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心育微课程的创设与实践

2020-03-17 09:27洪晶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微课程校本课程

洪晶晶

〔摘要〕本着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创设与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微课程体系,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对应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法,找寻并实施相应有效的辅导模式,通过资料积累整合、案例收集分析,逐步形成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为学生们心灵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毛虫计划;“+量”微课程;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7-0072-03

一、课程意义:激活心育“毛虫计划”

(一)课程的价值

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如何引导他们选择与自己年龄和角色相符的行为方式,是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由此,我校教师团队针对现状,着手进行“毛虫计划”心育微课程开发,在课堂的基础上,在年级中进行“心灵成长+量”心育模式的研究,在实践中,学生们享受着主题活动、游戏、电影、表演等带来的快乐,在有序有意义的活动中,随机渗透相应的规则和行为方式辅导,激发学生们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应对能力。

(二)课程的定位

“毛虫计划”:学校针对小学生心理特质开发的心理校本微课程总体系,寓意让每一个学生犹如“毛毛虫”一样,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通过个体的体验和努力,华丽蜕变成美丽的“蝴蝶”,成就最好的自己。

“+量”微课程:教师团队着眼于团体辅导,着力于各种主题活动,着手于“能量加油站、肚量切换台、胆量训练营、力量集聚地”四个课程空间,六个主题板块,搭建整个课程框架体系,以学生们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引导为契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以及良好的学习心理和习惯养成等,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定积极、阳光、正向的基因。

二、课程管理:盘活“+量”主题模式

设计课程主题,确定活动目标。“+量”微课程实施,重点要帮助学生解决如何管理自己、如何选择符合与自己年龄和该年龄阶段学生角色相对应的行为方式。制定行为导向,针对性的训练,客观公正评价,形成良好空间。

鉴于此,我们设计了课程的四个“+量”空间模式,分别是能量加油站、肚量切换台、胆量训练营、力量集聚地。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主题活动,不同的主题分解不同的活动目标,对应学生不同的成长目标。

三、实施课程内容,探究活动形式

(一)“+量——能量加油站”

1.引导自我意识发展

伴隨着生理的急剧变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不再单纯模仿和认同大人的行为,开始有独立倾向。鉴于此,我们尽力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建立对集体、对自我、对同伴的认同感,同时以各种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引导学生在团队中体验学校的快乐,增进自我认同感。

认识生理自我。引导同学们观察自我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以及健康程度等,以照一照镜子为活动辅助,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和发现自我的观察机会。

认识心理自我。加强心理自我的认识,由教师设计各种各样的主题性故事,在主题故事中扮演各种角色,体验不同的情境和情绪。设计故事场景,通过同学共情、为场景内同学出谋划策等环节,逐步进行故事发展,认识自我心理变化,指导自我行为模式。

认识社会自我。认识社会中的我,了解自己与家人、与同学的关系以及所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大轻易将内心活动表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支持和鼓励孩子写日记或者心语,随机征用,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可以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疏导教育。

2.培养乐观自信气质

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快,学生身心发育趋向提早。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猛,所以在活动中引导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尤为重要。

比一比,就和自己比。针对学业差距,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明确衡量进步的方法是跟自己比,培养自我超越的意识,激发自我超越的信心。在活动中,我们主要围绕三个现实问题,“平时,别人把我跟谁比”“我一般把自己跟谁比”“我们到底应该跟谁比”,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进步,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在比较中见证自己的成长。

比一比,赢在活动中。微课程实施过程中,活动是手段和载体,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让他们充分体验,启迪思维。比如“夹”系列比赛——“夹弹珠”,三个学生合作完成,因为有速度要求,有几个小组急于求成,导致夹不起来。交流窍门一定要相信自己后,这种自信起到很大作用,失败小组获得成功。所以开启学生的自信和潜能,是老师对学生无限可能的开发。

(二)“+量——肚量切换台”

