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萱 刘秀萍
11月的成都,已是一片金黄。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以下简称“棠湖中学”)一整天都很热闹:上课时间,选择不同课程的学生或安静听课,或踊跃讨论,或积极创作;下课时间,学生三三两两拿着自己的课本奔向下一个课堂;跑操时间,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时段在操场上列队跑步,响亮的口号不绝于耳;即使在午休时间,校园内也遍布参加社团活动的忙碌身影。琅琅读书声与欢呼呐喊声呼应融合,构成了棠湖中学独特的风景线。
创办于1991年的棠湖中学还不到30岁,很年轻,但成长迅速。建校3年成为四川省合格高中,5年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10年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正走在新课程改革实践前列。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棠湖中学“改革立校”的办学思路。
回首近30年改革历程,2012年是重要节点。当时学校正值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领导班子却面临重大调整,急需敢于创新的带头人。初任校长的刘凯挑起学校改革重担,将差异教学融入特色办学,以生涯教育为学生未来奠基,进一步推行酝酿已久的“选课走班”改革,走出了棠湖特色改革之路。
養成教育,良好习惯是教学的基础
刘凯与教育的缘分有些曲折。1985年,他考取了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彼时,他并不想读师范专业,也觉得自己可以考取更好的大学,于是选择了复读。两年后,他重新进入考场,却因为首科数学没考好,影响了之后的发挥。这一次,他再次收到了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我本来想考政法或者会计专业,但或许真的和教育有缘,两次都考上同一所师专,和家里人一合计,我还是入学了。”当时的选择多少有些无奈,但真正进入教育行业,刘凯才慢慢品味出教育的深刻价值与独特魅力,他在其中耕耘几十年,品尝过教育改革的艰辛和育人成才的喜悦,“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
1990年,刘凯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还是“双流彭镇中学”的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以下简称“艺体中学”),先后担任德育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等职务。在艺体中学的教学生涯中,刘凯最大的感触就是,德育和习惯养成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如果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连基本的课堂纪律都不能维持的话,老师很难搞好教学。”
刘凯曾遇到过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不学习,顶撞老师,经常旷课和社会人员打架。刘凯被磨足了耐性,磨出了一套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也磨平了这些学生伤人伤己的尖利“硬刺”。“老师要建立起较为全面的班级制度,学生违反规则就要接受惩罚,这样能保证大多数学生遵守纪律;再发动班干部、课代表配合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他强调教育需有张有弛,对习惯不好的学生要严肃处理,但也要给他们机会。“有些学生能体会老师严厉之下的关怀,但改变需要过程。他们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需要耐心监督,培养自制力。比如有学生作业没完成,你就盯着他完成作业再休息,慢慢地,他就改掉坏习惯了。”
刘凯到棠湖中学任校长后,学校为支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教育,对接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校(以下简称“木里中学”),为其提供办学培训与改革经验。当时木里县教育环境恶劣:升学率低,学校管理混乱,学生辍学、打群架、伤人等事件频发。刘凯一直认为:“生源差的学校更应该重视德育和习惯养成。”他建议木里中学校长“先抓德育,再搞教学”,从习惯养成入手改善木里的教育情况。于是,木里中学确立学生基本行为规范,严查仪表,严管出勤率,没收管制工具;同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其后几年,学校升学率逐年突破,成为凉山州教育教学改革先锋。2017年,学校还代表凉山州在全省校长会上作经验交流。
在刘凯看来,良好习惯会让学生一生受益。“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然追求更好的未来,学习有了动力,老师的教育教学会轻松很多。”
生涯教育,为学生未来铺路
刘凯加入艺体中学时,学校正面临办学瓶颈,举步维艰之下,决心转变办学思路,发展艺术体育特色教育。在当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艺体中学走出了一条特色取胜的险路,刘凯亲身参与其中。他还记得自己教过的一名学生——中考没考好,只能去汽修厂打工,中途被刘凯“拉”回学校读美术班,三年后,他成了四川省美术统考状元。
