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尽早识别学生群体的应激反应

2020-03-18 16:37杨玲文鹏刘文鑫
教育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强迫性过度恐惧

杨玲 文鹏 刘文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短短数日内确诊及疑似感染病人急剧增多。本次疫情属于社会重大应激事件,在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巨大的冲击会引起人们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应激”是英语stress的汉译名称,指人由于遭遇到对自己至关重要却又难以应付的外部威胁时产生的特殊身心状态。

“应激”包含三种结构。一是应激源。指引起个体应激反应的应激事件。应激源可以是躯体性的、心理性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主要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等。本次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为一种应激源,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二是应激本身。即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三是应激反应。一种由激素变化导致的情绪反应,是个体因意识到外部环境中的重大变化或威胁而产生的身心整体性调适反应。

当个体处于一个压力性环境中,如经历了重大社会创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反应。比如,在疫情发生后有些人会过度害怕,终日茶饭不思,胡思乱想,买大量的口罩囤积起来;也有人会出现失眠、作息异常、头晕胸闷等症状。

应激反应常见于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基于此,在疫情暴发后我们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小学生进行了网络调查,从认知、情绪以及行为反应三个方面对疫情所引发的应激反应进行了初步探索。

我们共收取有效数据3189例,其中大学生(含研究生博士生)409,中学生873,小学生815,中、小学生监护人代为填写1092。主要结果如图1:

其中受疫情引起的应激反应较强烈的大、中、小学生占54.62%(图中绿色、黄色、橙色),受疫情影响的应激反应较小的大、中、小学生占45.37%(图中其余颜色)。

在已出现不同程度应激反应的群体中,列举出疫情引发的想法(认知)、情绪及行为描述词中呈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其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出现频率越高。 结果如图2、图3、图4。

通过对5226条分别针对想法(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回复结果进行质性分析,可以概括出大、中、小学生群体由本次疫情引起的一些“典型”应激表现。

疫情引起的“典型”应激表现

在认知上的表现。一是过度怀疑。过度怀疑是疫情期间最容易出现的应激反应,表现為过度怀疑自己被感染的可能性。具体来说,一些同学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自己和家人朋友在最近有没有可能接触过病毒感染源,看到任何感染病例的报道都会联系到自身,怀疑自己刚刚出门时在走廊或电梯里遇到的陌生人会不会是病毒携带者,怀疑自己身体出现的不适是感染病毒的表现(忘记了冬季本来就是感冒的高发季节)等等。在疫情期间,必要的怀疑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感染并对被感染者进行隔离,但过度的怀疑无疑是一种异常的应激反应,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二是灾难化。表现为过分强调消极事件的潜在后果。具体来说,一些同学可能会对此次疫情造成的危害过度展开,譬如将之全然归因于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比如因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的感染),继而担心此次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对整个人类的未来感到悲观失望,不加思索地相信谣言而认为现有报道不实,产生譬如“媒体瞒报,真实感染与死亡人数远多于报道”类似的非理性想法。这些灾难化的想法会损害人们对疫情威胁的理性判断能力,损害我们的安全感和对战胜疫情的希望。

三是对学业产生担忧。疫情暴发正当寒假,目前各地大、中、小学校都已接到了延迟开学的通知,学生群体特别是面临中、高考以及研究生、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同学可能因此产生对学业的强烈担忧。例如,担心考试不能如期举行,感到自己学习计划完全被打乱了,等等。部分同学对学生身份的强烈认同使其对学业有较多的关注,他们十分盼望能够尽早开学,这在一方面固然可以促进学习,但在疫情“闯入”正常生活的背景下也极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担心,反过来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业。

在情绪上的表现。一是紧张。疫情期间最为突出的情绪应激反应就是紧张。由于进化遗传的影响,埋藏在有机体中的防御机制随时都在“监视”外界环境中的危险源。被迫困守家中,再加上每天主动或被动地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有关疫情的报道,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潜在危险和自身安全的关心,迫切希望通过做点什么来消除外在的威胁,这时候紧张的情绪便出现了。情绪并不仅仅包括人们主观上的体验,还同时包括由于植物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引起的一系列躯体体验,一些同学报告说感到嗓子干燥、心慌、血压升高、肌肉僵硬、头痛乃至恶心呕吐。这些都可能是与紧张相关的躯体反应。短期的紧张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立即调动起全身的能量来有效应对危险,但此次疫情引发的紧张是弥散性的,如果长期存在会对个体的身心均造成严重的损伤。

二是恐惧。恐惧也是在情绪方面较为普遍的应激反应。不少同学看到有关疫情的报道后,整个人如“惊弓之鸟”一般,对诸如“发热”“咳嗽”这些字眼异常敏感,觉得处处都充满了危险,深陷恐惧包围之中。恐惧与应激反应联系紧密,有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三个阶段:警觉、阻抗和衰竭。适度的恐惧情绪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应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危险,但是如果恐惧情绪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反应持续存在,势必造成体力的衰竭,继而引起深重的疲惫感和乏力感,一些同学报告的倦怠、感到骨头发软、身心劳累等现象都可能是由过度恐惧之后体力的耗竭引起的。