1.善于情绪疏导管理

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而现在的孩子特别容易冲动、焦躁。有些是气质因素,先天具有冲动性,但大部分是由于各种焦虑倾向所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认识和评价能力也有发展,他们迫切希望有更多自我支配和自主的机会,如果这种愿望不能得到满足,必然会产生内心的情绪不定,也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消极的渠道宣泄。

群体性专题教育。微课实施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学会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转移不良情绪。针对情绪多变、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开展专题教育讲座,引导通过转移、倾诉、暗示、宣泄等方式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用暗示控制、强化控制、目标控制等方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

及时性家校沟通。我们以学校的名义给家长写信,和家长交流,告诉家长朋友,和孩子沟通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以更好地驱除孩子们不愉快的情绪。教育家长和孩子在处理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减少不切合实际的成分,量力而行。

2.融洽人际交往互助

人人都需要朋友,需要同伴的认同。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并对男女生之间的交往进行指导,加强对学生人际沟通技巧和能力的训练,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高心理素质。

案例分析,体验感受。校园内同学之间交往,感情是纯真的。通过交往,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为将来社会人际关系交往做准备。老师通过各种案例,让同学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交往的能力,有意识地带领他们们走出与异性交往的误区。

情境辨析,引导感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来角色扮演,讨论辨析交往过程中怎样的处理方法最得当,把典型性的一些情境模式内容设定正面、反面两种处理方式,再放到课堂上加以辨析、讨论、评判。

(三)“+量——胆量训练营”

勇于挑战、克服困难。利用学校传统项目“重走长征路”,安排学生模拟完成长征路上各个障碍,要求全员参与,人人全程,在完成后撰写感受、分享心情。心理团队教师将这一活动列入“+量”模式——胆量训练营板块。孩子们在参与活动时,总会出现一些胆怯的行为,特别是走独木桥、跳垫子,有些学生看似人高马大,却胆小退缩,所以利用这样的体能释放活动,进行胆量的激发引导,无疑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量——力量集聚地”

培植学习能力意志。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志,要求学生认清自己的角色。“贪玩懒惰”实际上多半是对现实的逃避。学习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只要学生下决心不再做逃兵,就能让自己的注意力回到课堂,重新进入学习角色。

列清单评价。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意志,辅导老师要求学生将自身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各列一个清单。然后,请老师、同学或家长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够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自我认识。老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重新树立学习自信心。实际上,要想专心致志地学习,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强的毅力。

列表格矯正,矫正不良学习习惯。老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和解决方法,采用处方单和矫正卡这两张表格来填写,以达到自我监督和他人监督的目的。辅导老师在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定计划落实。督促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辅导老师可以协助学生制定一个可行性很高的计划,针对学生学习的现状,对每一门功课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为保证计划落实,老师可以让学生养成每天写反思语的习惯,进而进行自我监督。

四、总结课程经验,完善活动手册

从学生的特质出发,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完善,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加深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样做才能达到此项课程的总目标。老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填写和完善“润心润成长”学生心育项目活动手册,作为心育微课程体系的校本资料,便于修改和更正。

五、课程收获:带活校园心育生态

通过“毛虫计划+量”心育微课程的实践研究,对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照应分析,实施相关课程辅导,铺展各类主题活动,对于活跃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带活校园心育生态,初步取得成效。

(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有序“+量”,支撑全校“毛虫计划”每一级微课程、每个主题内容、各种形式的团体辅导,使学生逐渐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学习过程的安全感和愉悦感,也获得积极参与自我改变的实践体验。

(二)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着手创设与研究,教师自觉学习、探索的意识增强。开始广泛收集有益于心理辅导教育的素材,并整理归类。在组织实施活动的同时,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体验自我、超越自我,特别是主动反思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方式和方法,课程实施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

结语:“毛虫计划”阶段性成果初具雏形,可以反映年级微课程启动后的实施情况,也体现学生在参与各项主题活动后的转变情况。老师们对此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虽然还处于摸索起步阶段,任重道远,但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心理健康教育“+量”课程体系能更具实效,持续推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第二小学,杭州,311254)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微课程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