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3)
在临床诊疗上双向情感障碍病症属于一种具有较强困惑性和复杂性的精神疾病,会严重增加社会、家庭与患者的负担,已经成为现在国际上最为主要、最为关注的精神卫生问题,给精神病学研究带来不小的挑战[1]。该病症患者急性发作期间极易出现激惹、冲动行为,如做出自杀、毁物、伤人、自伤等可能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为了进一步探究为双向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本院特对86例患者在院治疗的患者展开为期10周的治疗观察,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86例患者均来自于本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间实施治疗的双向障碍患者中,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平均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中女患19例,男患24例,患者年龄在19~57岁,平均为(37.83±4.67)岁;观察组中女患22例,男患21例,患者年龄在21~56岁,平均为(38.45±4.36)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均需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确保其症状符合双向障碍的临床标准,同时,让患者及家属在充分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及注意事项基础上,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若患者存在严重身体疾病,则不予以参与本次研究;②若患者存在严重自杀倾向,则不予以参与本次研究;③若患者存在药物依赖问题,则不予以参与本次研究;④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不予以参与本次研究。
1.2 护理方法:在临床治疗中,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错误认知纠正、环境护理、健康宣教、康复训练、躯体护理、情感支持、遵医嘱给药护理等等。在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期间,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患者表现症状的特征,实施有较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一方面,护理人员应有意识的加强护患沟通,为患者详细介绍本院的治疗条件、治疗环境、主治医师信息、治疗设施与流程等,增加患者信任感,消除其在陌生环境中的陌生感、紧张感预计不安感。另一方面,对于患者主诉和疑问,护理人员应予以耐心倾听和详细解答,对他们的真实需求进行清晰掌握,并针对其心理需求,为此制定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方案,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以促进其康复。②支持性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式的出发点应以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准,对患者的行为予以充分的体谅和理解,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应具备充足的爱心和耐心,予以患者人格充分尊重,尽可能避免患者身心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增加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应在护患沟通中对患者的实际状态进行认真、详细记录,以便于进行病情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建立积极向上认知模式。③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在市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懂得换位思考,真正了解患者心理的真实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上,鼓励并指导其宣泄情绪,同时,通过科学方式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从中分析出引起患者行为冲动的因素,病症对这些因素为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之后通过交流或诱导方式让患者对自身冲动行为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有正确认知,帮助患者纠正自身的错误行为,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
表1 两组患者危险冲动行为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危险冲动行为评分对比(±s)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总有效率评定标准:利用BRM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情况进行评定:痊愈:分数减少率>75%;显效:分数减少率>50%,<75%,有效:分数减少率>25%,<49%;无效:分数减少率<25%。
1.3.2 外显冲动行为评定标准:利用MO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冲动行为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观察治疗3、5、7、9周后的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χ2、t分别检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技术资料用(±s)表示,若组间差异对比值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治愈11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中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组间差异对比值(P=0.035<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外显冲动行为评分对比:在患者接受治疗3、5、7、9周后,MOAS评分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双相障碍在临床诊疗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不典型,抑郁症状与狂躁症状均会出现,严重影响社会、家庭和患者生活的安稳[2]。大部分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病情通常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外显冲动行为会消失或显著减少。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治疗期间,为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其冲动行为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通过加强护患沟通、心里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对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同时引导和鼓励其正确发泄心理情绪,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3]。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BRMS评分判断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接受治疗3、5、7、9周后,MOAS评分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双向障碍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予以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