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红,陈 华,黄立新,史 芹,廖先静
(河南省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5)
多肉植物,又被称为多浆植物、肉质植物,是指植物能在气候或土壤干旱的条件下拥有肥大的叶或茎甚至是根茎,以利于贮藏大量的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原产于中亚、非洲及美洲大陆,大部分是沙漠、高山、海滨等地。全世界已知的多肉植物品种共有12 000余种,在植物分类上隶属60多科1 200多属。
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其造型奇特、观赏性强、种类繁多、管理粗放等优势,迅速在花卉园艺市场占领一席之地。郑州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讯条件,市场庞大,适宜多肉植物种植推广。目前郑州地区尚无引进栽培多肉植物相关评价的研究。笔者研究开展多肉植物在郑州地区的引种栽培评价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本地温室大棚栽培种植的多肉植物品种,为本地发展多肉产业提供指导。
试验于2017-2018年在郑州市农科所的温室大棚内进行,郑州市农科所位于郑州市西南方向,北纬34°43',东经113°37',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0.2℃,最热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温42.3℃,极端最低温-17.9℃,年平均降雨量640.9 mm,无霜期220 d,主要集中在6、7、8、9月份,年均相对湿度63%,土壤为碱性,pH 8.36[1]。全年日照时间约2 400 h。
多肉植物主要分布于非洲、美洲、马达加斯加岛、加那利群岛、北非地中海沿岸和东非高原等地,以非洲最为集中,其中南非就分布有3 000多种。也有极少种属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大洋洲,中国也有分布,但种类和数量都很少[2~4]。多肉植物由于原产地特殊的气候特点,对水、光、温、湿等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特殊,不耐高温高湿和低温,因此,这类植物必须在避雨、通风条件好的温室内栽培。为此,将长35 m,宽24 m,高4.5 m的拱棚作为栽培场地,拱棚共两层,棚内有养殖架42个,风机6个,大棚外覆盖有棉被,通风条件良好。
郑州市农科所于2017年从浙江金华引种,引种材料全部为植株,每个品种60株。栽培基质的配方:泥炭土∶河沙∶蛭石∶珍珠岩=4∶4∶1∶1,栽培基质在使用之前采用25%国光多菌灵1 000倍液消毒。具体引种情况见表1。
将引进的植株上盆栽培,定期观察记录植株病害、虫害、开花期、度夏和越冬情况。引种栽培的多肉植物的生长适应状况从病虫害、度夏、越冬、综合适应性四方面来对现有多肉植物进行综合适应性评价,度夏适应性评价根据多肉植物的度夏适应性分级指标及评分标准[5];越冬适应性评价根据多肉植物的抗寒能力分级指标及评分标准[5];综合适应性评价依据多肉植物适应性评价标准[5]。
经过两年的引种、繁殖、栽培,共引进多肉植物167种,分属5科23属。引种最多的景天科植物,有14属149种。百合科、番杏科、胡椒科、马齿苋科引种成活率最高,引进品种全部成活,景天科成活率最低85.23%,引入149种,成活127种(表1)。
景天科:引进149种,成活127种,死亡22种,大都因为怕热无法度夏引起死亡,由于夏季阳光过强,温度过高,盛夏需要遮阴,光照不足,会导致徒长,茎抽生过长,茎细弱,叶色不正常,部分叶片由红色变成绿色。开花的品种有91种,均未见结实。部分种类在盛夏时处于休眠状态,如粉山地、花椿等,此时控制好浇水,进入秋冬季节,此类植物生长旺盛。
马齿苋科:引进2种,全部成活,均未见开花。
吹雪之松锦和雅乐之舞,在春秋季节生长旺盛,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不能暴晒。两者均适宜扦插繁殖。
番杏科:引进5种,全部成活,其中3种开花。夏季和冬季少浇水,保持土壤干燥,可以顺利度夏和越冬。
百合科:引进10种,全部成活,1种开花,未见结实。平时散光或少量光照即可,对水分需求不多,可经常喷雾保持空气中的湿度。春秋两季为生长旺季。配土可纯颗粒土或大比例颗粒土与少量泥炭混合。夏季适当控水、通风、散光养护,整体度夏不难。
胡椒科:引进1种,全部成活,未见开花结实。红背椒草稍宜温暖、干燥的半阴环境,2~3周浇水一次,夏季、冬季休眠。
引种栽培的多肉植物的生长适应状况从病虫害、度夏、越冬、综合适应性四方面来对现有多肉植物进行评价(表2)。
表1 郑州市农科所引进多肉植物统计
