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提升探索

2020-03-16 03:22张娜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组织变革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

[摘要]虽然应用型院校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输出主体,但其发展历史较短,发展基础过于薄弱,这一先天性不足制约了其教学质量提升。因此,如何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是应用型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组织变革视角来看,当前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主要存在教学领导维度、组织结构维度以及组织文化维度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组织变革;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张娜(1983- ),女,湖南岳阳人,广州工商学院,助理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8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基地(广州工商学院)2017年科研课题“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MJ20170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4-0057-04

应用型院校这一组织需要通过不断的变革实现进一步完善。因此,基于组织变革视角分析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探索应对策略,是提升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组织变革概述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体系为适应各种内外条件、环境因素变化而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一些活动。当前,学界对于组织变革的概念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研究者大致从组成论和过程论两种视角对其进行了定义。Kerber与Buono属于前者,他们认为组织变革由一些个别的、时而有害时而有利的事件组成,具有线性和机械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变革使组织完成预定目标。从组成论的角度解释组织变革,突出了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途径,阐述了组织变革对组织发展的影响。而选择从过程论视角解释组织变革的Batten与Bullock则认为,组织变革是组织形态的改变,同时在历经多个过程之后方能达到改变的目的。因此,基于过程论来看,组织变革重视变革过程中每个单独事件的发展,基于每个单独事件对变革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忽视了组织情景变化对变革的影响。

从组成论和过程论这两种视角出发给予组织变革的定义,有利于我们对组织变革理论形成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组成论在对变革的定义中忽视情景变化的影响,容易导致研究不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过程论则忽视了部分特殊事件的发展,没有考虑到在变革进程中非计划性事件的发生。组织变革理论能够对应用型院校提升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方向指引,应用型院校需要基于组织变革视角,在教学领导、组织机构和组织文化等维度开展全方位变革。

二、组织变革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1.教学领导维度的问题。第一,缺乏教学愿景。目前,应用型院校普遍未能基于对自身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认知,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导致院校缺乏教学愿景。一是院校教师对于教学的使命和目标认知不清。二是教学领导者未能有效传达院校的教学和发展愿景。第二,教学领导者在教育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教学授权,忽视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导致难以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使得教学质量提升缓慢。第三,教育领导者未能将教学团队的自我学习作为教学惯行,教师的反思意识薄弱,难以对教学形成科学的认识,以至于无法服务教学质量改革。第四,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教学环境和氛围较差,难以有效激励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行为。

2.组织结构维度的问题。第一,教学运行与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学运行需要各项教学活动的配合,然而教学组织的参与者未能全面理解教学运行工作,导致组织结构与教学运行缺乏紧密联系。第二,忽视“内部顾客”的满意度。内部顾客是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人或组织,包括教师、学生等。教学质量是否得到提升直接由“顾客”的满意度体现,然而院校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忽视顾客的存在,未能给教学运行参与者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也未重视学生对教学情况的满意度。第三,缺乏教学团队组织。院校的人才培养领域众多,传统科层制结构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亟须针对不同领域建设专门的教学团队组织。第四,缺乏教学质量指导委员会。由于缺乏教学质量指导委员会,院校难以直接监督日常教学工作,无法实时对教学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估。

3.组织文化维度的问题。第一,教学组织文化创新动力不足。院校在改进教学质量的进程中,未能建立具有创新和合作内涵的组织文化,导致教师对推进教学改革缺乏动力。第二,教学组织文化创新步骤不明。一是院校未能明确自身现状,导致无法确定组织文化的创立类型。二是院校未能根据组织文化发展现状,设计预期的组织文化发展目标。三是院校未能明确不同阶段的组织文化类型。四是院校未能树立组织文化价值观。五是院校未能统一思想,难以推进组织文化的全面变革。第三,教学组织文化创新手段亟待优化。一是院校缺乏教学质量改革意识,未能意识到变革的紧迫性。二是院校未能组成教学改革联盟,导致教学改革难以形成合力。三是院校未能明確教学质量的改进目标。四是院校未能正确认识到教学质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未采取有力措施化解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面临巨大阻力。

三、组织变革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教学领导维度的提升策略。第一,教学领导应建立教学愿景。应用型院校教学领导要了解院校当前的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建立教学愿景。教学愿景的建立要求师生的参与,唯有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院校的教学愿景才能得以实现。一是教学领导应促使全体教师明确教学的使命和目标。二是教学领导应以榜样和满腔热情来传达院校的教学和发展愿景。教学领导需清晰且持续地向教师传递教学愿景,创造各种条件,建立各种激励措施,促进全体教师对愿景做出承诺,激发教师追求更多专业知识的动力。三是在教学质量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时,教学领导需及时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从而实现愿景的理论化,不断对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进行指导改进。

第二,教学领导应适当进行教学授权,提高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参与度。教师是教学运行中的关键角色,没有教师参与的决策很难对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因为教师最了解教学运行情况,最熟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对教师进行教学授权,才能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更好地推进教学质量提升。一是教学领导应在教育管理中突破原有的层级结构,解放教师的教学权力,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教学讨论、教学决策等教学活动提供机会,从而提高院校教学活力。二是在对教师实施教学授权的具体操作中,教学领导应通过小组授权实现对教师的教学授权,提升教师在教学团队中的存在感,切实提高教师的个体效能。

