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点亮深山教育的小小火柴”

2020-03-18 06:47刘洁
教育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校孩子学生

刘洁

今年是刘正国从事乡村教育的第32个年头。在偏僻边远的大山深处,他像一棵树,牢牢扎根于贫瘠的土地上,无声地守护着山里的孩子们,让他们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刘正国对山里孩子最大的期盼。

从山里来,回山里去

安清教学点坐落于贵阳市息烽县温泉镇安龙村,距县城50多公里,周围群山环绕。从学校走到镇上,需要2个小时。这里从幼儿园到3年级有4个教学班、5名老师、75名学生,其中6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刘正国就是这所“小学校”的“大家长”。

这是他任教的第五所学校。1988年8月从贵州省安顺师范学校毕业后,自小就生活在大山里的刘正国,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主动要求到偏远的山村任教。“山里的孩子要想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只有读好书。”“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我的一件事就是教书育人,让山里的孩子都能读好书。”他深受当老师的父亲的影响,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那些像他一样的山里孩子有机会走出大山,摆脱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从事乡村教育比刘正国想象得更为艰难。他工作的第一站,是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小学。那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甚至没有像样的校舍:4间瓦房,一块不足20平方米的坑坑洼洼的泥地,用木板临时搭成的桌椅……学校没有专门的任课教师,刘正国一个人要负责数学、语文、历史、地理几个科目的教学工作。每天天不亮,他就要从家里出发,徒步走过蜿蜒险峻的山路,去学校上课。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当时他每月的工资才56元。

生活的困苦、工作的压力让刘正国倍感疲累,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份职业,或者说,不敢想。每当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渴望知识的眼神,想到山里父老乡亲对他的厚望,他都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就这样,日复一日,一干就是32个春秋,从满头青丝到渐生白发。

刘正国对于山区孩子的情感,旁人很难想象。正如他所做的决定,也少有人能理解——2015年9月,刘正国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号召,怀着“把知识带到更多贫困地区”的信念,毅然辞去息烽县兴隆小学校长职务,主动请缨前往遵义市习水县桃林乡永胜小学支教——那里距离他的家乡300多公里,家里有近80高龄、多病缠身的双亲,有下岗的妻子和即将离家读大学的孩子。

对于家人,刘正国的心里不是没有愧疚。但对于自己的选择,他仍然义无反顾。支教地区偏僻边远、贫穷落后,学校连宿舍都没有,刘正国只能租住村民的房屋,与村民家搭伙生活。“只要山里的孩子能够上学读书,苦点累点算什么?”扶贫扶智,治穷治愚。刘正国的心里非常清楚,“教好一个学生,将改变一个家庭”,为此,他只能将对家人的歉意深深埋在心底。

教书是一份良心工作

刘正国有一本陈旧的日记本,上面记载着他30余年的教育足迹以及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其中有一项6000余元的账目,王红45元、刘建70元……记录下的是他为贫困学生所付的书本费和购买的学习用品等。

乡村教师的工资并不高,刘正国的家庭条件也不好,他自己省吃俭用,对于学生们却从不吝啬:自掏腰包带贫困学生到遵义看望五年未见的父亲;为孤儿学生交保险费;自购生日蛋糕、糖、水果、瓜子等为孤儿学生和留守儿童过生日……

乡村孩子的处境艰难,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他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为此,刘正国想方设法联系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帮扶,为学校添置课桌椅、体育器材、学习用品,为贫困儿童联系“一对一”资助……他用厚厚的记账本,记下了每一笔资助款项的时间、金额和去向。这些年来,他筹得的物资和善款折合人民币有120余万元。

物质条件的改善免去了孩子们学习的后顾之忧,但他们心底的孤独无助却挥之不去——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为了改变家庭貧困的生活状况,学生家长纷纷外出务工,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普遍缺少父母关爱。刘正国的存在就像一缕阳光,带给这些孩子无尽的温暖和感动——

山洪暴发,孩子们被挡在湍急的河流对岸,无法到校上课,是刘正国挽起裤腿,把他们一个个背过小河,放学后又护送他们回家。

学生杨贵上课时突发急病,是刘正国冒雨徒步背着杨贵到相距学校三公里的镇医院抢救,并帮他垫付医药费。

学生阮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开刀治疗,可他的父亲是残疾人、母亲多病、家里弟妹4人上学,经济特别拮据,是刘正国撰文《独臂父亲用爱撑着患儿过冬》向社会呼吁求助,最终让阮领获得第二次生命。

