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艳
摘 要:家校教育共同体的构建,适应了当代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可以定期的开展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也能够了解到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以便能够配合学校,将教育教学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同时也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家校教育共同体;构建;教育新平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07-01
在当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是当前教学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者是紧密联合的,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同时也缺一不可。要想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还需要教师和广大家长不断努力,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让家长也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
1.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1)思想共识
家校教育共同体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沟通”。通过彼此之间的联合沟通,可以达到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思想共识。教师必须要树立当前新型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家长也应该主动了解当今的教育观念,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和做法,才能够达到彼此之间的思想共鸣。否则,如果家长和教师的思想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就很难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比如,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天天,有一段时间经常不完成作业,而且成绩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教师主动联系了学生家长,但是家长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好好学习,但不还是照样上了大学,所以自己的儿子也完全不用担心。这样落后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对这个家长进行了多次思想谈话,也让家长了解到时代在变化,在这个网络时代,自己的孩子所面临的诱惑是之前无法比拟的。通过这样大量的事实,教师终于说服了家长,也更加积极的配合学校,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2)共同目标
家长和教师虽然身处不同,但是他们拥有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自己学生和孩子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学校想要通过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而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这样的共同目标,更有利于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
(3)信息共享
信息作为一种教育教学资源,同样也是维持家校教育共同体的源泉。许多家长由于工作过于繁忙,很难到学校来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但是现在网络科技非常发达,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在网络上联系,彼此之间进行一个大致的沟通,同样也可以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
2.打造家校共同体,教育新平台的策略
(1)常规落实,凸显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和家长可以建立两个机构,第一个就是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教导主任和各年级主任组成,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每年家长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而第二个就是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一共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学校,级部和班级这三个层面。每学期定期召开家庭教育研讨会,来帮助学校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深入调研,做的家长学校工作的针对性
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学校教育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家长和学校要想了解彼此的这些观念,就要主动的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主动的和家长沟通,家长也要主动联系班主任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对学校的意见。学校也要鼓励班主任定期带家长了解班级情况,与家庭搞好联合活动。
(3)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家长委员会也要发挥其作用,要充分利用家长自身的资源,充分挖掘家长身上的潜力,使家长也能够成为“特别教师”。比如,在家長委员会中可以把有特长的家长请进学校,像是消防队的家长可以进行“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消防知识演讲,来自医院牙科的家长可以送来卫生保健小贴士,在工商局药检局工作的家长,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垃圾食品的危害等等。这些都是家长身上的巨大潜能,这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形式,也能够明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有些学生会说:“今天陈亮的爸爸给我们讲了许多的消防小知识,原来陈亮还有一个当消防员的爸爸呀!”这些“特别教师”在课堂上的演讲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总结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共同体的提出,也是为了让家庭能够和学校实现共同合作,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不仅体现了思想共识,在教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当今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观念,让二者做到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同时也体现共同的目标和信息共享,同样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通过家长会以及家访,或者网上沟通交流的方式,让双方都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所以,家校教育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先宏.打造家校共同体构建教育新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2)[C].2018
[2]王艳伟.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