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湖州师范学院 外事处/国际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微区位是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内容,是在人文地理学方法论及其理论的推动下,空间和区位研究在漫长的假设与实践中经历的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跃进阶段[1]125-131。微区位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形成特定场所的微区位。本文将微区位和旅游业相融合,主要针对湖州南太湖新区个案进行研究。南太湖新区依托太湖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强化项目引领,深挖文化内涵,既符合“生态理念”又与“南太湖新区”的地位相契合,具有微区位研究的典型性,所以从微区位分析南太湖新区具有重要价值。
“滨湖旅游涵盖了旅游休闲、养生图、文化教育、高端商务、农业体验等多重要素,是指利用湖泊富于变化的水文形态、生动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积淀和相关的游乐设备设施,向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产品,是以体验湖泊特殊景观环境和进行以湖泊为依托的各种活动为目的的旅游经历。”[2]391-394湖州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湖州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重大使命,依托太湖自然资源,有力推动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创新发展和提升发展,湖州这座美丽的滨湖城市,日益成为海内外游客青睐的目的地。为推动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座“湖光山色入画来”的滨湖旅游城市,湖州加强滨湖旅游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湖州市南太湖新区是浙江省政府确立的四大新区之一,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规划控制总面积225km2,空间范围包括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全部区域、湖州市吴兴区环渚街道5个村,以及长兴县境内的部分弁山山体[3]7。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后地理学研究方法——旅游微区位,对湖州南太湖新区进行个案研究,并且采用实证分析法归纳总结湖州南太湖新区旅游微区位布局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这样既可以检验理论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为其他相关区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湖州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南太湖65km“黄金岸线”(占太湖岸线的1/5),享有近300km2太湖水域的开发权,地理资源丰富,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具有众多生态优势。历史上有“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城市赞誉。在湖州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必须将太湖的资源优势最大化,充分发挥湖州的滨湖地缘优势。
首先,区位交通优越。南太湖新区位于长三角核心腹地,距杭州、上海、南京分别只有75km、130km、220km,是连接长三角城市群南北两翼、贯通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沪苏湖高铁、商合杭高铁等重大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湖州和沪杭宁等大城市的“同城化效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把太湖南岸的湖州作为休闲旅游的目的地之一,发展旅游有利于湖州全面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
其次,湖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南太湖新区所在地湖州,作为具有5300年农耕文明史和2300年城市发展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就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是湖笔文化的诞生地、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发祥地和原始瓷文化的起源地。湖州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4座、世界文化遗产1处,民国文化、书画文化、山水文化、古镇文化等在全国都具有很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湖州历史上人才辈出、名人众多,曾出过16个状元、1 468个进士(含武进士62人),哺育或吸引了一大批书画大家、文学泰斗、政界名人、科学巨匠。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湖州发展城市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次,“两山”理念引领。习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指出,“南太湖开发问题一直是我脑子里装着的一个问题”[4]。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考察时作出“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重要指示。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全国双拥模范城表彰大会代表时,又叮嘱湖州“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5]。因此,保护好湖、利用好湖,最大限度地做好“滨湖”这篇文章,以打造滨湖旅游城市为契机,让湖州“两山”理念诞生地的名片深入人心,这既是生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实际行动,也是生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
最后,湖州旅游产业颇具规模。湖州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城市(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同时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全市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数量位居全省第1位,实现了区县全覆盖,其中南浔古镇为5A级旅游景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数21个,位居全省第3位,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位列全省第1位。2018年湖州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 357亿元,同比增长24.9%,位居全省前3位。以2019年中秋节小长假为例,全市各大景区、文化场馆和乡村旅游A级景区共接待外地游客135.61万人次,同比增加12.45%;实现旅游收入17.34亿元,同比增加15.26%[6],休闲旅游作为四大重点主导产业之一的地位进一步明确。
1.南太湖新区建设尚处起步阶段
2019年4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同意设立湖州南太湖新区,6月2日,南太湖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浙江省大湾区“四新区”之一,南太湖新区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体制架构,按程序成立新区管理机构。机构下设旅游发展局,主要负责统筹协调新区旅游工作,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景区、景点管理;协同吴兴区做好文化、体育、广电工作,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承担度假区日常考核和对上衔接工作。滨湖旅游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部门多、跨度时间长、地理区域广,需要相关部门紧密协作配合。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编制紧控管理的背景下,新区在统筹区域资源、行使管理职能上尚处在起步阶段,合并后的市区街道与乡镇存在一定差异性。且由于管理体制做出较大调整,人员队伍不稳定,发展规划处于修改完善阶段,如此导致区域产业规划与定位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也难以适应当前旅游资源急需大力挖掘、研究、开发的发展需求。同时,还存在着事多人少、统筹不足、缺乏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南太湖新区一体化发展的运行体制和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2.文旅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文旅融合,既是新的机遇,又是新的挑战。因地制宜,依据资源禀赋、立足区位特点,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将湖州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滨湖旅游建设中,是滨湖旅游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湖州市旅游业发展成绩显著,在运用文化资源上也作出积极的探索,但就整体而言,仍然存在旅游产品低小散,文化内涵不高、品质较低,缺乏强大影响力的核心产品等问题。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转化,文化资源大市并未发展为文化旅游经济强市。一方面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和修复等不够有力,对湖州文化的内涵、人文精神等深挖提炼不够,城市文化主题不明确,主打文化品牌不鲜明;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具体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文化与旅游在融合发展上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存在区域性、局部性缺陷,存在各区县统筹联动不够、资源串联不畅、上下产业衔接不足、精品线路“不精”等问题。