学生李兵父母均患病去世,他无奈辍学,是刘正国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起救助倡议,并在学校发起“节省一天的零花钱”活动,帮助李兵重返校园,让孤儿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思念无处排解,是刘正国利用每周一、三、五中午的一小时通过网络指导,让他们与远在他乡打工的爸爸妈妈视频对话,并时常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照片发给留守儿童的家长。

……

这么多年来,刘正国家访了教过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情况后,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慈善组织或爱心人士寻求帮助。同时,他敞开胸怀,用爱和宽容对待每个学生,抚慰他们心灵深处的创伤,聆听他们的梦想和追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而言,刘正国就是他们的父亲。可对于自己的女儿来说,他却是一位“不称职”的爸爸。“我都没有好好背过自己的孩子,生病也没有照顾到。”甚至在女儿前往大学报到的时候,他都因为支教而未能相送。时至今日,他依然记得女儿临走时哭泣着给他打的那通电话:“爸爸,您好!我到上海读书去了,您好好教您的书,您心里没有我这个女儿,只有您的学生……”

为了山里的孩子,刘正国选择了愧对自己的孩子。“教书是一份良心工作”,刘正国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那就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一批批走出大山,进入初中、高中、大学学习,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为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作贡献,我宁愿坚守大山,做一辈子的播种人。”

为山里娃开一扇远眺的窗

一个个废旧轮胎,经过一番巧妙地“组装”,变成了飞机、大炮、坦克、火箭、秋千、跷跷板、盆景……这是近期安清小学结合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在校园实施的一项创意——刘正国带领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在温泉镇及周边汽车修理厂收集到400多个废旧轮胎,之后,请来2名工人,利用7天时间,将校园变成了多彩轮胎园,让孩子们在游玩中拓宽视野,增强环保意识。

这也是一项“圆梦行动”。由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安清小学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能见识外面的世界。至于火箭、飞机等,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遥远的梦。这一直是刘正国内心的隐痛。他希望这些山里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希望他们终有一日能够走向外面五彩斑斕的世界。然而,深山僻远,资源匮乏,难免给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刘正国只能尽己所能地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远眺的窗,带他们登高望远,开阔视野。刘正国本性质朴淳厚,但在教育上却常有一些巧思——

在打造多彩轮胎园之外,他还引导孩子们利用废旧瓶子做花瓶、用纸板做五角星、用木棒做枪等,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家园,同时探索“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环保研究课题《瓶子和我们的生活》。

积极探索国家课程与乡土课程的融合,带领老师们创编适合山里孩子的教学内容绘本,并挖掘“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二十四节气”长廊文化乡土田园教育特色。

创建“自己动手·扮靓校园”一楼一文化、一班一品牌特色,打造“多彩校园·快乐成长”每周一歌、每周一诗,快乐阅读幸福教育特色。

……

同时,他还特别注重“立德树人”,为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根”和“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讲故事、忆历史、话将来等德育特色活动,并带领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教孩子们唱《军民大生产》《红星闪闪》等红色经典歌曲。不仅如此,他还通过网络联系东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等校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安清小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了解外面的世界,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刘正国改变了学校评价学生的方式,打破学科成绩的单一衡量标准,代之以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价——学校不再评选“三好学生”,而是用“好少年”代替,包括“学习好少年”“友善好少年”“孝心好少年”“环保好少年”“创新好少年”等,每个孩子都有获选的可能。这种以“好”为标志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让学生们走出学科成绩失利的阴霾,变得阳光、自信。

办真实幸福的学校,做真实幸福的教育,让性格孤僻、孤独无助的留守儿童树立灵气、雅气、大气的自信,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刘正国心底最深的愿望。学校虽小,但要办得“小而特、小而强、小而美”,而今,刘正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山路弯弯,走出孩子的未来;三尺讲台,播种孩子的希望;一颗丹心,放飞孩子的梦想。”30余年来,刘正国送出去80多名大学生、大专生,而他自己却始终留在大山深处,守护着一茬又一茬山里的孩子。他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大山,只是不忍心抛下那些孩子。“泥巴砖头垒个灶台,顶多能用十年八载。但教学生读书认字,他能用一辈子。大家都跑了,这个教学点就垮了。”刘正国将自己形容为“一根小小的火柴”,温暖着山里孩子的心,照亮着山里孩子的路,他希望自己能点燃更多山里孩子的希望和梦想。

猜你喜欢
学校孩子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