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
【摘 要】欣赏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美术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以美育为基础,同时重视绘画,工艺和欣赏,旨在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品位。欣赏是吸收和提升学生美学能力的必要课程。在欣赏中,学生可以在形象,感觉和理解三方面,感受美术的独有魅力,提升学生的多种美术鉴赏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人文、思想,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鉴赏班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发现“强调绘画而忽视赏析”的教学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正确认识赏析课程的作用。部分教师认为欣赏只是视觉,并不重要,因此忽略了对学生作品赏析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鉴赏教学受到高度重视。本文注重从小学美术赏析教学的角度对此部分的内容进行阐释。
一、专注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对美术教学课不感兴趣,觉得美术欣赏课很无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仍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美术教学。假如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会导致整体的美术教学效果差。为了真正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产生兴趣。
例如,在欣赏动物时,教师可以在动画中使用一些对学生来说更有趣的动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起到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教师不仅应专注于知识的传授,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这些知识,以便学生更为深入,且全面地掌握美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每节课结束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有关下一课有趣的小作业,以便学生可以在课外完成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会对下一节课的美术欣赏课有期望。通过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课程和教学方法变得有趣,而学生对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将大大增加。
二、以问题为基点,开展美术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调查,问题分析,合理研究和应用创新等阶段。具体方法如下:围绕教学内容,教师精心创建视频或图片的相册,以便学生探索内容,发现,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反思和总结。老师主要作为指导者,参与教学过程,并通过创建课程和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学生的学习范围从感知欣赏到升华再到理性理解,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来欣赏作品,并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从而完成作品的欣赏。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有目的性和适当性,也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它旨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并避免传统教学方面的缺点。这種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通过及时的指导和欣赏,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美术鉴赏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构建生活化的美术赏析教学模式
美术品来自生活,生活永远是美术品的来源。生活中有许多美术现象。在初等教育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可以养成学生的审美习惯。
通过在校园内开设学术欣赏班,学生将能够探索校园及其建筑物的布局和特征,欣赏城镇的建筑,让学生观察,并从美学上关注有趣的建筑物;并从他们每天看到的场景,或是事物中,发现其中的美丽。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花园,住宅,寺庙和博物馆,以欣赏这些建筑物的特征,比较这些差异,感受美术作品的独有魅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和人造景观的美,感受自然,欣赏自然,欣赏人造景观与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差异与和谐,以便小学生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生活,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水平,认识到人的客观世界转型的特征和审美品质。对美术的鉴赏也是对生活的主观认知,以便更好地认知客观世界。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择熟悉的场景,人物和事物,并以此作为美术赏析的载体,从而使学生融入这种更加自由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完成美术欣赏。例如,学生可以配置衣服的颜色,制作贺卡,装饰房间等,以便从事美学实践的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美学,积累美学经验,赏析现实生活中的美术品,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
四、构建实践性的美术赏析模式
对美术的欣赏不是纯粹的欣赏,而必须与美术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的创作特点以及具体的美术作品展示手法相结合,才能对美的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欣赏与实践是紧密联系和互补的。只有在实践中创造美丽,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美丽。增强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是改善学术欣赏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五、构建情境性的美术赏析模式
美术是一个注重感性思维的学科,教师若灌输式讲解,只会压抑艺术才能。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对名作的赏析中,创造艺术氛围,体验艺术家当时的绘画情境。教师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投入到绘画实践中,唤起学生对名作的理解。比如齐白石的《虾》,教师介绍齐白石的绘画技巧及创作背景时,可以将实物带到课堂中让学生观察、概括它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再让学生亲自画一画,体验齐白石老人在创作中的感受,以此产生共鸣。
六、构建多样性的美术赏析模式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比如提问法与自主探究相互结合,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主动去查找相关信息,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调动起学生参与鉴赏名作的积极性,教师再进行补充、升华,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名作的理解与体验。对名作的课堂教法还有很多,教师应结合自身情况、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心理特点,挖掘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名作效应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总而言之,学生对美的感悟源自于主观思维的发散,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宣传讲座、游戏活动、组织美术比赛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广泛的教育和引导,使美术赏析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拥有自由探究和学习的发展空间。相信只要广大美術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郭建雄.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99.
[2]苏文婷.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31.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淮宁湾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