐步进行,课前自学时护生登录蓝墨云领取学习任务,查看教学视频,绘制操作流程,医院临床见习,完成课前测评,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课上学习时导入案例,分解任务、分步示教,整体练习,归纳总结,强化训练;课后拓展时查阅资料,到社区进行知识宣传,通过学习使护生逐步掌握知识要点、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场所,开展“课前自学、课上学习、课后拓展”的信息化教学活动,积极推行“师生互动型”双向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7种。
5.2.1 案例分析 如在“患者清洁卫生护理”的考核中,设置了清醒、昏迷患者的案例,同时根据高热、口腔感染、口腔异味等情况考核护生灵活处理患者护理问题的能力。
5.2.2 实战演练 每个任务中包含单项技能实训,每个学习情境的各单项技能实训之后是综合技能实训和情景考核,如项目三“患者的生活照护”学习后,安排综合技能考核的项目,由学生抽签决定考核项目、考核案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5.2.3 现场教学 由医院教师在床边进行现场教学,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意识,如安置卧位的学习任务,在骨科进行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的现场教学,由医院教师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比较,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体位的临床适用范围,有利于护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
5.2.4 角色扮演 绝大部分实训项目要求护生进行护士和患者角色扮演与互换,在情境中分别体会护患的情感,在操作中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如在“生命体征的测量”中,护生分别扮演护士、患者角色,体会到了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也体会到了护士操作中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5.2.5 启发引导 在课堂中通过讨论、提问,利用前沿技术及社会热点问题的导入,启发护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后引导护生自主学习,如临终关怀的教学中导入《生命里》纪录片,让护生感受到临终关怀就是“死者善终,生者善别。帮助病患有尊严地直面死亡,让他们与亲人,与这个世界,好好道别”,激发人文关怀的意识。
5.2.6 自主学习 如在静脉输液教学时,护生提前登录蓝墨云班课学习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输液反应与护理等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小测试检验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课后布置作业习题进行强化,护生通过学习能迅速掌握重难点部分。
5.2.7 小组合作 要求护生在课前导学、整体练习、综合考核环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培养了护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如“无菌技术的应用”的教学中,小组成员分别领取铺单巾盘、铺双巾盘、戴无菌手套、取无菌物品等小任务,通过“分解—整合”的方式进行练习和考核,强化了知识点。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引入动画、视频、网络课程、蓝墨云班课、微信公众平台等教学资源,让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室,开放实训中心,护生以结对形式练习操作,自主把握时间和检验效果,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
根据临床护士工作岗位的要求,提出了本课程对于护生的考核评价包括技能考核、知识考核、态度考核。根据实训项目的评分标准进行专业能力综合技能考核,占总分的40%;实施应知应会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知识考核,占总分的40%;对护生的学习态度和护士素质养成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的态度考核占总分的20%。
使用《护理基本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改革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配套《护理基本技术实训指导及评分标准》《护理基本技术练习题》《护理技能抽考标准》,利用“十三五”规划教材、护理专业核心期刊等作为拓展资料,同时使用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云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等数字化教辅资料。
我院拥有20间理实一体化教室、67家校外教学医院、8家养老服务中心,有效地提升了护生的操作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
课程教学团队共有教师 10 名,教授∶讲师∶助教=2∶1∶1,研究生学历达50%,同时配备了8名实训指导教师,课程团队中有1名二级教授,1名省级教学名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护生的技能操作掌握情况、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进行强化和个性化指导;对护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手把手指导,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
课程教学注重护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培养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临床医院带教教师、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培养了护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参加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得到社会肯定。
本课程得到了行业、督导、护生、社会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督导评价、护生评价得分高,实习医院对我院实习生、毕业生的评价优且口碑好。
护生在参加省“护理之星”就业力挑战赛中囊括冠亚军,在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连续多年获大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连续3年达96.2%以上。
课程设计贴近临床,直接将护士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护生的学习任务,善于利用情景案例开展教学;教学中整合资源,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蓝墨云班课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护生在课前自学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将努力改革考核评定方法,合理选择教学项目,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