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青少年武术培训中的武德教育

2020-03-17 06:23郭晓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8期
关键词:武德培训机构武术教学

郭晓亮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学”文化的兴起,武术培训发展形势喜人,但武德教育没有配套跟上,武术培训中出现了一些诸如培训机构只重招生收钱,不管学员道德品质培养等的乱象,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在当前时期如何在武术培训中加强中华传统武德的教育。

【关键词】武德;武术教学;培训机构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ise of "Chinese culture",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martial arts training,but there is no form a complete set of wushu ethics education,martial arts training in some heavy enrollment fee such as training institution,regardless of the students moral quality,etc,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interview method,field survey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n martial arts training in the current period of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Keys:morality of military accomplishment;Martial arts teaching;Training institutions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崛起,民族的自信,“国学”文化在逐渐兴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武术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武术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立。武术的发展应以武德教育为先,[1]武术谚语曰:“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学拳先学德。”梅墨生认为:“武之为道,品为上,德为先。”贯彻武德教育是武术教育中矢志不渝的目标。

一、武德释义

武德即武道,亦称尚武崇德精神,是指长期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为中华武术的光荣传统。在中华武术发展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之中,武德思想离不开作为其母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其主要内容也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来表现。

“忠”即精忠报国,是武德之首,也是习武者最高的精神境界。正是这种精神哺育了我们历代的尽忠为国民族英雄,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在当代,“忠”主要表现在忠于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和人们。

“勇”即勇敢,是武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习武者的行为规范。武德中的勇主要是在明辨善恶是非的基础之上,表现出的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见义勇为、扶弱济困等行为;而非为私利或意气用事的好勇斗狠的行为。

[2]“仁”的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所谓“仁者爱人”,“仁”在武德中主要表现为习武者能够和谐友善的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朋友以及生活中的每个人每件事。

“义”自古以来就是习武者所追求的主要理想之一。为国为民,行侠仗义正是很多习武者开始习武的原因之一。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在当代,习武者的“义”主要表现为在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基本标准,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能够挺身而出的大义。

“礼”即礼仪、礼节、礼貌等。在当地啊,武德中的“礼”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尊敬师长,爱护幼小,待人有礼;自尊自爱自重;抱拳礼,作为武术的主要礼节,是体现习武者身份和敬人的主要途径。古语有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当代,作为习武者,做到不“以武犯禁”也是礼的一个重要体现。

“智”即智慧,聪慧,是习武者明辨是非善恶,践行武德标准的基础。当代,习武者的“智”主要体现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客观的认识当前世界,理性的对待传统武术,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辩证科学的态度弘扬中华武术。

“信”即诚信。古人云“信乃立身之本,进德之源”,诚实守信是习武之人最基本是素质之一,同时也是习武者的行为准则。在当代,“信”主要体现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人相处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孝”即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武德中的“孝”主要表现为孝顺父母,孝敬师长。

除以上几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其它方面在武德中也均有体现。武术作为国学文化的载体之一,我们在青少年武术教学培训中,应当注重青少年习武者武德的培养。

二、武德缺失引起的问题

现在武术培训遍地开发,但对武德的教育却没有跟上,由此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现象的产生。

1.武术学员武德缺失,仗着学过一段时间武术、格斗技巧,寻衅滋事、欺压弱小,甚至加入涉黑性质的流氓团伙,严重影响到社会治安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不少习武青少年因常年娇生惯养,原本就缺少尊老爱幼的一些仁德思想,学习武术后,这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更加叛逆,严重危害到自身未来的发展。

3.行业乱象,很多只学过一两年、几个月甚至是几天的所谓传统拳练习者打着武术培训的名义招摇撞骗,严重影响到行业发展,给武术行业抹黑。有些传统拳练习者平时缺乏锻炼,技术水平低下,在一些不良商人的包装下,拿着先辈的英雄事迹,自吹自擂,故弄玄虚,以此来攫取高额利益。

4.竞技比赛舞弊。高水平武术运动员为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篡改年龄,参加水平明显低于自己低龄的比赛,甚至被收买帮其它人代打比赛,取得相应的运动等级证书。有些裁判员收受贿赂,在賽场上利用职权,操纵比赛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竞技比赛的公平公正,进而影响到武术的推广发展。