这段经历对刘凯之后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能够得到重视、培养和发展,不应该伤害学生的天性。”刘凯理想中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取得好成绩、学校提高升学率,更应该是张扬孩子的个性。在他心中,培养学生共性的习惯和能力很重要,但个性特长同样不可或缺。
进入棠湖中学后,刘凯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得以进一步实现。学校一直追求的“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有特长”的育人目标,孕育出了个性化的“生涯教育”:专门成立“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中心”,用于探索特色课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课程;研发特定课程、特惠课程、特长课程和特创课程相结合的4.0T新型课程体系,开办了80多门选修课,尽量满足学生对不同内容的求知欲;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邀请国内外知名大学、企业来校交流,开阔学生视野。
提到棠湖中学的个性化教育成果,刘凯的开心和自豪溢于言表:2017年,成为四川省首个“青少年作家班”承办学校,为鼓励学生创作,学校创办了《春晓》《燎原》《大棠人物》等12本刊物,为优秀作品开办研讨会,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2018年,成为全国唯一U-15国家队女足基地,学校“女子足球队”的传统由来已久,为国家队培养了包括著名女足运动员肖珍在内的众多得力干将;2019年,成为四川省唯一的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开办海军航空实验班,为国防事业培养专业的预备人才。
在刘凯看来,个性化教育立于高考的背景墙下,需要兼顾高考成绩和个性发展。“我们可能做得还不够,但一直在探索前进。”棠湖中学学生处主任喻良刚向记者讲述了学校推行生涯教育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平衡学生花在特定课程和特长课程上的时间;协调导师的知识量和学生的求知欲之间的不对等;随时与学生沟通,调整课程设置……未来,学校还计划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内容和专业知识拍成短而精的小视频,便于学生接受。他说:“学生在学校接触的东西有限,眼界会变窄,我们开设尽量丰富的课程,希望搭建平台,让他们了解未知,培养兴趣爱好。”
离开了基础教育的襁褓,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会茫然找不到方向。在刘凯长久的教育生涯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他们在大学和社会有了更多的自由,却欠缺基本的选择能力。“我们现在就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学会选择。”有些学生面对众多选修课会不知如何选择,学校乐于提供试错机会。学生选了一门课程,发现不感兴趣,下学期可以选另一门,导师会和学生交流、提建议,帮助他们调整方向。“在不断选择和调整中,学生自然而然学会对自己负责。”
喻良刚对一名考取了建筑专业的学生印象很深。在棠湖中学就读时,这名学生了解了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利用假期遍访四川古建筑,绘制古建筑结构图,还立志成为像林徽因和梁思成一样的建筑师。“这正是个性化教育的意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目标。哪怕只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也是教育的胜利。”
选课走班,改革就要主动出击
要想个性化的教育落地,就需要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和空间。考虑到学生对于选修课的选择机会较少,刘凯借着高中部入驻新校舍的契机,实施以“选课走班”为核心的教学组织管理改革,创四川省“选课走班”先例。“被动地接受别人进球加分,不如主动出击得分,选课走班就是一次主动出击的改革。”
外界震惊于棠湖中学的勇气,刘凯却认为,棠湖中学的“选课走班”改革并不突然,而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棠湖中学带着改革的基因而生,注定每个校长都会高举改革的旗帜。”
回顾棠湖中学一路风雨历程,刘凯语气中难掩敬意。“棠湖中学创立时的目标就是成为一所四川顶級、全国知名的学校。”为此,这所不甘平庸的学校不断推出创新措施——办学之初,率先推行“三制一包”管理体制改革,其中的全员聘任制,开四川省中小学“选聘”先河;2008年,推出“三段式教学”的课堂改革模式,整合课前、课中、课后时间,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依据学生的问题和需要安排教学内容;2012年,以课堂改革为抓手,提前开启新课程改革,编写学校课程纲要;2016年,经过多年积累,实行选课走班改革顺理成章。“从课堂到课程,再到选课走班,改革是一脉相承的。不断改革,才能找到新出路。”刘凯补充说。
