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护理模式在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3-17 05:16俞百元陈银花王春华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位视网膜视力

俞百元 陈银花 王春华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巩膜外环扎或外垫压、单纯玻璃体腔注气、玻璃体切割术以及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等方式。优质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随着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精准护理的重要性逐渐得到重视[1]。我科将精准护理模式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眼科2019 年1 月-7 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 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精准护理,其 中 男 性16 例,女 性14 例,年 龄50~76 岁;对 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其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1~71 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 周复位率、术后1 个月视力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效果评价。①纳入标准:神智清楚并能正常交流的患者;单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没有影响手术的禁忌症和其他急需处理的合并症患者;病情稳定者。②排除标准:肿瘤、精神病、癫痫、老年性痴呆及病情危重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患者接受精准护理措施。

1.2.2.1 成立精准护理小组 由一名主管护师或护士长担任组长进行质量控制及成员之间的协调。成员由一名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包括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内的主管护师和护师8~10 人组成,进行明确的分工。所有数据资料录入均采取双人录入、双人核对,数据统计处理由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承担,小组成员均经过系统的精准护理的知识培训及相关心理学知识学习。

1.2.2.2 入院宣教及制定个性化精准护理方案 ①患者资料的收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家族史、外伤史及对疾病的认知度,耐心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描述,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收集主观和客观资料,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原因、基本原理、治疗的过程、手术的基本过程以及术后特殊体位的目的,健康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经过反复交流可以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有利于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②评估及制定个性化精准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心理状态等主客观资料进行评估,包括患者住院期间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影响治疗的情况制定预案,详细制订精准护理计划,并设计精准护理表格。

1.2.2.3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即由小组专职护理人员陪同其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在陪同过程中耐心听取患者的需求和疑问,继续给予心理疏导并做好必要的记录。其实每例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手术室精准护理护士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握住患者的手可增进护患的情感交流,使患者获得关心、体贴、理解和支持等情感,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对于具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术前需要稳定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以及外伤的患者需要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③指导患者健康饮食,禁烟禁酒,多卧床休息,积极有效控制上呼吸道感染,防止病情加重。④在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手术时配合医生做好术前解释工作。通过图片或视频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的正确体位及作用,耐心细致做好术前散瞳等准备工作。

1.2.2.4 术后护理 ①由护理小组专职人员根据手术方式采取正确的体位姿势,反复向患者解释体位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通过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需要及时发现纠正患者的错误体位,分析患者不配合的因素,及时进行干预。②指导患者调节饮食结构,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③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药物反应,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手术效果的影响。④密切注意患者术后眼压升高、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2.2.5 出院后延续性精准护理 出院时再教育,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利用云随访平台、微信平台及电话随访等多种手段建立沟通网络,随时动态了解患者的情况变化,对于特殊患者安排专人上门随访,指导患者的饮食保健及眼健康维护,让患者及其家属重视各项注意事项:①坚持正确体位至少2 周以上,告知患者只要出现术眼的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高眼压症状,需要及时联系医务人员,警惕硅油进前房。②避免剧烈运动,加强对侧眼的维护。③安排患者复诊时间,记录各项观察指标以便进行数据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①术后两组患者全部复位,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达到93.3%,对照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②2 个月后观察组有1 例发生白内障,1 例发生青光眼,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有3 例发生青光眼,1 例发生白内障,3 例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1 例发生葡萄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

2.2 两组患者的视力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28眼,好转率为93.3%,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20 眼,好转率为70%,观察组患者视力好转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比较 (例)

3 讨 论

精准护理模式是伴随精准医疗出现的新型的护理模式,是实现精准医疗的必要条件。以广泛而精准的数据为指导,通过精准并且细化的护理措施,达到个体化精确医疗,是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最终体现。

在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中,怎样缓解直至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将是取得治疗成功第一步,而手术治疗后的俯卧体位将是保证手术成败的第二步,另外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是恢复视力的重要措施[2~4]。以往的常规护理模式虽然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做不到精准的个性化护理医疗,我们以前将程序性护理模式应用在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超越了经典护理模式的作用,是向精准护理模式发展的过渡阶段。目前精准护理在眼科的治疗尚未广泛开展,我们在总结了经典的护理模式的优缺点,将精准护理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发现精准护理可以有效提供患者的依从性,及时发现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等病情变化,迅速调整护理,为精准治疗提供更加精细准时的治疗依据,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恢复。

综上所述,精准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细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利益最大化,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体位视网膜视力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保护视力等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