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圈”模式下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2020-03-16 03:34招健君
考试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文学圈——学习共同体”旨在创设一种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阅读情境,使个体阅读和群体阅读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以读导写,以写促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阅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本文以《苏东坡传》为例,以“文学圈”的形式组织阅读活动,探析“文学圈”模式在“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的目标定位、学习资源的选择、资源选择、语文情境的设计、成果展示等方面,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在课堂实践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文学圈

笔者认为“文学圈——学习共同体”旨在创设一种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阅读情境,使个体阅读和群体阅读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以读导写,以写促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阅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一、 文学圈教学法的概念与特征

文学圈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家Harvey Daniels提出的,并且出版了《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里的呼声与选择》一书,之后文学圈阅读教学就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在中小学得到了应用。Harvey Daniels对文学圈进行了定义,他指出文学圈是将阅读同样的故事、小说以及其他的相同类型的文学等组成的小型、学生主导的讨论小组。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表达,在交流中将阅读的精华部分进行分享,最后在讨论完之后,交换小组成员选择更多的阅读材料,组成新的文学圈,对新的内容进行阅读和讨论。

文学圈教学法的核心特征是以学生为主,具体而言,一是体现在阅读相同文学作品;二是学生自主组成阅读讨论小组;三是各小组自行制订讨论计划,确定讨论的主题,查阅与阅读作品相关的其他内容;四是开放式的讨论与交流,并形成阅读报告;五是教师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六是构建多元评价系统;七是营造轻松、有趣、随意的课堂氛围。

二、 “文学圈”教学模式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

1. 主题统领的资源内容选择与组织,支持、配合学生的学习活动

我们确定以《苏东坡传》作为阅读主体,通过苏轼了解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与精神传承。而仅阅读一本传记是不足以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因为我们引导学生组成“文学圈”,引导他们主动阅读更多的苏轼的诗文,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更好地完成“整本书阅读与探讨”这一任务群。

在具体实施指导中,不仅重视认知层面上的指导,还强调实践方面的引导,充分展现了立德树人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目标。所以在阅读《苏东坡传》整本书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如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纪录片《苏东坡》,叶飞的《苏东坡的千年人生智慧》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在整本书阅读设计中,文学圈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选择他们各自喜欢的作品,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分组,在每组中设置不同角色,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最终总结讨论的情况,形成反馈,之后再进行新一轮的小组交流。这样,自主性和任务驱动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探究式阅读,并开展相关写作。

2. 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引发学生的言语实践行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真實的语文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而且学以致用,便于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高。

因此,引入“文学圈”概念进行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先确定“文学圈”的圈主,然后让他(她)自主组织有共同阅读爱好的“圈友”,定好“圈名”,形成一个“阅读—写作—交流”的“学习共同体”。班上分别组成了以古诗文中意象命名的流光圈、飞鸿圈、春江圈、明月圈等六个文学圈。“文学圈”确定了之后,借鉴文学圈教学法,确定“文学圈”的主持人、综述人、联想人、文化解读人、图解人和词汇讲解人等不同的角色,将小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明确下来,这就使得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也必然要参与,而且这些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确定“文学圈”后,分配不同的阅读任务,比如,任务一,根据阅读《苏东坡传》后你对苏轼的了解,“假如苏轼有朋友圈,你会为他的哪条朋友圈点赞?”赏读苏轼在黄州所写的部分诗文,圈内分享阅读感悟,体悟东坡思想。圈主综述圈内点赞内容,并在主题活动课上展示。任务二,“东坡在黄州——微电影剧本写作”,每个文学圈根据所阅读的材料,选择苏轼在黄州所写的一两篇诗文为背景,创作一个微电影剧本,以反映苏轼在黄州时期一个生活情境,突出苏轼的精神风貌,并在主题活动上展演。展演当中必须包含朗诵的部分。任务三,在阅读课堂活动结束后,以“假如要新建一座苏东坡纪念馆,请你为苏东坡纪念馆展厅撰写前言和寄语。要求:前言侧重客观评价,寄语侧重时代意义。”作为学生个人的阅读总结和评价,并在圈中交流分享,评选优秀作品。