3.产业体系有待进一步丰富
湖州市旅游项目投资总量和增速都较快,但依然缺乏旗舰型、龙头型、带动型的特色化、精品性项目。从旅游产品类型来看,全市休闲旅游产品仍以乡村旅游和滨湖度假为主,缺乏一批有实力、有品位、有经验的企业和集团注入优质资本参与湖州市旅游开发建设,旅游产品类型不丰富。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城市旅游仍是短板,观光旅游消费占据主导消费位置,能够吸引游客的新兴业态产品储备不足,尚未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滨湖度假与乡村旅游融合还不够到位,旅游产业链较短,生态旅游、购物旅游、工业旅游等产业不够健全,与全市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A级景区的全面融合与互动还不强。
4.条件支撑有待进一步完善
要加快推进滨湖旅游城市建设,必须同步健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湖州市公共设施总体供给不足,旅游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还不够到位,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旅游公共交通、旅游咨询服务等不够方便快捷,没有形成综合性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无法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推广旅游服务智慧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程度较低,市、区县、重点旅游乡镇、旅游平台四级旅游公共服务网络构建尚未健全。此外,星级宾馆还没有形成综合规模效应,知名旅行社较少,旅游集散中心的集聚能力不够强,与湖州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队伍较为薄弱,导游队伍、旅游经营者队伍,特别是旅游企业领军人才十分缺乏。
一是科学规划。滨湖旅游城市建设中滨湖区域旅游发展是龙头。要以滨湖旅游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中心,统筹推进南太湖滨湖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保护好湖、利用好湖,突出做好滨湖65km岸线、南太湖新区的规划和开发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平台作用、品牌优势和政策支持,引领湖州滨湖旅游高质量发展。二是全域规划。树立全域景区化、发展全域旅游的理念,以争创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突破,全力推进滨湖旅游“10件大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把各区域内的旅游元素“网”成一个大景区,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型升级,着力把分散的旅游资源串成线、连成片、集成块,把“珍珠”串成“项链”,对外统一塑造湖州旅游整体形象[7]8。三是重点规划。紧紧围绕滨湖旅游之城高质量赶超发展和文化旅游融合的工作主线,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挥主导作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在滨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样板、文旅融合四大重点领域的规划引领。
一是打造湖州特色旅游体系。文化和生态是湖州最大的特色,要依托自然生态资源来发展滨湖旅游、乡村旅游两大重点旅游品牌。在现有的旅游产品中植入湖州文化元素,发挥文化统领作用。按文旅融合的思路去规划建设,讲好湖州故事,做优做亮湖州文化旅游、城市旅游品牌。二是培育湖州特色文旅产品。积极落实《2019年加快打造滨湖旅游城市10项重点行动及保障机制》,培育100家特色文化主题休闲度假示范酒店,打响“南太湖人家”品牌;培育1 000家文化旅游示范企业,打响“南太湖文旅企业带”品牌;培育10 000种文化创意旅游商品,打响“南太湖文旅购物”品牌[8]129-130。三是构建“旅游+文化”工作模式。紧紧围绕全省打造100个文化和旅游“金名片”工程这条主线,制定《2019年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示范行动方案》推动具体工作,全面打响“文旅融合示范区”品牌。深入挖掘丝绸文化、湖笔书画文化、茶文化、溇港文化、民国文化、观音文化、古城文化、瓷文化等湖州特有、稀缺的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掘提炼其旅游价值。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引进优质文化和旅游项目,力争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区县,加快推进德清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吴兴世界丝绸之源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项目进度。做深做优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十大重点产业,做精做特文化演艺、游轮游艇、自驾房车等十大新兴业态。二是做大产业的规模效应。旅游产业只有形成一定规模,才会有竞争力,才能有话语权。要确保105个在建旅游重点项目,同时积极对接世界知名旅游企业、央企、国内500强名企,大力招引一批带动作用强、辐射效应大、具有震撼力的重大旅游项目,真正以大项目推动大产业。三是发挥产业的联动效应。现在,旅游业已经从最初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等“资源吸引”转为“综合吸引”。在绿水青山的自然优势基础上,深度做好“旅游+”的融合文章,结合文化、农业、会展、健康养老、特色小镇等,催生产业的加成效应,让“+”的速度越来越快,“+”的方式越来越多(见图1)。深度做好“住在湖州”“吃在湖州”“购在湖州”“养在湖州”等文章,让“过路客”变成“过夜客”,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让旅游经济产生更大的效益。
图1 旅游产业联运效应图
“城市要成为旅游产品,措施之一就是在诸多城市公共项目上进行更新和再创造,在不影响原先功能的基础上,把公共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9]47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力,持续改善滨湖旅游发展环境。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为主线,制定实施《湖州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完善以通景公路、标牌标识、旅游客运和旅游厕所等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完善观光大道的“四建四化”工作,推动城市公交服务网络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二是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健全优化“湖州运游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建成“5G+智慧文旅平台”,争创全国首个“文旅行业信息化标杆示范基地”[10]129-130。加快提升全市旅游公共服务(集散)中心,基本实现自驾服务、旅游客运、导游服务、信息数据、旅游购物和消费维权六大统筹功能。三是深化人才要素保障。推进文化、旅游等领域人才培育工作,按照“六个一百”文化和旅游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要求,积极联合市委人才办出台落实《湖州市休闲旅游产业人才发展规划(2018-2020年)》,开展文化和旅游人才培育、平台、政策、服务和激励五大工程[11]。大力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人才培训、培育,打造专业干部队伍、创意经营队伍和高效服务队伍。
湖州依托太湖这一大优势,深挖文化内涵,在滨湖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日益成为海内外游客青睐的目的地。南太湖新区成立后,对于统筹资源、加快推进滨湖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强势推出重大项目等方面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在剖析湖州建设滨湖旅游城市困境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下一步将继续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城市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等开展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