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调整问题、归因及策略研究

2020-03-17 05:24高月勤卢晓春吴思健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结构

高月勤,卢晓春,吴思健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客观上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能够顺应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实需要,优化完善原有人才供给结构,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同时,伴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高职教育结构性深层矛盾越发突出,人才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相脱节,陷入内圈式自耗模式。因此,供给侧改革时代大背景下,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内生式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提升人才供给结构的根本之策。而专业结构作为高职内涵发展的实体建制与关系存在,理应成为高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基点。为此从专业结构入手,以管窥豹,协同共振,系统展开高职专业结构调整问题、归因及策略研究,以期为破解高职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提供逻辑范式与路径选择,紧紧围绕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内外要素配置与组合,实现专业要素资源办学效益最大化,提升专业人才供给的社会信效度。

1 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概括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变化,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核心与关键。因此产业转型升级势必将引发劳动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深刻变革,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全新诉求。为此高职院校应革新理念,从专业供给层面加大改革力度,重新审视专业结构合理性和有效供给力度,在规避“结构性浪费”的同时防止出现“结构性缺失”[1]。

1.1 专业整体布局不合理,专业同质化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及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大逻辑,而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高职教育结构性矛盾也日渐显现,尤其是高职专业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具有较高关联度和协同度[2]。但从高职区域布局及内部专业布局来看,均没有深度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调整重点,专业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性特性不明显,且专业结构呈现“冷热”两极化倾向,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企业用工荒结构性矛盾并存。高职面对适龄生源激烈竞争压力下,利益思维导向,缺乏专业发展整体规划,专业大类覆盖率高,专业数量较多,通用及热门专业扎推现象严重,然而专业所属师生体量偏小,专业同质化严重,专业侧重失衡,资源浪费,无效供给或供给不足。此外从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角度而言,高职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跟踪新技术能力较差,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性,进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1.2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偏低,结构性缺口较大

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有着天然本质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带动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结构变化,进而赋予高职专业人才供给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加大专业结构调整难度。综观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部署,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旋律,三大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先进技术支撑的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类等二三优质产业,产业发展从数量规模驱动走向质量效益驱动。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预期调整目标不一致,专业设置整体偏向第三产业,且低端化、雷同化,第一、二产业对应专业开设不足,专业技术流向低端或滞后,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错位。同时专业结构调整缺乏一定前瞻性或张弛度,尚需进一步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需求来调整专业结构,尤其是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催生的新业态、新工种、新职业,提供与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引领专业,以专业创新供给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3 专业集聚度不高,专业产业行业特色不明显

产业高度集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必须强化专业单体资源优势,组建专业群,集聚产业特色[2]。专业间的学科关联性和社会职业分工性决定了专业群组建的学理依据和方法论指导,专业群组建是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应然要求与终极目标,是遵循内外需求规律的关系节点,更是破解高职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但当前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种类繁多,专业数过多,专业大类间缺乏沟通衔接,专业间跨度较大,学科关联度弱,造成了大数专业单体资源的稀释,教育教学资源过于分散、产学合作难以深度、就业质量难以提升等问题频发,违背了高职专业本体属性及产业集聚发展趋势,弱化了高职专业本体功能及服务产业发展功能,导致专业产业行业特色不足。专业群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的革新与突破,承担着教学管理与教学基本单位双重功能,通过结构优化管理,将有资源关联关系的专业通过空间分布上的“集聚”,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通过课程整合与重组实现更高水平的专业培养,深度对接产业需求,提供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促使专业融入整个产业界。

2 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归因

高职专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系统化工程,牵涉多方利益主体,其实质是调整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达到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最佳立体状态。因此基于利益相关方多元视域下审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专业结构调整背后应有的分析范式与方法论指导,助推高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

2.1 宏观层面:基于教育供求的高职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证研究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区域地方经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大规模数量发展,要素、规模驱动型发展深入高职办学理念,而当前质量、效益、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高职供求结构性矛盾也渐次显露,而作为连接社会需求与高职供给首要桥梁的专业建设系统性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整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或边缘地位,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特征有待强化。高职从宏观理论层面来讲,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整体上还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研究深厚的学术积淀相抗衡,无法与其取得相对等的学术话语权。尤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科研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理论研究不系统、不深入,实证研究缺乏大数据、区域化、网络化支撑,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性不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布局调整、高职教育投入体制改革、高职教育改革中的指导、咨询及信息服务等没有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牵头或承担,理论研究缺失导致高职专业建设片面化和孤立化,进而专业结构调整依据单一化,开设随意化,建设无序化,论证形式化,致使专业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结构严重脱节,造成了人财物资源的大量浪费。