第三,教学领导应引导教学团队将自我学习作为教学惯行,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引导教师对教学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更好地服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教学领导应引导教学团队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促进教学团队持续进行自我学习;教学领导应引导教学团队搜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经验掌握情况、就业情况、学生对教学的真实评价等,从而明确教学现实运行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教学领导应引导教学团队明确每个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职责,使其根据自身角色标准在互动学习中逐步校正行为,从而服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第四,教学领导应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励教师提出教学改革建议,优化教学行为,积极参与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教学领导在激励教师不断改革教学的进程中,应重视信息反馈与目标设置的配合实施。教学领导的奖励行为应因事、因时、因境、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教师给予不同的物质激励,如职称晋升、培训、科研与教学资助等。在营造激励性环境时,教学领导应通过讨论和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个人目标,不断提升教学行为的丰富性;在创设激励性环境的过程中,教学领导应深化与教师之间的信任,使教师敢于就自身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提出建议,从而极大地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2.组织结构维度的提升策略。第一,深化教学运行与组织结构的联系。应用型院校管理者、教师、组织机构都是教学运行的参与者,都应对教学运行的整个过程负责。教学运行过程深刻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服务的态度,因此,需通过提升教学服务质量、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协调各项教学活动保障教学运行,将教学运行与组织结构紧密联系起来,确保每个教学组织的参与者全面理解教学运行系统。

第二,注重“内部顾客”满意度。院校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应重视顾客的存在,教学运行参与者应为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关注学生对教学情况的满意度;院校应对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内部顾客;院校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组织参与人员对组织结构的正确认识,引导组织参与人员对教学领导者负责。

第三,创建教学团队组织。应用型院校的教学使命是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需制定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领域人才的培养工作,院校需建设相应的教学团队,加强每位教学运行过程参与者与教学活动的紧密联系,使其充分参与到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中。

第四,建立教学质量指导委员会。应用型院校应通过建立教学质量指导委员会,直接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改进教学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共同进步。教学质量指导委员会要紧密参与到教学环节中,直接监督日常教学工作,并实时对教学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3.组织文化维度的提升策略。第一,加强教学组织文化创新的动力。组织文化是组织内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指引,能够促进组织凝聚力的提升。院校在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需建立具有创新和合作内涵的组织文化,建立与扁平化、横向化组织结构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建立教学改革的共识,营造合作、信任的氛围;院校需改革组织文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建立适合的组织文化,促进教师及各院系、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使其共同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努力。

第二,明确教学组织文化创新的步骤。一是清楚院校的现状,确定组织文化的创立类型。院校应为教学质量提升选择坚定的支持力量。在教师群体中选定一部分教师进行重点培训,使其成为组织变革的中坚力量。由选定的教师根据他们对院校现状的了解和熟悉,明确组织文化的改进方向。二是根据确定的组织文化现状,设计预期的组织文化发展目标。在教师对院校目前的组织文化现状进行明确分析后,通过充分的讨论设计相应的组织文化发展目标。要确保讨论过程中各信息和案例的真实有效,充分听取每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确定不同阶段组织文化类型。经过院校改革成员的讨论后,明確目前的组织文化现状及组织文化类型。针对不同组织文化类型难以适应教学质量提升各个阶段的问题,需在教学组织文化中保留或剔除某种类型组织文化,前提是组织人员要明确组织文化类型的异同及其在不同阶段改革中存在的意义。四是树立组织文化价值观。组织文化要呈现出其特有的价值观,这是组织文化的精髓。教学领导应及时发现组织新文化的典型代表,并积极对其进行宣传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学领导应将组织文化的价值观念灌输给组织成员,使其学习组织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发挥组织文化的作用。五是统一思想,推进组织文化全面变革。在教师逐渐领会组织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后,院校可以全面开展组织文化改革。在组织文化改革中要统一思想、制定规范,通过完善评估和激励机制确保组织文化变革的顺利进行。

第三,通过多元化手段创新教学组织文化。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组织文化变革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院校所有组织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在组织文化创新过程中需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教学组织文化创新的紧迫性。教学质量提升关乎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教师需明确教学组织文化创新的紧迫性,认识到院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树立教学质量改革意识。院校也要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教学组织文化创新的紧迫性,激励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建立教学组织文化创新联盟。教学组织文化创新联盟的组建对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院校应引导不同职能的教学领导参与改革联盟,使得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更全面、更科学、更有效。三是明确教学组织文化创新目标。院校应明确教学组织文化创新目标,将其贯穿于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四是消除教学组织文化创新阻力。院校在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此时院校需与时俱进地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正确认识教学组织文化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问题。

[参考文献]

[1]沈丽丽,柳友荣.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8(4):56-64.

[2]王林毅,于巧娥.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36):48-49.

[3]张秋云.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2):75-76.

[4]冯莹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4):26-28.

[5]田心.评估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实践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8):129-131.

猜你喜欢
组织变革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析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企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
校本研学共同体:激发教师多层次发展的组织变革
试论应用型院校教学与科研评价一体化
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生成