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
[摘 要] 叉车实训课程是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一门核心实训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国内众多职业院校由于资金、场地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课堂实训的工位数不充裕,学生参与实训需要排队等待的时间较长,教师的课堂管理难度加大,使得有些教师放弃组织实训而改为理论课。通过分析微课教学的特点,并在叉车实训课堂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解决了叉车实训课堂教学组织难的问题。
[关 键 词] 典型工作任务;仓储作业实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150-02
现代物流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们经济实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市场响应的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决定竞争力,快速反应成为现代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的缩影。传统的人力搬运与手动机具搬运已经被市场摒弃,大部分企业都选择了更加高效方便的机械叉车与电动叉车。现代物流发展的浪潮滚滚而下,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更应该顺势而为。可喜的是,国内众多职业院校都意識到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现代物流专业的实训条件进行升级,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建设了叉车实训场地并配备了机械叉车与电动叉车,但由于叉车设备与师资的有限性还是给课堂的组织带来了困难。本文以惠州市技师学院为例,通过制作微课,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实践翻转课堂,有效解决了叉车实训课堂教学组织难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叉车实训教学组织的现状分析——以惠州市技师学院为例
惠州市技师学院现拥有2台平衡重式柴油叉车与2台平衡重式电动叉车,叉车实训场地一个。安排2名专业教师上课指导,一人负责指导一台车,一生一车,学生采取分组实训的方式。如一个班40人,则划分为4个小组,每周安排4节课,每节课安排一个小组实训,另外三个小组则在教室以自习的方式完成作业。即便如此精细化的安排,分配到每个学生上车实训的时间仍然很少,平均每人每周约有5~8分钟的时间上车实操。比这还困扰任课教师的问题是课堂的组织与管理,特别是其他三组学生在课室自习等待,没有教师现场的组织与管理,学生完全处于“放羊式管理”的状态,自律不好的学生会违反上课管理的规定。学校的教学部门与教学督导部门在巡查中多次对这样的课堂管理方式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课堂必须有老师在现场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到底是增加一名上课老师在课室管理?还是将一名现场指导老师撤回教室呢?前者会增加学校负担,三个专业老师上一门课程有点奢侈;而后者则会进一步压缩本已经是每周不到8分钟/人的实操时间。所以,只能将全班学生带到实训场地教学,但如何更好地对叉车实训课堂进行教学组织?现代物流专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最终找到了答案,通过引入微课的方式,植入到校本教材组织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是教师以简短视频的形式将教学的某个技能点或知识点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手机或电脑播放等多种渠道多种场所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微课能够模拟一对一手把手教的教学情境
微课采用视频的形式将一对一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录制下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反复观看,特别适合传统的手把手教、实操性强的教学情境。传统的实训教学都是教师先行演示一遍,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演示过的步骤进行操作。由于受到教学场地以及学生扎堆观看角度不佳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看清楚。而且实训设备的稀少压缩了学生的实训时间,也不允许教师占用过多实训的时间演示几遍。微课的应用恰到好处地克服了学生实训的时间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地观看微课视频,可以回放也可以慢放,甚至可以为操作的同学拍摄微课视频,而教师则为每个微课设置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非常适合分组实训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二)微课用时短,便于学生掌握
微课视频的录制时间最好是在10分钟之内,一般是5~8分钟效果最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普遍在8~15分钟,5~8分钟的微课视频是最有效利用学生课堂注意力进行的教学。对于上课过程中需要排队等候实操的学生来说,5~8分钟的微课视频能够从行为上引导学生利用排队等候的时间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微课后布置一系列的引导问题或练习限时让学生完成,便于学生在排队等候实操的时间中提前掌握实训的要点与步骤。
(三)微课传播渠道多样化不受空间限制,深受年轻一代学生欢迎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微课视频可以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可以在学生电脑上播放,也可以利用手机网络传输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上快速传播,还可以利用手机扫码(二维码)的方式直接在教学实训现场进行观看学习。微课传播渠道多样化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拍摄与观看微课视频,微课深受“手机控”年轻一代学生的欢迎。