在一个生长周期中,记录显示,36种多肉植物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病虫害,主要是茎腐病、烟煤病、叶斑病、根腐病、蚜虫、介壳虫和青虫等。个别种比较容易化水如:蜡牡丹、蓝豆、小蓝衣、灯美人、莎莎女王、京美人、婴儿手指、劳尔、奶油黄桃、日系冰莓。还有些品种极不耐高温如:达摩福娘、静夜、熊童子、灯美人、莎莎女王、婴儿手指。由表2可知,167种多肉植物越冬得分在60分以下的只有4种占2.4%,度夏得分在60分以下的有30种占18.0%,可见大棚中多肉植物越冬适应性强于越夏。
试验表明,克拉拉、红辉殿、玉蝶、蓝黛莲越冬适应性较差,克拉拉易化水,红辉殿易茎腐,玉蝶易黑腐、蓝黛莲易发现介壳虫,其余多肉植物越冬均可;越夏适应性评价中,有白熊、熊童子,达摩福娘、蒂亚、蓝黛莲、花椿、蓝豆、紫心、春上、红葡萄、织锦、静夜、小蓝衣、浆果、灯美人、圆叶红司、乙女心、圣路易斯、玉蝶、劳尔、奶油黄桃、红辉殿、日系冰莓、花乃井、克拉拉、丸叶松绿、绿龟之卵等越夏适应性较差。综合病害、虫害、越冬与越夏等方面的表现,多肉植物生态适应性好(越冬、越夏得分均80分以上)的有113种,如红化妆等;综合适应性评价中,综合评级为3级以上(含1、2、3级)的有148种,如初恋等,综合评级为3级以下(含4、5、6级)的有19种。
表2 多肉植物综合适应性评价
注:此表每个属列出一个品种作为代表,“-”表示未见开花、未发现病虫害,或暂无查到资料。
2.4.1 关于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的讨论 多肉植物原产于中亚、非洲及美洲大陆,大部分是沙漠、高山、海滨等地,河南地区气候特点是冬长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日多雨且丰沛、秋季晴好日照长,极端最高温42.3℃、极端最低温-17.9℃对绝大多数多肉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本次试验场地为温室大棚,6个风机保证通风条件良好,大棚外覆盖有棉被实时调节棚内温度及光照强度,高温天气5-9月晴朗天气全遮阴并打开通风设施,解决了栽培环境温度过高、夏季光照过强的问题。低温天气12月至3月棉被全覆盖保证棚内温度在零度以上,春秋季光照温度适宜,大棚棉被打开,打开2~4台风机,保证通风良好。试验表明,引种的167种多肉植物,绝大多数能够适应郑州及气候相似地区温室栽培种植,只有少部分对光温敏感的品种出现死亡。
2.4.2 新的栽培环境对多肉植物花期、生长期、休眠期的影响 根据多肉植物原产地的生长习性,一般可将其分为冬型、夏型和春秋型,冬型种生长季节为秋至次年春,夏季高温休眠,如生石花属、十二卷属等部分品种。夏型种温度相对较高时生长,春至秋季生长,冬季低于10℃时呈休眠或生长停滞状态。常见的有拟石莲属、马齿苋属等部分品种。春秋型种生长期主要在春、秋季,夏季高温期生长停滞,冬季无明显的生长但比冬型种耐寒。分类是基于多肉植物原产地而进行的,而实际栽培的环境差异很大,农科所引种的多肉植物栽培过程中个别多肉植物一年中有两次甚至多次开花,如锦晃星(花期12-1月、6-7月),与原产地多肉植物品种开花期并不完全符合,说明在植株生长良好的情况下,只要环境满足植株开花的条件,植株能再次开花[6]。
试验表明,在郑州市农科所引种栽培的大多数多肉植物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28℃,夏型种最适宜温度为20~35℃,冬型种为5~20℃。只要棚内光温水通风条件满足多肉植物生长需要,多肉植物就会呈现快速生长、开花等状态。
2.4.3 驯化对多肉植物的影响 通过对167种多肉植物的引种栽培发现,2017年引种栽培部分品种,相比2018年引种的多肉植物,经过冬夏之后,病虫害发生明显减少,抗性增强,由此可见,多肉植物对环境适应性强,经过一定时间的驯化,会在新的栽培环境中形成与原产地不完全相符的生长期、开花期、休眠期。
2.4.4 适宜郑州地区栽种的多肉植物推荐 试验数据显示,越冬、越夏适应性得分在大于80分(含80分)的品种且适应等级在3级以上的多肉植物适宜在郑州的环境下生长;如红化妆、照波、月光女神、奥普琳娜、芙蓉雪莲、麒麟座、奥利维亚、蒂比、桃太郎、丽娜莲、娜娜小勾、昂斯诺等;得分在60或小于60分的种类或者适应等级在3级以下不推荐栽种,如克拉拉、红辉殿、玉蝶、蓝黛莲、白熊、熊童子,达摩福娘、红葡萄、织锦、静夜、浆果、圆叶红司、乙女心、劳尔、奶油黄桃、日系冰莓、花乃井、丸叶松绿等要么不能越夏越冬,要么勉强可越夏越冬,但生长弱或状态不佳,影响观赏。
试验记录了多肉植物一个生长周期在病虫害、越冬、越夏、综合适应性等方面客观数据,为多肉植物在郑州地区的栽培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受试验时间限制,个别品种没见开花,后续还会继续记录研究,形成全面系统的数据,为多肉植物在郑州地区的引种栽培提供全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