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问题历来都是各个教学阶段和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尤其在小学数学这样一门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学科中,更是提出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来进行生活化教学,因此本文重点讲述了当前小学数学学科应有的核心素养,进而以此作为教师教学生活化的依据,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融入生活
新时期,能让一门学科融入学生的生活是极为有挑战性的,同时也是一门较为艰难的工作。若教师能挑战成功,就会取得更多有利的效果使之能够在教学岗位上成就颇大。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面临着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现数学学科能够融入学生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最终推进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并能够获得全面发展的综合核心素养。
一、 小学数学学科应有的核心素养
(一)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数学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数感。这也表明了每个同学所培养的数学意识是不同的,他们每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都相应地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数学态度和数学素养水平。同时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全部核心素养中,这也是最为基础的,学生只有树立了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数感才会对数学思维方法、数学估算运算能力以及实践活动的探究能力有进一步的掌握和形成。另外,数学意识和数感的具备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了学生要拥有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在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等能力,这也说明了要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总结深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清楚地了解到数学在生活无处不在,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作为数学素养中最为核心的成分和最为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样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作为重点。而这需要通过加强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某一知识内容的讲授中,不断努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联系各种数学方法,进而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思维来解决同样的问题,无形中学生就形成了数学的探究能力。同样地,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间接地影响了后面学生估算能力和科学直觉的形成,因此学生必须要重视核心素养中的每一个点,最终将这些聚合在一起才算是顺利培养了全面的核心素养。
(三)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
所谓估算,是要求学生在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的同时对该事物的数量进行直觉性的判断,这也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不仅会对学生在理解各个概念的过程中提供较大的便利,还会提高学生将数学方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在数量关系的处理方面体现一定的灵活性,从而为自己的解题能力提供各种各样的策略,提高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对于数学这种时时刻刻解决疑难问题和检验答案的学科中,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极为有必要和有价值意义的。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比起长期坐在教室里的凳子上被动地接受着教师的教学内容,会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很大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顺应了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掀起的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全面而有效的综合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而教师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准确把握,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做起。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在培养数学意识中体现生活化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0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0的含义,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比如教师出示好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课件——“小猴吃桃”的动态课件。其中第一张图片中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数字2表示;第二张图片盘子里有1个桃子,用数字1表示,第三张图片盘子为空,一个桃子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学生初步感知了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接着又出示几幅课件图片。首先就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0表示没有的含义。其次,对于0的第二个表示起点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尺子这样一个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都拿自己的尺子观察,师:仔细观察尺子上面有什么。生:上面有数字。师:那么第一个数字是几。生:是1。教师随即告诉他们,第1个刻度数字是0而不是1。然后再举例一些生活中例子来打开学生理解的大门,如运动员跑步比赛的起跑线也是从“0”开始计算距离的,孩子们玩躲猫猫的游戏时,蒙着眼睛数数的人第一个数的数字是0等等。以上,通过教师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并将问题放到生活中来思考,学生就会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系列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并直接从生活中分析数学和消化知识。这样,学生马上就会记住0的两种表示含义,有利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又比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一单元中,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师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如教师提前准备好六种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形卡片,然后展开以下情境对话:师:同学们,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生:想!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六种各种形状的实物)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吗?”生:可以。然后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对各个形状开始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在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中体现生活化
以人教版小學数学教材《连加、连减》为例,由于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之前就已经对数学的加法和减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让他们自主探究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和方法。比如教师展示一幅表示“7-2-3”的连减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学生: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呢?生说图意后列式:7-2-3。师:那你能尝试着进行计算吗?生说计算过程:从左往右,并得出答案是2。同时教师进行板书记录。最后教师补充课题:像这样有两个减号或两个以上的减号的数叫做连减(板书)。这种让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情节的联系,进而列出相关问题的式子,然后初步建立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深刻的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三)在培养估算能力的过程中体现生活化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讲到估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际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教师一开始上课时就以讲故事加提问题的方式来导入估算的知识内容。师:这个星期六我在超市的时候遇到了你们的英语老师,看到他在买食品。假如这时他一共带了20元钱,他买了5.6元钱的面包、12.8元钱的水果以及1.5元钱的糖果。那么我想问问学生们,你们在遇到这种题目时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这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学生在讨论过后派出小组代表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将各小组的答案总结到一起,再重复一遍答案:首先,了解英语老师带的钱是否足够;其次,在售货员在收银机中输入商品价钱之后,告诉英语老师应该支付多少钱。通过借助生活情境的应用,会使教师的课程导入环节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能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估计,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是有理有据的,从而会有效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
(四)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现生活化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认识钟表》为例,在经过课程导入和教师讲解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其中去探究知识,从而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学具钟,引导学生:请同学们在你的学具钟面上分别拨出以下时刻:7时30分、2时30分、3时、5时、4时30分。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来进行独自操作,并一一展示给教师看。又比如进行实践作业的布置,师:同学们,下节课我们要开展一个广告发布会的实践活动,请你们回到家后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钟面,在下周的数学活动课中,把你设计的钟面介绍给同学们,然后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咱们班的“最佳小小设计师”。这样,学生的兴趣会一下子就调动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另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游戏教学。同样在提前准备好旅游车票(车票上标有不同的开车时间)和四个小导游的头饰(头饰上标有不同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选出四个小组长,并让他们分别戴上小导游的头饰来扮演小导游。其他同学手里各自拿着一张旅游车票,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组成四个旅游团。最后进行旅游参观的小游戏。通过游戏中让学生体验时刻的方式,不仅活跃了教师的课堂氛围,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深刻地掌握了学习内容,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 结语
在我们共同的认知中,小学数学自身的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的特点就在说明着培养浓厚的核心素养的可能性。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变得灵活有趣,不再是依附在比较抽象化的教材上,而是可以将教学目光转到学生的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原型,在生活中实现小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强烈探究欲,从而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也变得更近。而这会对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侯春玲.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37.
[2]柳平.核心素養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97.
[3]张纯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5-16.
作者简介:
林涛泳,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