三、将微课引入叉车实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微课符合叉车实训课程的特色
叉车实训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操作难度大。如果教师仅是演示一遍就让学生完全掌握操作的步骤有点强人所难,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经常丢三落四,记住了前面步骤就忘记了后面步骤,如果要求教师在每个学生操作前都演示一遍则是不现实的,时间上不允许教师这样操作。微课能够模拟一对一手把手教的教学情境,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将演示的步骤录制成视频,学生在等待实操的时间进行反复学习,熟记步骤,效果就与一对一现场指导一样。
(二)叉车实训人均操作时间较短,适合引入微课教学
微课的特点是用时短,一般是5~8分钟最佳。而叉车实训由于师资、设备数量的限制分配到每个学生的实训时间也是5~10分钟左右。以惠州市技师学院为例,叉车实训课安排2名专业老师,一个班级每周安排4节课,一共是160分钟/周,一个班按照40人计算,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实训的时间也是5~8分钟/周。所以,教师在制定周授课计划时只能安排5~8分钟的实操内容,刚好是一个微课的时长。从时间分配的角度分析,微课非常适用于叉车实训课程。
四、微课在叉车实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课前制作微课并植入叉车实训工作页或校本教材
社会上关于叉车实训指导的公开出版教材较少,而且每个学校的场地与设备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选用其他学校公开出版的教材未必适合本校的实际。所以,很多学校都选择自编叉车实训教材。以惠州市技师学院为例,自编的教材《叉车作业实务项目教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叉车初学阶段与叉车进阶阶段,每个阶段安排教学周数为16周,每周安排5~8分钟的实训内容。教师将每周5~8分鐘的实训内容制作成微课,利用视频二维码生成器将每个微课转换成二维码图片,植入《叉车作业实务项目教程》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按照任务描述、微课回顾、任务分析、微课展示、自制微课与任务评价六步骤进行编写。
(二)组织教学,微课回顾
主要包括课前回顾与任务导入,课前回顾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将上一次课学生操作的画面进行裁剪制作成微课,内容要突出学生操作中的问题点与闪光点,最后加上教师的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观看微课的形式回顾旧课,特别是看到自己操作的情景画面,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从而为本次课的任务导入打开了大门。
(三)课堂进行教师微课展示与学生微课自制
1.教师微课展示
将全班学生分成2组,2名专业教师各负责1组,上课后将学生带到各自操作场地就座。教师严格按照微课内容进行上车展示,用意是使学生对展示中看不清晰或者尚未理解的动作通过微课回放的方式进行再次学习,确保学生理解到位,另外也能够解决学生排队实训的时间无事可做的问题。校本教材需要在微课展示后进行任务分析,对任务实施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增加引导性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或作答。
2.学生微课自制
为了增加实训的趣味性,翻转课堂,也是弥补其他学生排队实训的空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微课自制。相互利用手机录制与拍摄的功能,对正在操作的学生进行拍摄并剪辑成视频,练习结束后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将微课视频提交给教师。教师利用学生发送过来的视频材料在课后进行合并剪辑,又可以制作成课堂回顾的微课视频,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四)任务评价
1.学生相互评价
每个学生对自己拍摄微课的操作对象进行任务评价,指出对方操作的优缺点以及失误的地方,并将评价的内容填写在校本教材的任务评价表中,教师每周要对学生的校本教材进行检查。
2.教师点评
学生相互评价之后,教师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集中全班学生进行点评。对大部分学生犯错的地方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强调,并布置微课提交的作业。
微课在叉车实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于课堂的组织管理。但是引入微课教学相比传统的纯实训教学增加了教师很多的工作量,包括校本教材的编排、视频的录制以及剪辑、微课转换成二维码插入校本教材等。这些都需要至少两个教师相互配合、分工以及学生协助参与才能完成。另外,学生自制微课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毕竟学生的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指导培训,也需要教师更多的包容。
参考文献:
[1]马金定.微课教学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9(2).
[2]陈世辉,韦任嫣,袁金蓉.浅析“微课”在技工学校叉车操作实训中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8(24).
[3]陈玲.浅谈微课在叉车教学中的使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24).
[4]陈亚萍.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中职教育[A].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300-301.
◎编辑 郭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