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飞 史景钊 何玉静
摘 要: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习是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改进大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需要企业积极接纳实习学生,需要高校加强管理与监督,也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理念。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实践能力
在“新工业革命”时代,中国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实习仍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探究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对改进大学生实习效果,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实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实习单位难找、实习目标偏离、实习过程混乱以及实习报告造假等,而问题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相关政策不健全
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保障,导致大学生实习平台相对匮乏,大学生实习也存在实习实践与高校教育相互脱节等问题。首先,缺乏对实习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性政策。实习大学生在实习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有些企业将实习大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有实习单位窃取实习大学生的设计理念,致使实习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其次,缺乏对企业接受实习大学生的激励性政策。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人力和财力相对薄弱,如果得不到激励性补贴将无力承担大学生实习上岗前的相关培训,也无法分拨专人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实习质量。
(二)企业配合不积极
企业作为大学生实习的主要承载体,其态度决定着学生实习的质量。然而,个别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单方面的事情,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缺乏积极性。即使接纳了实习学生也不会根据实习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适合他们的实践岗位,只是随机性交代些“杂活”敷衍实习大学生,从而浪费了大学生宝贵的实习时间。
(三)高校管理不科学
高校作为大学生实习的主要管理者,是决定实习效果的外因,对大学生的实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高校的实习管理仍缺乏科学性。首先,高校的实习安排模式僵化,每年大学生实习的时间、地点、实习内容基本固定。对企业来说,在这些固定的实习时间里,无法同时接收如此多的实习大学生,而在企业真正需要用人的时候,往往又接收不到实习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来说,由于高校安排实习的时间短,他们在实习期间很少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实习师资匮乏和实习导师实践能力不强。实习导师在实习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双重角色,对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实习导师都是身兼数职,他们同时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重任,精力有限,无法亲自指导学生。而且部分实习导师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理论知识比较深厚,实践经历普遍缺乏,不能为大学生实习提供相应的指导。最后,高校对大学生的实习考核缺乏科学性,考核目标更多地在于确保大学生实习的出席率和最终的实习报告,至于大学生实习过程的具体表现和成效则不做量化考核,完全依赖大学生的自觉性。
(四)大学生对实习认识的偏差
大学生作为实习的主体,是决定实习效果的内因,对实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部分实习大学生思想上存在偏差,主观上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专业实习当成一门课程来对待,而是把实习当成了任务,缺乏对实习的热情。甚至有的大学生还把实习当成旅游,逛一逛瞅一瞅就算完成任务了。在实习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对企业安排的基础性工作不认真对待,觉得这些工作脱离了自己的专业性,个人能力得不到锻炼,甚至感觉实习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实习心态,不仅会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还会影响实习的整体效果
二、提高大学生实习效果的策略
通过对大学生实习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提出相关对策来改进大学生的实习现状,提高实习质量。
(一)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相关部门要与时俱进,健全与大学生实习相关的政策法规。第一,建立并完善与大学生实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大学生实习各主体的责任与义务,甚至细化到了对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酬劳、实习考核等事项的规定,有的国家还专门设立了职业教育协会,对企业实习导师的素质、企业技能培训资格、企业实习培训合同等做了细致的规定。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实习的法规及制度,无论是“高等教育法”还是“劳动法”都未涉及有关大学生实习的细节,因此,我国也应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企事业单位在参与大学生实习方面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相关义务,明确实习大学生的劳动者地位,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法律依据。第二,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如对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给予税收的减免或激励资金的支持,對优秀的实习单位和优秀的实习导师进行优选,并给予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总之,相关部门要通过优化各方利益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实习安置。
(二)企业要积极接纳实习生
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加强和高校的联系,积极整合高校资源,搭建产、学、研的沟通桥梁。企业和高校间的交流频繁了,高校与企业才能互通有无,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企业才能为大学生安排合适的实习岗位。此外,企业通过接纳实习生,可以直接吸纳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实习生入职成为企业的后备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招聘风险,节约运营成本。所以,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也应该提高接纳实习大学生的积极性。
(三)高校加强管理与监督
高校要加强管理与监督,科学优化大学生的实习安排。首先,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要从学校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学习,也要从企业中选聘优秀人才担任客座教师,分享教育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建设多元化的实习导师队伍。其次,高校应该与企业共同组建实习信息发布网站,搭建起学生、高校、企业三方的沟通桥梁,提供全方位的实习信息,实现实习资源共享互通。再次,高校要科学调整实习管理制度,配合大学生实习,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尽量增加大学生的实习时间。只有保证足够的实习时间才可以让大学生在一个企业中得到持续的锻炼和发展,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最后,高校需改变目前单一的实习评价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将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纳入实习评价指标中,对有突出表现的大学生进行奖励,激发大学生实习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实习理念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实习理念,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习之前,大学生要对自己有全面和理性的认识,明确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能力等,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准确地为自己规划适合的实习方案。然后,根据规划的实习方案,在实验课程中初步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被动听”转向“主动做”,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实习打下实践基础。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要加强与实习导师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向实习导师反馈自己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接受有益意见。总之,大学生要摆正实习心态,积极投入实习中去。
三、结论
实习是大学生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它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业、高校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整个实习系统的顺利运行离不开政策的保障、企业的积极配合、高校的科学管理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相关部门要为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企业要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习平台,高校要提升指导水平以保证实习质量,学生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总之,只有各主体之间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实习氛围,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乐红,董洪光,陈楠.经管类大学生分散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2012,(6).
[2]吴义太,姜丽.试论大学生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3]刘赟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与职业,2004,(24).
责编:嘉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