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曹德宾
1.基料配比环节:低温季节的潮湿多雨,容易使得储存欠妥的原辅材料受潮,甚至结块、霉变,该种原辅材料一是杂菌基数较高,二是营养损失较大。因此,在使用前,应趁晴好天气时,予以暴晒处理。霉变结块的原料可予破碎后进行熟料栽培。由于原料中的营养损失较多,故应在配料时适当予以补充。营养全面、丰富的基料,菌丝更具备抗杂抗病能力,能达到理想的出菇状态。可采用三维精素(拌料型)来调配,基本用量为每250公斤主料使用1袋(120克)。该环节可以保证食用菌对基料营养的需求,不会因为缺素发生问题。
2.接种操作环节:无论制种还是栽培,一定要严格接种、规范操作,不使杂菌有可乘之机。传统做法是使用甲醛熏蒸处理,再进行接种操作。按照绿色食品的相关规定,食用菌生产中应予禁止使用甲醛,并且,传统做法中甲醛药物的刺激、接种箱的不方便操作和劳动强度大,使得工作人员十分疲惫,且易发生甲醛过敏甚至中毒等问题,长时间操作就难免不严格、不规范,故使得污染率居高不下。现在多使用“食用菌接种净化机”进行接种等操作。在机器发出的微风中进行开放式接种操作,对人体无害,而且防杂效果好,接种成功率高,接种操作变得轻松自如,接种效果很稳定,建议推广使用。
3.环境消杀环节:播种后的菌袋一般在菇棚直接发菌,尤其是老菇棚,棚内棚外就存有或潜伏着大量杂菌、病原菌。很多菇民忙于播种生产,加上防范意识、预防概念的欠缺,往往就忽视了对菇棚的消杀处理,结果就会造成大面积污染,有时甚至出现难以挽救的损失。处理办法:将菇棚予以修整,揭掉草苫等覆盖物,修补或更换棚膜后,地毯式喷洒赛百09和百病傻溶液,然后密闭菇棚,暴晒 2~3天,再行重复用药一次,密闭两天后打开通风,按每平方米地面0.25公斤用量均匀撒布石灰粉,之后即可将播种后的菌袋移入进行发菌。
4.预防病害环节:尽管前期已经对菇棚进行了彻底消杀,但在发菌期间,管理人员的进出、不断的通风等,势必会有新的杂菌病原菌进到棚内,发生污染的危险依然存在。所以,预防工作不能稍有松懈。一般可使用百病傻500倍液和赛百300倍液交替进行喷洒,每袋兑15公斤水,根据不同的栽培模式,可喷100~200平方米,主要用药方向是墙体、地面以及通风口、门口等处以及发菌中的菌袋,空中可予少量喷雾。该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预防为主”,将病害消灭在未发之时、萌芽之中。
5.病菌处理环节:首先,密切观察,坚持剔杂检查;其次,将疑似杂菌的“问题菌种菌袋”剔出,另行处理,不得马虎;第三,坚持整个发菌期间,除坚持药物预防外,还应密切观察杂菌病害的“动向”,发现初始污染,立即予以彻底杀灭处理,不留后患。过去有的菇民将染病菌袋扔出棚外了事,这是一种害人不利己的做法,既污染了环境又形成新的污染源,使得明年以后的生产难以继续,不符合持续农业的要求。正确的做法是:使用赛百09等药物,按照说明兑配药液,涂刷污染斑块,或者直接对杂菌病害处撒施赛百09药粉,将其干净、彻底的杀灭。第四,出菇管理期间不要使用任何药物,尤其不得对子实体喷洒化学药物或激素等。
对染病菌袋实行药物处理以后,轻者可继续出菇,污染严重者,在杀灭病菌后,经过处理可作为肥料下地,仍然可以“发挥应有价值”,最大限度地延长生物链,并可进行有效的“资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