三是焦虑。当我们感到外部世界中的危险长期存在而自己又无力应对时,就会引起更具广泛性的焦虑体验。焦虑是由紧张的烦躁不安或身体症状所伴随的,对未来危险和不幸的忧虑预期,是一种难以言状又令人不快的预感,一种对“恐惧”的“恐惧”。不断蔓延的疫情难免让人们愈发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能为力,继而诱发出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过多的焦虑情绪不仅会干扰我们的生活,还可能会损害我们对外界信息的理性判断能力。

在行为上的表现。一是强迫性关注。对疫情发展的“强迫性”关注是在行为方面典型的应激反应,这种行为反应背后的目的可能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关注”行为来防御和控制危险。疫情发生后,无论是出于对自身及家人朋友安全的考虑,还是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人们对疫情发展的关注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所谓的“强迫性”关注是指人们不受自身控制,反复、刻板地对疫情进行关注,而没有意识到这种关注可能已经严重打乱了日常生活节奏,甚至完全中断了一天中的其他活动。有的同学报告说每天刷新社交媒体报道有时甚至持续数小时,无心思做其他事,就属于这种“强迫性”关注。疫情发生后,相信大家都已经经历过无数次“散播谣言”和“辟谣”的过程了。人类天生厌恶不确定性,这种倾向使我们迫切地需要在未知和恐慌中重建生活的确定性和随之而来的安全感,网络媒体的发展固然使我们能够更加迅捷地获得信息,但“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特别是在对信息源不加分辨、筛选的情况下(中小学生尤其容易出现此类情况),过度地加工这些难辨真假的信息只会加重疫情引起的应激反应。

二是生活不规律。另外一组典型的行为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生活不规律。具体来说,一些同学由于对疫情的恐慌,对各种活动都失去了兴趣,也有一些同学在睡前反复刷手机、因忧虑而入睡困难,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还有的同学恰恰相反,拒绝任何来自外界有关疫情的信息,沉浸在网络游戏和娱乐节目中,表现出一种试图否认、逃避外在危险的倾向。时值寒假以及居家隔离的防疫措施很容易使这种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变得更加合理化,不少同学报告说只能待在家里感到很无聊,因为外出游玩计划被打乱而感到愤怒,甚至有很多同学在严厉谴责“食用蝙蝠者”,因此不难理解同学们可能出现的这些生活不规律现象。

疫情期间,如果学生在认知、情绪及行为上出现了上述典型表现,那么就可以判断其正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应激反应可能是适应良好的,也可能是适应不良的,适应良好的应激反应对人类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但适应不良的过度应激反应却可能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

例如一些同学开始时可能只是有一些身体上的紧张和心理上的恐慌,但久而久之却可能引发越来越严重的焦虑体验,加上认知方面的过度怀疑和灾难化,行为上的强迫性关注,未得到缓解的应激反应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而愈演愈重,最终有可能演化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等心理疾病;而一些同学起初由疫情引发的恐惧和对学业的担忧,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活不规律,如果没有被充分意识到并进行有效调节,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消极的情绪和想法,继而导致更为严重的身心症状,甚至不乏诱发睡眠障碍乃至抑郁症的可能。因此,对应激反应早识别,早调整,早干预,对我们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应对此次疫情十分重要。

对疫情引发的应激反应进行有效识别

一般而言,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介因素,其中,认知评价作为个体付诸行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被广泛研究。因此,我们建议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认知评价策略对自己及家人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及强烈程度进行识别。

首先,找出引发应激反应的客观事件,并确定客观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时间、地点。如:早晨刚起床打开手机微博看到疫情地图中感染确诊人数较昨日增加2662人。

其次,找出当时客观事件出现时脑海中的想法并对这个想法的确信程度进行1-10级评分。如:看到感染确诊人数增加了2662人以后想到是不是疫情控制不住了,会不会自己和家人已经受到感染,对该想法的确信程度为7分,说明自己比较相信这个想法。

再次,找出当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如:害怕、紧张等)并对当时产生的情绪强度进行1-10级评分。如:当我看到感染确诊人数增加了2662人以后心里非常焦虑,对当时的焦虑程度打分为9分,说明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

一般而言,重大社会事件引发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缓解。轻度的应激反应并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度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并影响人的躯体、情绪和认知活动,而重度应激反应会影响工作,这些反应可能会持续4-6周。如果应激反应持续并超过一个月,并影响到自身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目前全国各省、市、地区都已开通了心理咨询的求助渠道,以便及时处理群众可能由于灾难而出现的各种应激反应。因此,广大学生及教师、家長需有效识别自身及家人的异常应激反应,及时做出心理调整或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有效降低疫情对我们心理造成的危害,维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强迫性过度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强迫症——停不下来的执着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虐恋为何总是如影随形
近六成港人强迫性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