为避免选课走班沦为形式,棠湖中学从教学出发,形成“一生一课表”的特点。刘凯解释了根据学生实际设置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教学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活动。给学生适合的教育,选课才不会白选。”选课过程中,师生互相选择的“双选制”保障了学生的选择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得以自下而上地改善教学质量。
目前,棠湖中学的选课制度已经全员、全科、全程覆盖。但曾经对于“要不要在低年级实行选课走班改革”的问题,老师间的争论很大。棠湖中学学导处主任朱元根对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一些心存顾虑的老师总来找我提意见,担心学生年纪小,走班之后,没有固定班级就没有了依靠,可能会不适应甚至厌恶学校生活。但走班制在低年级试运行半年后,这批学生的成绩就达到了学校自初中恢复以来从没有过的高分,课堂表现也更加踊跃,他们用事实证明了全员走班制的可行性。”
内部的不同声音好消化,外部的质疑却难打消。“选课走班改革刚刚开始,学校的家长群就吵翻了天,很多家长担心走班没法保证学生纪律,甚至有人质疑改革的初衷。”提起当时的情况,刘凯摇头苦笑,他体谅家长对儿女的担心,也深知常态下实施选课制改革的难度,但他始终相信改革能将棠湖中学带到新的高度。为此,学校开办讨论会,积极与家长沟通。“将选课走班的初衷和意义讲清楚,家长们会理解的。”
“教育是最好的扶贫”
“教育改变命运,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采访中,刘凯反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棠湖中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了成绩,身处其中的教育工作者应担负起将优质教学资源和办学经验传播出去的责任,惠及更多落后地区的学生。
2002年,棠湖中学响应国家教育扶贫的政策号召,接收了来自昌都、林芝、日喀则等对口地区的藏区学生来校学习。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校园生活,棠湖中学将藏区学生散插在汉族学生中,私下安排开朗友善的汉族学生主动与他们交朋友。“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文化、语言方面都有差异,刚来到新环境,可能产生孤独感,我们希望淡化他们与外界的隔阂。”有些藏区学生报到时连汉语都不会说,学校专门为他们补习基础知识,每学期组织研学旅行,让藏区学生感受祖国山河之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爱国情怀。刘凯认为:“培养藏区孩子,不仅于学生自身发展有益,更对国家长远的团结稳定有利。”
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棠湖中学开始接收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十年间,300多名灾区学生从棠湖中学毕业。刚入学时,这些学生心理创伤严重,学校号召教职工将学生带回家住,为他们安排专职心理老师,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安抚受伤的心灵。一年后,政府专门修建的安康家园完工,相关配套设施齐全,灾区孩子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一开始这些孩子心理状况不稳定,学校针对性工作比较多,后来就改为暗中关注,不让灾区孩子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这对他们的成长更有益。”前段时间,刘凯还收到了灾区学生的结婚请柬,他很高兴他们能够走出心理阴影。“这就证明我们的教育工作没白做。”
除了接收教育困难地区的学生,棠湖中学还组织援藏工作队,几次深入双流对口支援的藏区巴塘县教育一线,助其发展教育。2019年,“四川云教”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以直播的形式实现远端学校双师同步教学,让贫困山区学生和城市学生同步思考。朱元根向记者介绍,“四川云教”的目的不只是让远端学生学习知识点,而是给他们提供窗口——看看城市学生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努力奋进,走出大山。
朱元根一直奔波在“四川云教”的实践一线,他对这套教学体系的未来很乐观。“云教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压力,不但要尽量协调老师的时间,配合两方教师共同备课和直播课程,还要多次前往远端学校做调研,随时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做出调整。但我们相信通过双师同步教学,可以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辐射到落后地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改革有风险,刘凯却认为只要符合教育规律,改革将成为解决教育弊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良方。“未来,只有承袭棠湖中学的改革血脉,带领学校走出不一样的教育路,才对得起信任我的老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