武德缺失还引起了诸如胡乱创编新拳、不同培训机构招生时相互诋毁、互相拆台等一些严重影响武术发展和推广的现象。

三、青少年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现状

武德缺失引起的不良现象,主要是由于现在武术培训中严重缺乏武德教育导致的。根据笔者常年的教学以及与多个武术培训机构的接触,了解到目前武术教学中,武德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中缺乏武德内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培训机构“逐利”的本性在武术培训上同样有体现。很多参与培训的人员在进行学期时希望能够在短期内见效,培训机构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便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技术技巧的传授,以短期内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为准,而忽略武术道德方面的培养,有的培训机构(以格斗技击为主的培训更加明显)甚至连最基本的抱拳礼内容都没有。

2.在技术教学中缺乏武德思想的体现。武术套路教学方面,大多数培训机构的教练只注重学员动作是否规范,而对很多套路动作中所包含的类似“比武切磋,点到为止”的思想没有讲解;很多传统拳师为体现自己拳术的实用性,会教授一些致死致残的所谓武术绝招,但没有对学员进行相应的道德品质教育。武术散打教学方面,培训主要内容都是在如何提高个人实战格斗能力,如何击倒对手为准,技术中所包含的武德教育几乎为零。

3.一些培训机构教练员素质较低。不少武术培训机构在招聘教练员时,只注重教练员自身技术水平的高低,忽略教练员的道德素质,一些本身缺乏良好武德(性格冲动、好勇斗狠等)的习武者进入到这个行业。给学员传达了一些类似“为击倒对手不择手段”等不良思想。

4. 一些培训机构以只注重经济效益,招收学员时没有任何限制,不考虑学员自身的道德品质。武术与其它体育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与它的技击本质,而这个本质是武术引起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古人收徒都有相应的收徒标准,[3]诸如“徒访师三年,师访徒年”;“武艺须传忠诚有志之士,平易谦恭之人,匪僻之徒,决不可传”;“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是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缺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礼者不可与之教”;“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等等。这些严格规定,有效限制了一些不肖之徒跨入武术之门。而现代的武术培训机构却缺乏相应的择徒标准,导致一些道德品质低下的的人员进入到行业,影响行业整体。

四、青少年武术教学中如何加强武德教育

针对目前大部分武术培训机构武德教育的缺失,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范和加强习武者的武德教育。

1.教师表率作用。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武术教师以身作则(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待人和善,尊师重道等)的表率能够给学员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青少年学员武德最初的印象和学习都是通过对教师(教练)的模仿来完成的,因此,需要加强武术培训师资队伍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加强武德教育。

2.教学过程中渗透武德教育。首先,应当注重武术礼仪的教育,平时上课从武术着装,抱拳礼开始规范学员自身,教师讲解武术礼仪的文化内涵。

其次,通过武技渗透。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格斗技术,中华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儒家思想为主)规范武术技法,讲究德技兼容、内外兼修、重守不重攻。[4]如《少林七十二练法》引妙兴大师的告诫:“技艺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以及武林中流传的“八不打”与“点到为止”等,无不显示了中国武技寓理及德的思想性。

3.设置专门的武德教育课程。在武术教学培训中,非常有必要设置关于武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向学员讲解并介绍武德每个方面的内容,内涵。同时,为便于学术理解,应当通过武德实例进行讲解教学。如为体现中华武德中“忠”的思想,可以通过李存义等武术人士为救国图强成立“中华武士会”的实例来讲解,这样类似的例子自古至今比比皆是。为了让学员有更加直观的体会,可以通过播放类似《少林寺》、《黄飞鸿》等优秀的电影作品的手段来完成武德教学。

4.注重武德德育环境的创造。武德的教育应拓展培训课堂之外,通过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来完成武德教育。如武术培训机构可以同夏令营、冬令营的模式组织学员参观武术传统武术门派、武术会(如精武体育会等)旧址,并在参观过程中加入武林前辈的德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或者创造相对艰苦的外界环境,培养学员“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等。

五、结语

中华传统武德是中华武术的魂,虽然在每个时代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不会改变,每一名习武者都应当努力学习并践行,为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龙 武德:矢志不渝的武术教育思想[J]搏击·武术科学,2008,5(9):20-21;

[2]苗志良 尚武崇德与精神文明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3,5:42-43;

[3]李振林,蔡宝忠,谢小菊 试论中国武术的道德准则——武 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2:35-36;

[4]刘鹏 析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J]搏击·学术版,2005,1(2):49-50;

[5]周伟良 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3):12-17;

[6]洪清 体育教学中武术武德教育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200521(1):122-123.

(作者單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武德培训机构武术教学
“双减”政策背景下武术套路课程改革研究
美国国防采办大学职业教育做法及启示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浅谈出国考试类图书市场现状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深山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