“文学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此期间,教师当好“引导员”的角色,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探究合作,阅读后,以写作作为阅读的反馈。必要时,教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指导,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结合起来,把个别指导与群体指导结合起来。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讨论,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组织方式手段的创新性。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现“整本书”的有效阅读,师生共同发展。

三、 学习的成果与表现

“文学圈”的组织形式中,学生形成了一个“微社会”,这就首先要锻炼一种合作意识和能力,其次会锻炼口语表达与个人自信,最后其实锻炼的是他们的独立性,在合作中独立,在独立中合作。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今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普遍缺少的能力。

学生分享活动成果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随笔、观后感、制作PPT、阅读卡片、手绘思维导图、讲演诵等,甚至用微视频、微电影、微博、朋友圈等“互联网+”的方式。这些生动活泼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去阅读文本,可以让学生边读边体验,并学会运用语言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展示小组和自我的风采。也是语文实际生活运用的体现。例如这次活动中,“明月圈”的同学在阅读《苏东坡传》后,关注到苏轼在黄州所写诗文中有“月”这一意象的诗文,于是在圈内分析了“月”这一意象在他心路历程上的不同象征意义,制作了《东坡的月下独白》一组朗诵表演。“流光圈”阅读《苏东坡传》以及收集了苏轼在黄州生活的一些细节,结合他所写的诗文,创作了《躬耕东坡》的一幕微电影剧本。“飞鸿圈”关注苏轼的“朋友圈”,“重现”了苏轼与朋友两游赤壁的情境。“春江圈”注重文学评论,学习选修《议论文选读》的“文学评论”单元,结合节目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学写文学评论,读后感。文学圈在共同阅读教师指定的阅读材料后,选择不同角度,深入展开进一步的探究,丰富了学习模式和内容。并呈现出不一样的阅读感悟,当这些“文学圈”学习成果一起展示过后,不同圈的同学又会得到新的灵感和启发,促进他们再深入探究。这既达到了“任务群”学习的目标,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相互铺路,共同成长。

四、 课堂实践后的反思

1. 在生源参差的学校,可资利用的资源有限的现实背景下,针对某一教学主题或学生问题,充分利用现有课本资源加以整合,形成“任务群”,能突出阅读材料的相关性、整体性及阅读策略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激发其个性化阅读、写作的体验。

2. 实践过程比较粗糙,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限,成果也比较单一,但学生却收获实效。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文学圈”的交流,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有机结合,思维与情感深度参与。教师通过推动、指导学生阅读与写作,打破了教学内容的零散条块化、教学方式同质呆板化、思维单一浅表化的局限,收获着学生灵感激活的快乐!

3.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应试压力大,课外阅读受限,直接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及相关知识的欠缺,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思维缺乏思辨性,内容欠缺新颖性、深刻性等。另外,受语文学科特点的制约,语文“易学难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投入不足,阅读量小,素材积累不足,写作时内容单薄就是必然的。因此,通过“文学圈”的活动,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但需要教师长期有系统的指导、学生长期练笔才能实现。如何保持学生的阅读时间、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层级化、可操作性与全员性、真实性与有效性、有序性与高效性如何统一,也是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4. 语文学习方式的广泛,组织诗歌朗诵会、成立读书社、开展实地考察等等方式都可以成为“文学圈”的组织方式。但高中生在众多学科的压力下是否能够承受得了,是否有些知识过于深入,涵盖了大学的内容,这些都需要老师的细心衡量,悉心安排。

参考文献:

[1]刘淼.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J].语文建设,2006(8).

[2]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5).

[3]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

[4]王彤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7(2).

[5]刘千秋,董小玉.高中“整本书阅读”的現状调查及方法研究[J].语文建设,2017(10).

[6]董健.指向整本书阅读的节选类文本教学尝试[J].语文建设,2017(2).

作者简介:招健君,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彭加木纪念中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