2.2 中观层面:社会多元协作参与专业规划机制缺失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与社会价值,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专业结构调整是以结构管理为突破口,以结构要素优化为手段,强化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互动合作关系,达到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立体状态。因此,专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社会化协作过程。但目前以管办评为核心的政府、社会、学校多元治理格局尚未真正形成[3]。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者与决策者,拥有最高话语权,理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与方向引导,保证专业结构调整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同时应充分发挥其“顶层设计”功能,根据产业人才发展需求系统化、前瞻化、科学化高职就业信息预测与反馈系统,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实现专业调整与市场需求的同步共振。此外,高职专业建设是一项以市场为依托的社会化互动合作过程,行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力量,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应变性。但目前多数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仅限于浅层的物化交换层面和利益思维导向,职教集团功能窄化,校企合作平台空置,并未建立起互利共生的战略伙伴关系,专业设置缺乏行业企业有效参与和指导,所开设的专业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2.3 微观层面: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结构自调整机制缺失

作为一种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的教育类型,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回应产业转型升级对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理应从办学实际出发,由专业本身为主导进行自下而上的调整与改革,从结构要素优化管理角度出发建立起一套灵活的专业结构自调控机制。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深处要素规模与创新驱动发展尴尬境地,结构性矛盾日益尴尬。高职院校普遍对“以就业为导向”存在片面认识,市场导向过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过渡阶段更容易迷失自我,容易忽略高职专业结构内外要素的协调联动,导致供需严重错位。同时,高职院校在实践层面缺乏与区域产业企业的深度对接,专业结构调整依据定势化或一维化,操作程序形式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本体功能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专业结构布局总体规划忽视专业学科基础,专业间跨度较大,专业单体资源过度稀释,偏离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未形成接地气、聚灵气的专业集群,最终导致“以长求稳、以短求活、以稳求精、以活求实”的高职专业群设置和动态调控体系未建立,降低了高职专业结构的社会自适应性和调控能力,增加了专业结构调整的成本与难度。

3 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体系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效益[5]。因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逻辑分析范式,系统推进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通过专业结构要素优化配置组合,盘活内部要素,激发外部活力,提高专业供给质量和效益。

3.1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加强专业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高职教育数量规模驱动型发展理念已不合时宜,转变唯“招生论”、“就业论”片面化市场利益思维导向理念迫在眉睫,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思维成为破解当前高职教育结构性矛盾的理论思想和方法论指导,而专业结构调整是切入点或逻辑基点。由于高职教育发展历史沿革、政府政策及社会认知等有失偏颇,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并未取得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匹配的学术话语权,尤其是作为高职内涵发展核心与关键的专业建设研究一直缺位,高职专业建设理论研究不系统、深入,实证研究更是寥寥可数,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指导性不强。

因此,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应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本体要义与社会价值意蕴,深度回应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社会需求,从专业供给端发力,以专业结构内外要素优化为逻辑思维框架,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市场就业信息及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大数据,开展专业建设理实系统化研究,学理化和可行化专业设置调研方法,科学化和职业化专业划分方法,社会化和职业化专业目录编制方法,多维化专业设置依据,严格化专业设置程序,多元化专业设置评估,结构化专业要素配置,着实为专业结构调整提供理实一体化的分析框架,指导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3.2 深化政校行企专业协作参与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结构的融合对接

政校行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新的发展趋势,也是高职教育整合资源、特色发展的新要求。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往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动态博弈过程,通过寻求政校行企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达到一种立体化的互动合作关系,发挥最大合力效应。政府作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者与决策者,深谙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结构、规格与类型,应切实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把高职专业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做好方向性指引,通过政策支持、立法保障、财政支撑、信息服务等多元化方式支持高职院校开展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的以专业本身为主导进行自下而上的调整与改革,根据社会需求自主地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保证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同时,高职专业结构调整是一项以市场需求为依托的开放化系统工程,在发挥政府“顶层设计”功能基础上,高职应切实扩充职教集团功能,搭建校企多层次合作平台,拓展产教深度融合领域,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利用大数据科学分析产业走势及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构建以不变应万变的专业格局。

总之,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政策及资源等优势,“自下而上”进行积极探索,主动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地方新兴、支柱、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差异化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专业资源配置,建立符合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构建适应产业发展态势的常态化多元参与的专业发展规划机制。

3.3 建立高职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建设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

作为与产业联系十分紧密的高职院校而言,面对外部人才需求结构的不断优化,需以专业群发展战略为依托,提高专业建设的战略意识,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办学特色以及区域产业转型的现实需要,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构建起一套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高职专业自调整机制,以保证专业发展内部活力和外部市场竞争力。

因此,紧密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及产业集聚发展趋势,仔细研判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理顺行业企业发展路径,科学分析学校办学定位、特色及专业建设优势,改造、调整优化现有不合时宜专业,做好相似相近专业的整合与拓展,努力培育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新专业生长点。在此基础上,遵循“宽口径、大专业、小方向”基本原则,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四维标准,采用“行业岗位群”、“学科/技术基础群”方式,主辅结合,重点打造特色专业群以适应区域产业集聚发展需求,以保证专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适应度、产业契合度与专业张弛度。此外,实施专业群分类化管理,探索人财物投入差异化实施办法,提高专业群的办学效益和人才供给率。同时做好专业群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实时监测、预警动态调整,全方位保证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吻合。

4 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及今后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大逻辑,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成为逻辑必然,专业结构优化成为高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核与关键。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论《日出》的结构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