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0-03-18 12:49杨静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个性特点信任师生关系

杨静

摘  要:党的十八大与十九大会议中提出了教育要做好立德树人,才能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品质。幼儿阶段的教育作为启蒙教育与关键教育,因此更需要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159-01

由于现阶段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因此德育教育存在很大方面的缺失。因此就需要在学前教育中,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幼儿形成良好、健康、文明的行为、品德与个性,获得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对社会与国家有用的人才。

1.学前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的教育属于启蒙教育,是塑造健康人格与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就需要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然而纵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其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方面的缺失,因此急需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与家长联合,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只有在幼儿阶段渗透德育教育,才能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将来的社会生存。在学前教育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就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与个性,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获得健康全面成长。

2.学前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潜移默化的感染与影响。因此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幼儿眼中的典范与楷模,才能逐渐渗透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培训中。通过自身理论知识的完善,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经验的积累,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其次,教师要用文明的言语与行为,健康与优秀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与感染幼儿,成为幼儿思想品德塑造者。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感染与影响幼儿。如,在与幼儿对话交流中,要多用微笑的表情,平稳的语气,在通过肢体动作的配合,获得幼儿的信任与参与。教师还要通过不随地乱扔垃圾、按秩序排队、文明用语、勤洗手等行为,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全面发展。

(2)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

每一位幼儿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渗透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展开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做好家访与记录工作。要通过家访与实践活动,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品质、性格、家庭状况、人际交往情况等,为幼儿建立个性化档案。其次,要进行密切动态化监督,及时根据幼儿的成长变化,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法。并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制定短期与长期的学习计划,促使幼儿获得个性化全面成长。

(3)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还要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搭建,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关注,及时吐露自己的心声与想法。首先,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与立场,与幼儿展开心灵与情感上的交流互动。多给予幼儿一些生活上、情感上、心灵上的安慰与关爱,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其次,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幼儿,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信任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时间,与幼儿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谈一谈自己熟悉的人或者事物,让幼儿将自己的心声及时吐露出来。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课堂上能够主动自觉与同伴展开互动交流,教师需要做好适当的引导工作。让幼儿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识,获得不断提高。

(4)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与信任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不够全面,容易犯错。教师就要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与信任,在循序渐进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树立服务幼儿、关爱幼儿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全方位、全心全意的为幼儿付出,让幼儿感受到班级以及教师的温暖,才能自由自在、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学习。其次,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要用肯定的延伸、信任的言语、期待的表情,引导幼儿说出事情的原因。然后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改正错误。最后,教师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将自身爱心体现出来。如,帮助幼儿穿衣服、洗手、盖被子等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教导幼儿有责任心与耐心,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因此需要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与信任等措施,来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幼儿获得个性化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则.浅析学前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J].中外交流,2019.26(17):295

[2]王妍.淺谈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教学[J].青春岁月,2018(32):319

猜你喜欢
个性特点信任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表示信任
如何进行初中德育教育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论小学生的反应能力
信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